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需要的唯物史观基础及其原则构建

来源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避非理性需要,回归真实需要,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要求。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出发是准确把握美好生活需要内涵与本质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美好生活需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内容,是新时代民生诉求的目标。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美好生活需要遭到异化。资本的主导是产生纯粹物欲、追求灾难图景的根源,社会舆论招致大众享受“娱乐至死”,而受西方价值观的浸染和封建思想渣滓的毒害,“个人主义”需要与“平均主义”需要并存。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应坚持人的生活必要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
其他文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包含着洞察新时代特征和世界大势的丰富思想内容。毫无
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增强的移动宽带需求,3GPP于2004年启动了长期演进(LTE)与系统架构演进(SAE)的研究。由于LTE/SAE系统对UMTS网络进行了显著的改进,LTE/SAE的服务质量(QoS)机制也相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开始。党在领导和巩固苏维埃政权中,进行了权力制约、规范与监督,惩处贪污腐败、官僚主义及其损害百姓利益行为等执政纪律建设探索,并在确立
圆满落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吸引了海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和好评,论坛期间针对物流领域首次设立的分论坛——"物流的变革"同样受到相关业界人士的关注和热议。会上,来自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大致经历了改革起点阶段、探索突破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城乡统筹阶段以及全面深化阶段,谱写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壮丽篇章,基本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