自发性颅内低压的磁共振脊髓造影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发性颅内低压患者的磁共振脊髓造影(MRM)特征及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行MRM检查的15例自发性颅内低压患者的临床资料、MRM特征及治疗方法。依据治疗方式将其中9例患者纳入保守治疗组,另外6例患者纳入联合硬膜外血贴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发病至MRM检查时间间隔、脑脊液压力及MRM特征的差异。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5例自发性颅内低压患者均表现为直立性头痛。脑脊液压力0~55(29.67±19.77) mmH2O(1 mmH2O=0.009 8 kPa)。自发病至MRM检查时间间隔为7~90(33.07±24.22) d。15例患者均发现有神经根周围漏,4例存在脊髓腹侧硬膜外积液,6例有脊髓背侧硬膜外积液,8例有高颈段脊髓后软组织积液。漏点数目2~32(10.20±7.87)个。在合计153个漏点中,位于颈椎58个(37.9%),位于胸椎77个(50.3%),位于腰椎18个(11.8%),位于颈胸连接段(C7~T1至T1~2)和上胸段(T2~3至T6~7) 61个(39.9%)。依据漏点位置,5例患者初次行靶向自体硬膜外血贴治疗有效,1例患者行2次靶向硬膜外血贴治疗有效。保守治疗组和联合硬膜外血贴治疗组间的性别、年龄、发病至MRM检查时间间隔、脑脊液压力、漏点数目及位置未见显著差异。

结论

颈胸段脑脊液神经根周围漏是自发性颅内低压脊髓造影最常见的特征。MRM可明确脑脊液漏的存在及位置,协助自发性颅内低压的诊断,指导靶向硬膜外血贴治疗。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