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帮的艺术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kiss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始于家庭,归于学校,成于自己。但成长无法代替,教育所能提供的只是一种帮助。
  回到教育开始的地方,当母子初遇,教育就发生了,并与成长相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孩子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帮助,这种“帮”因爱而生,为成长而来。事实上,学校教育也是如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无爱则无帮;无帮,教育就不会发生。
  帮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的过程,更是教育的方法——这就是“帮教育”。“帮教育”理念的关键在于帮的能力和水平,即如何让帮的方法达到艺术的境界。所谓“帮的能力”,也是我们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力。
  世上没有无源之力,人格和学习是教育力的源泉。对于教师来说,人格即师德,但师德不仅仅是一种人格,更是一种职业精神,是师爱,是身为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人格是可以修炼的,师德也需要锻造,故清华有“厚德载物”之训,师范学校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之箴言。武汉光谷实验中学也提出了“诚信、卓越”的校训,并且在教师队伍中间倡导“合作、奉献”精神,以昭示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教育梦想,增强学校的教育力。
  学习是提高教育力的有效途径。人类有许多天性,主动学习就是其一。但对于教师来说,加强自我学习和提升更是一种责任。我们知道,为了生存,动物们也在学习。但对于人类来说,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生活,为了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为师者应当让学习成为一种生命的状态。
  在学校,教师帮的能力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学科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三者之中,职业精神是形而上的东西,但又是最根本和最难求的,职业精神与人格和师德密不可分,需要在生活和职场的经历中不断修炼。职业精神的建立是一个自救的过程,当一位教师具备职业精神后,学科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教师成为“自救教师”,自主自发地追求成长,他就会掌握帮的能力,也才可能掌握帮的艺术。
  帮的艺术就是教育的艺术。任何一项技能,想要达到艺术的境界和高度,痴迷是前提。痴迷本质上是一种爱,痴迷与爱能让工作成为事业,投身其中的人才能达到义无反顾、无怨无悔的境界。当帮教育达到艺术的境界,帮便成了一种智慧,一种精神和品质。
  面对孩子,关心是一种帮,微笑是一种帮,鼓励是一种帮,批评也是一种帮;面对工作,研究专业是一种帮,打磨课堂是一种帮,认真备课是一种帮,家校沟通也是一种帮。帮教育无处不在,每一次的帮,只要心灵在场,只要能给孩子以动力和能量,就是一次艺术的帮、智慧的帮。
  在校园,当帮教育成为一门艺术,教师们会发现,帮的重点不再是知识,也不再是技能,给孩子以梦想和目标更为重要;教师们会发现,“真正的学习是自我学习”“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工作纪律就是教学成绩”“教育的原则是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方法是激励”等系列“帮教育”定理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们会发现,教书不是教知识,而是教人生,最后是教自己;教师们还会发现,教育不是改变和塑造,不是强迫和适应,而是唤醒和适性,是静待花开,等待是帮,欣赏也是帮。
  一位远方的朋友曾说:教育就是我的人生,我一生就是孩子王;我觉得教育不难,教育就是孩子们陪我玩。我不禁想,教育是一种帮助,只是,仅仅只是我们在帮孩子吗?的确,孩子的成长需要教育者的帮助,但同时,教育者事实上也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孩子们的帮助。
其他文献
近日,教育部发布《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要求,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教育更加重视,政策更加倾斜,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有了很大提升,教育的发展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一些农村贫困地区,涉及教育的投入难以到位,涉及教师的待遇难以落实。早在2003年9月,国务
云梦县实验中学是经过多次调整合并后城区保留的唯一一所公办初中,学校聚焦“三会”,力促学校教育管理走上民主、科学的轨道。  坚持“教代会”,教师当家做主。“教代会”是学校坚持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制度,是教职工对学校重大决策实施知情权和监督权的有效途径,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保障。云梦县实验中学坚持民主治校,依托“教代会”,广开言路、强化监督,群策群力构建和谐校园。  一年一度的“教代会”
近期,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维和出征誓师大会在济南军区某摩步旅举行,这是我国首次派出整建制的步兵营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维和步兵营中13名女兵精彩亮相,其中一名队员李梭梭,系2013年6月毕业于湖北省大悟县楚才高中高三(12)班的学生。  据介绍,李梭梭在校学习期间,热爱祖国,爱校尊师,团结友爱,活泼开朗。曾参加该校体育特长生训练,吃苦耐劳,为学校特长生中的佼佼者。2013年8月入伍,在部队中刻苦训练,
当我们谈学校文化的时候,总是会涉及学校的环境、制度和精神三个方面,而精神文化是其核心,并会指向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事实上,办学思想应当是一位校长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所学校的目标和梦想,至少是一位校长对生命、对教育、对校园的具体理解和行动。  我曾经在乡镇学校工作了二十多年,并在农村学校厉山三中担任校长近十年。厉山三中在从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的过程中,倡导的是“成功教育”,并于2004年秋,提出
2015年,一面鲜红的旗帜在江汉平原腹地高高扬起,3000余名教育志愿者铿锵宣誓“靠近我,温暖你,共筑教育梦”。三年来,这些“红马甲”活跃在城市的每一条街道,遍布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守护着身边的每一个孩子。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辉映党性光彩。  汇聚爱心,用爱凝成的队伍  志愿服务是潜江市教育局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工程之一。为践行志愿精神、倡导文明新风,2015年6月,潜江市教育局局长亲自
“那一年,我們用‘钢板体’,小心翼翼地写下志愿;那一年,我们举起右拳,庄严虔诚地立下誓言。如今,党员档案中将写下新的一页,那一盏心灯,那一颗初心,交相辉映,永不泯灭……”12月10日,江城冬雨霏霏,省委党校报告厅群英荟萃春潮涌动,由公务员培训处党支部、县处二班党支部、县处三班党支部、往届选调生班党支部联合主办的“重温入党志愿,坚定理想信念” 主题党日活动隆重举行。  活动中,省委党校公务员培训处处
王开岭先生写了一篇散文《消逝的放学路上》,他在文中回忆起他童年时代的放学路上,让人感到特别亲切:“放学路上的每一条巷子和每一个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糖葫芦的吆喝声、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响声,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谁家树上新筑的鸟窝……”  多么生動的一幅“放学图”呀!  今天的放学路上似乎少了这些生动的元素:街道变宽了,而人行道却变窄了;
2月3日,省教育厅召开全厅干部大会,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刘传铁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全体厅领导、驻厅纪检组及机关全体干部、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宣布了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2016年度“十大创新”事项和“十件大事”的评选结果。其中,“十大创新”事项为:出台我省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的政策文件;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改
受益于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领,我省以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坚持扩资源和提质量“两手抓”,初步实现了学前教育保障公平和提高质量的同步快速发展。  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快速扩大。截止2015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6814所,在园幼儿162.58万人,分别比2010年底提高了55.04%、45.42%。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75%,比2010年增加了28.35个百分点,提前五年实现
2013年5月9日,银川市政府秘书长率银川市市直学校校长组成的15人教育考察团队来到武穴市梅川镇小学(以下简称“梅川镇小”)考察。在校园里,在操场上,在音乐、书法、美术教室里,考察团成员不时发出赞叹:“梅川镇小的素质教育花开叶茂,真不愧是湖北农村小学教育的典范!”  梅川是千年古镇,梅川镇小是一所百年老校。作为这所历史底蕴深厚的老学校的新校长,胡运新的观点非常明确:坚守就是特色。他说:“坚守就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