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及其生物学效能的研究

来源 :中国粮油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chaowe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大豆异黄酮化合物对各试验组动物血脂、血粘度、凝血时间、血小板聚集率、脂质过氧化物及载脂蛋白水平的作用.采用多种溶剂浸提、分离、纯化法从大豆中提取大豆异黄酮(SI)的4个单位Daidzin、Genistin、Genistein、Daidzein,并经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与标准品比较鉴定后,分别作用于高血脂动物实验中.结果发现大豆异黄酮与高脂试验组相比具有明显地降低高脂血症小白鼠的血清TC,TG,LDL-C,升高HDL-C(P<0.01)的作用,血桨粘度、PtA和HCT降低(P<0.05),CgT延长,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在食品包装材料的开发上正发生较大变革,其中,可食性包装材料的研究特别引人注目.本文简单介绍了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SPI)膜的成膜
面团的形成是面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面制品的品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能直观、快速、精确地反映和体现面团在搅拌过程中水分
对甘薯淀粉的磷酸酯化制备条件及产物的凝沉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甘薯淀粉磷酸单酯的最适制备工艺为:NaH2PO4:Na2HPO4=3:l;反应温度130℃~140℃:反应时间2~3h,pH5.5~6.0,催化剂用量
动物标本作为新种分表及新分布区技术方面的唯一可供检查及研究的重要依据,在科研、教学和科学普及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当前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