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更快更好地进行番茄果肉颜色的评定,定位相关QTLs以改良果肉的颜色品质,本研究选用果肉番茄红素含量显著不同的2个番茄品系,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番茄红素含量,并通过P1、P
【机 构】
: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育部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更快更好地进行番茄果肉颜色的评定,定位相关QTLs以改良果肉的颜色品质,本研究选用果肉番茄红素含量显著不同的2个番茄品系,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番茄红素含量,并通过P1、P2、F1、F2、B1和B2六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分析了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F2、B1、B2分离世代群体呈双峰或单峰偏态分布,主基因的加性效应明显,多基因对番茄红素含量分布有较大影响,存在明显的主基因多基因特征,显示番茄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符合一个加性主基因和加性一显性多基因模型(D-2模型).主基因遗传率较高,为27.39%~66.93%;多基因遗传率较低,为12.09~48.44%.所以,利用有性杂交育种提高和固定高番茄红素性状,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有利于发现新QTLs位点.
其他文献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Kuroshio water intrusion on the shelf of East China Sea (ECS) was simulated with a nested global and Northwest Pacific ocean cir
家蚕中肠上皮是病毒经口侵入遇到的第一个组织.昆虫幼虫抵御杆状病毒的感染,可通过选择性的使感染的中肠上皮细胞发生凋亡并在释放病毒粒子进入血淋巴之前使感染的细胞从中肠
目的:建立rCPM36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体系,纯化表达产物并检测其抗原性.方法:运用PCR方法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国际标准株P1059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36kDa成熟黏附蛋白的cpm36基因
目的 探讨反义整合素αV、β3基因治疗裸鼠皮下种植性人肝细胞肝癌的效果.方法 4周龄雄性裸鼠120只分为4组,皮下接种人肝癌细胞系HepG2,建立种植瘤肝癌模型.应用电转染方法分
采用分步沉淀法提纯虹鳟卵黄蛋白,以同发育期二倍体虹鳟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三倍体虹鳟性腺、肝脏、血液和肠道进行卵黄蛋白原(Vg)的细胞化学定位研究.试验
以太原市城区典型绿地植物群落--杨树片林、禾本科草坪和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绿地周边温度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进行测试,并对其降温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绿地的温度
目的:构建超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中分离淋巴细胞(>180份),提取RNA,用RT-PCR分别扩增抗体可变区轻重链基因(VH和VL),通过重叠PCR技术将V
2006年5月从广西武鸣县城5km的地下龙潭中发现了原花鳅属的一个新种.该新种被命名为多鳞原花鳅(Protocobitis polylepis),与该属唯一已知种无眼原花鳅(Protocobitis typhlops
利用大豆主要过敏原Gly m Bd 30K蛋白抗原表位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NS-1细胞融合。采用半固体培养基法和有限稀释法相结合的方法快速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