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就必须使中职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修身之道,而且要持之以恒,讲求方法注重实效,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自觉性
随着国民教育不断大众化,高等院校的扩招热,高中也相继扩招,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分数线一般非常低,比起高中生还是有明显的差别,甚至有些直接是注册入学,由于生源的分数线较低,他们的基本素质也呈现相对的不足,他们中间由于在初高中时代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沾染各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和风气。纵观现在中职学生学习的现状,却并不乐观,许多学生对学习并不主动或不感兴趣,甚至视为负担,存在逆反心理。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那么如何才能长久地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习和培养。
一、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厌倦情绪。学校的生活过于单调,学习占了全部的时光,没有社交活动,时间一长,学生开始产生反感情绪;对学习的课程不喜欢,不得不学,老师压、家长催,也会产生厌倦情绪;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融洽,精神上的交流无法进行,导致对上学的厌倦;烦闷情绪。烦闷与烦恼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学生大多对自己的行为不能清楚认识其积极的意义,不知道所做的事是否值得。于是,时而想干这儿,时而想干那儿,时而什么都想干,时而什么都不想干,进入一种无序而茫然的状况;孤独情绪。孤独感是现今为数不少的学生的通病,随着城镇化,独生子女化,他们与别人坦诚交流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产生孤独情绪,又由于缺乏基本的交流技能,难与他人建立友谊,导致更内向,更孤独;家庭不良影响。离异家庭的学生, 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闹家庭的学生,家庭文化氛围不好的学生,家庭教育多采取打骂手段的学生,这些学生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反之,家庭和睦,父母子女关系平等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要高得很多。
二、讲求方法,注重实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感基础,教师要成为心理医生,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及时化解心结,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仅有健康的心态还不行,要全面、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有一个松、快乐的环境,让学生如鱼得水,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理有充分的理解与点拨,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曾记得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到一所大学讲演时,首先用生动的试验,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说服力感染力极强。他在桌子上撤一把小米,然后双手抓住一只鸡,强迫它吃。小米虽为小鸡喜爱之物,可那只鸡却极力挣扎不肯动嘴。而当把小鸡放在桌子上让其自由行动时,小鸡便自在而快活地啄起米来。这一演示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光在管理上下工夫,不能靠管、卡、压等机械粗暴的做法,要注意思想上的动员和疏导,提高学生思想上的认识化被动为主动,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民主的环境和氛围。不要流于形式,而要注重方法,讲求实效,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目的,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可以是:
(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的讨论式学习方法。
(2)针对学生中的热点问题,采取辅导答疑式学习方法。
(3)有目的地选择影像资料,进行直观的、便于学生接受的电化多媒体教育法。
(4)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朱,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进一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三、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习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大脑疲劳是一种常有的现象,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现象,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辅助办法。学习姿势的调整:在教室坐久了,不妨站在座位上或到走廊上,面对绿树、蓝天思考问题,在家时,不妨边做家务边调节思路,也可走出家门到亲戚家、公园去看书。脑中内容的更换:大脑中工作部分处于兴奋状态,不工作的部分"以逸待劳",适时转换兴奋中心可以避免某一区域过度疲劳。注重短时的休息和休息方式:学生学习超过20分钟时应舒展一下身体,40分钟过后应离开休息,散散步,做做操或搞点娱乐活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互轮换,可使大脑皮层工作更协调,效率会更高。
当前,增强自觉性要克服两种不良心态。疏于学习与无暇学习。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得不紧,坚持得不经常。对上述情况,就要培养学习的兴趣,排除干拢,心境平静,能够坐得下来,学得进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要深信鲁迅所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是有的"格言。挤时间,抢时间读书学习。
四、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一蹴而就
学习作为思想修养的基础,基础要牢固,绝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不懈。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的记好学习笔记,力争学有所获,学有所悟;积极参与学习讨论,从学习讨论中不断加深。有一句话说的好,每天提高一小步,日积月累,就会前进一大步。
学习是思想教育的基础,而思想教育是修身之道的根本所在,一个人社会生活能力的强弱,认知水平的高低,分析辨别是非能力的深浅,集中体现在其修身功底是否深厚的程度上。所以,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放在治家,治国,打天下成就一番伟业的首位,是有一定深远的哲理,试想一个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的人,又如何能去团结,凝聚本身素质高于自己的人呢?而一个人思想素质的高低,修养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其学习方面。爱学习,善于学习,能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其修养就高,反之就低。
参考文献:
[1]立言. 自动自发地学习[M].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柳海民. 当代教育理论专题[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丁宝龙.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策略研究[J]. 职教研究, 2012(33):140.
作者简介:于淑艳(1984-),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工业贸易学校教师,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高东方(1981-),女,河南新乡人,郑州工业贸易学校教师,主要从事矿物学岩石学研究。
关键词: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自觉性
随着国民教育不断大众化,高等院校的扩招热,高中也相继扩招,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分数线一般非常低,比起高中生还是有明显的差别,甚至有些直接是注册入学,由于生源的分数线较低,他们的基本素质也呈现相对的不足,他们中间由于在初高中时代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沾染各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和风气。纵观现在中职学生学习的现状,却并不乐观,许多学生对学习并不主动或不感兴趣,甚至视为负担,存在逆反心理。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那么如何才能长久地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习和培养。
一、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厌倦情绪。学校的生活过于单调,学习占了全部的时光,没有社交活动,时间一长,学生开始产生反感情绪;对学习的课程不喜欢,不得不学,老师压、家长催,也会产生厌倦情绪;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融洽,精神上的交流无法进行,导致对上学的厌倦;烦闷情绪。烦闷与烦恼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学生大多对自己的行为不能清楚认识其积极的意义,不知道所做的事是否值得。于是,时而想干这儿,时而想干那儿,时而什么都想干,时而什么都不想干,进入一种无序而茫然的状况;孤独情绪。孤独感是现今为数不少的学生的通病,随着城镇化,独生子女化,他们与别人坦诚交流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产生孤独情绪,又由于缺乏基本的交流技能,难与他人建立友谊,导致更内向,更孤独;家庭不良影响。离异家庭的学生, 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闹家庭的学生,家庭文化氛围不好的学生,家庭教育多采取打骂手段的学生,这些学生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反之,家庭和睦,父母子女关系平等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要高得很多。
二、讲求方法,注重实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感基础,教师要成为心理医生,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及时化解心结,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仅有健康的心态还不行,要全面、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有一个松、快乐的环境,让学生如鱼得水,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理有充分的理解与点拨,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曾记得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到一所大学讲演时,首先用生动的试验,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说服力感染力极强。他在桌子上撤一把小米,然后双手抓住一只鸡,强迫它吃。小米虽为小鸡喜爱之物,可那只鸡却极力挣扎不肯动嘴。而当把小鸡放在桌子上让其自由行动时,小鸡便自在而快活地啄起米来。这一演示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光在管理上下工夫,不能靠管、卡、压等机械粗暴的做法,要注意思想上的动员和疏导,提高学生思想上的认识化被动为主动,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民主的环境和氛围。不要流于形式,而要注重方法,讲求实效,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目的,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可以是:
(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的讨论式学习方法。
(2)针对学生中的热点问题,采取辅导答疑式学习方法。
(3)有目的地选择影像资料,进行直观的、便于学生接受的电化多媒体教育法。
(4)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朱,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进一步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三、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习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大脑疲劳是一种常有的现象,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现象,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辅助办法。学习姿势的调整:在教室坐久了,不妨站在座位上或到走廊上,面对绿树、蓝天思考问题,在家时,不妨边做家务边调节思路,也可走出家门到亲戚家、公园去看书。脑中内容的更换:大脑中工作部分处于兴奋状态,不工作的部分"以逸待劳",适时转换兴奋中心可以避免某一区域过度疲劳。注重短时的休息和休息方式:学生学习超过20分钟时应舒展一下身体,40分钟过后应离开休息,散散步,做做操或搞点娱乐活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互轮换,可使大脑皮层工作更协调,效率会更高。
当前,增强自觉性要克服两种不良心态。疏于学习与无暇学习。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抓得不紧,坚持得不经常。对上述情况,就要培养学习的兴趣,排除干拢,心境平静,能够坐得下来,学得进去,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要深信鲁迅所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要挤总是有的"格言。挤时间,抢时间读书学习。
四、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一蹴而就
学习作为思想修养的基础,基础要牢固,绝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不懈。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的记好学习笔记,力争学有所获,学有所悟;积极参与学习讨论,从学习讨论中不断加深。有一句话说的好,每天提高一小步,日积月累,就会前进一大步。
学习是思想教育的基础,而思想教育是修身之道的根本所在,一个人社会生活能力的强弱,认知水平的高低,分析辨别是非能力的深浅,集中体现在其修身功底是否深厚的程度上。所以,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放在治家,治国,打天下成就一番伟业的首位,是有一定深远的哲理,试想一个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的人,又如何能去团结,凝聚本身素质高于自己的人呢?而一个人思想素质的高低,修养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其学习方面。爱学习,善于学习,能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其修养就高,反之就低。
参考文献:
[1]立言. 自动自发地学习[M].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柳海民. 当代教育理论专题[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丁宝龙.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策略研究[J]. 职教研究, 2012(33):140.
作者简介:于淑艳(1984-),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工业贸易学校教师,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高东方(1981-),女,河南新乡人,郑州工业贸易学校教师,主要从事矿物学岩石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