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工程造价中的结算审核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不仅要求审核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如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方面的知识等,还要求工作人员的态度必须认真负责,有良好的预算结算业务水平。本文主要围绕工程结算的重要性、常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论述,以其引起对工程结算的重视。
关键词:工程结算造价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结算的审核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 要把工程结算的审核工作做得完美,就要求审核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高超的业务能力,相当的审核经验以及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工程造价控制是全过程控制,包括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其中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在整个工程造价控制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工程竣工结算是指一个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全部竣工,并验收合格后,发承包双方根据现场施工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现场签证等资料,按照双方约定的合同价款及约定的合同条款调整内容,进行工程竣工结算.
结算时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结算领域也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工程结算审核体系,怎样做到编制一个不缺项、漏项,完整准确的竣工结算书,我们在结算时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1、先领会和掌握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的条款及内容,熟悉施工图纸,深入工程现场,了解
整个工程的概况及施工方案的措施内容。因施工图纸与投标图纸不同,标书工作量与实际工作量就不同,所以要详细核对两者的工程量
2、要对现场签证资料、工程隐蔽记录进行集中整理,分类做好记录,并按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对比和核对,做到与建设单位没有漏签,如发现有漏签或因建设单位的原因未办完手续应及时补办。在办理签证过程中应做到相互协商,耐心解释,晓之以理、灵活运用。
3、结算前,施工单位要与建设单位及审价单位的人员接触联系,了解、熟悉他们的审价程序及人员安排情况,给他们留下好的印象并以诚实的表现,把双方关系当作很好的朋友关系。这样给下一步在审价过程中会带来很多方便之处。
4、在跟审价单位审价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尽量摸清对方的审核重点,灵活运用,重点是刚开始核对的工作量、定额编号及价格要搞准确,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为下一步打下基础。对数量大、价格高的项目要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对一些少量存在的问题,也可做一些让步。
工程造价中的步骤和体会
1、熟悉合同。本阶段要认真学习合同条款,深刻领会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结算的所有条款。
2、熟悉图纸。本阶段首先从宏观上看图纸,熟悉整套图纸的设计与表达思路,以便在以后能快速、便捷的进行查阅;其次熟悉图纸中选用的图集做法。
3、工程量计算。按照不同合同中约定的清单项目划分、工程量计算原则、定额以及其他有关规定等,依据图纸、图集等进行一一对应项下的工程量计算。
4、造价计算。依据合同约定的造价计算原则,根据已计算完成的工程量计算造价,以便初步确定造价额度。
5、造价调整。结合工程量计算过程存在的遗漏、未定等事宜及时深入现场,或依据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洽商等文件,准确对这类问题进行处理;同时深入现场及时掌握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自行变更的工程内容,并进行记载、或补充资料,及时进行调整。
6、结算审查与确定。常用的结算审查方法有:全面审查法、重点抽查法、分解对比审查法、筛选审查法、分组计算审查法等等。
多年来的结算经验表明,工程结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任务就是依据合同中约定的原则、依据定额、依据图纸、依据规范等,将图纸转换为工程量、转换为造价的过程。它的难度就在于如何进行转换、转换是否合理、转换是否准确、转换是否迅速,如何在转换过程中不丢项、不重项等。作为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如何利用最短时间作出一份公正的造价成果,如何利用最短时间将对方上报的造价审定在我方的造价控制范围,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从事造价管理工作的初期,在结算审查中主要采用全面审查法,可以说事倍功半,原因是对对方上报的结算没有任何约束,承包人上报的结算水份高达30%以上,甚至更高。随着对承包人上报结算准确度要求标准的提高,在结算审查中主要采用了重点抽查同比调整法,结算效率明显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近几年的工程结算中,主要采用了对比法与被审查相结合的方法,那就是首先让对方上报结算,经对比分析后,将本人的结算与工程量计算书交给对方,由对方审查本人,这样,可以达到几个专业或项目同时开展,将结算效率提高5倍以上,采用这种结算审查办法的前提是自己的结算、工程量计算一定要相当准确,并采用一定的技巧处理,从而速战速决。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3.1把握原则紧扣建筑施工合同
建筑施工合同具有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等合同一般属性。对于建筑施工合同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可依据合同法一般原则进行处理。在审计中要充分领悟建筑施工合同的含义和原则。这样遇到问题就可以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对合同中造价和工作内容应力求做到准确和清晰。如建设方在合同中出现违规事项,审计人员也应给予明确指出,并依据相关法规予以及时纠正。
3.2搜集并整理好建设工程竣工资料
竣工结算的审核作为投资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同建设方和施工方的利益关系极为紧密,在该阶段,审查人员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实践证明,通常在工程项目结算审查中,工程结算价款相差通常在10%左右,甚至可高达20%,该阶段对控制投入节约资金的作用不言而喻。为此必须对竣工材料做好整理,并进行严格审核。竣工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主材的合格证、设计变更通知等。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对于那些工期较长的工程,相关物资价格涨跌幅度可能较大,应分期对主要建材进行价格签证。
3.3深入现场全面掌握建设工程实况
如果预结算工程的审计人员对建设工程不够了解,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工程,可能出现一些失控问题。因为竣工图无法彻底做到面面俱到、逐一标明,由于工程竣工图和现场施工存在一定差异,如果现场管理人员不够尽职将造成竣工资料出现误差。为了确保工程审核质量,审核人员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一起到现场进行现场勘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预算人员还要全面了解工程预算定额的组成,以便进行定额的换算和增补。此外,预算员还要掌握一定的施工规范与建筑构造方面的知识。竣工结算的阶段,是一项集技术与经济为一体的工作,同时也是多部门相互配合出成果性文件,最终完成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和经济责任。
总之,工程造价的结算审计工作十分复杂。建设工程结算审计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结算专业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还要了解相关的专业、设计、材料设备采購、施工方法与投资控制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可以说工程结算是个多学科综合性的工作。这就要求工程造价预算审计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相关审计知识,遵守职业道德,运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来应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审计人员在审核中应坚持认真、细致的原则,对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使之更加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能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保证“量”与“价”的准确合理,做好工程结算去虚存实,保证工程结算审计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赖红雨,蔡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所遇问题以及对策探讨[J]. 广东科技. 2006(10)
[2] 王年生.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对策[J]. 山西建筑. 2010(31)
[3] 李季.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3)
[4] 黄彤.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剖析[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关键词:工程结算造价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结算的审核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 要把工程结算的审核工作做得完美,就要求审核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高超的业务能力,相当的审核经验以及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工程造价控制是全过程控制,包括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其中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在整个工程造价控制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工程竣工结算是指一个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全部竣工,并验收合格后,发承包双方根据现场施工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现场签证等资料,按照双方约定的合同价款及约定的合同条款调整内容,进行工程竣工结算.
结算时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结算领域也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工程结算审核体系,怎样做到编制一个不缺项、漏项,完整准确的竣工结算书,我们在结算时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1、先领会和掌握招标文件,施工合同的条款及内容,熟悉施工图纸,深入工程现场,了解
整个工程的概况及施工方案的措施内容。因施工图纸与投标图纸不同,标书工作量与实际工作量就不同,所以要详细核对两者的工程量
2、要对现场签证资料、工程隐蔽记录进行集中整理,分类做好记录,并按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对比和核对,做到与建设单位没有漏签,如发现有漏签或因建设单位的原因未办完手续应及时补办。在办理签证过程中应做到相互协商,耐心解释,晓之以理、灵活运用。
3、结算前,施工单位要与建设单位及审价单位的人员接触联系,了解、熟悉他们的审价程序及人员安排情况,给他们留下好的印象并以诚实的表现,把双方关系当作很好的朋友关系。这样给下一步在审价过程中会带来很多方便之处。
4、在跟审价单位审价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尽量摸清对方的审核重点,灵活运用,重点是刚开始核对的工作量、定额编号及价格要搞准确,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为下一步打下基础。对数量大、价格高的项目要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对一些少量存在的问题,也可做一些让步。
工程造价中的步骤和体会
1、熟悉合同。本阶段要认真学习合同条款,深刻领会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结算的所有条款。
2、熟悉图纸。本阶段首先从宏观上看图纸,熟悉整套图纸的设计与表达思路,以便在以后能快速、便捷的进行查阅;其次熟悉图纸中选用的图集做法。
3、工程量计算。按照不同合同中约定的清单项目划分、工程量计算原则、定额以及其他有关规定等,依据图纸、图集等进行一一对应项下的工程量计算。
4、造价计算。依据合同约定的造价计算原则,根据已计算完成的工程量计算造价,以便初步确定造价额度。
5、造价调整。结合工程量计算过程存在的遗漏、未定等事宜及时深入现场,或依据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洽商等文件,准确对这类问题进行处理;同时深入现场及时掌握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自行变更的工程内容,并进行记载、或补充资料,及时进行调整。
6、结算审查与确定。常用的结算审查方法有:全面审查法、重点抽查法、分解对比审查法、筛选审查法、分组计算审查法等等。
多年来的结算经验表明,工程结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任务就是依据合同中约定的原则、依据定额、依据图纸、依据规范等,将图纸转换为工程量、转换为造价的过程。它的难度就在于如何进行转换、转换是否合理、转换是否准确、转换是否迅速,如何在转换过程中不丢项、不重项等。作为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如何利用最短时间作出一份公正的造价成果,如何利用最短时间将对方上报的造价审定在我方的造价控制范围,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从事造价管理工作的初期,在结算审查中主要采用全面审查法,可以说事倍功半,原因是对对方上报的结算没有任何约束,承包人上报的结算水份高达30%以上,甚至更高。随着对承包人上报结算准确度要求标准的提高,在结算审查中主要采用了重点抽查同比调整法,结算效率明显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近几年的工程结算中,主要采用了对比法与被审查相结合的方法,那就是首先让对方上报结算,经对比分析后,将本人的结算与工程量计算书交给对方,由对方审查本人,这样,可以达到几个专业或项目同时开展,将结算效率提高5倍以上,采用这种结算审查办法的前提是自己的结算、工程量计算一定要相当准确,并采用一定的技巧处理,从而速战速决。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3.1把握原则紧扣建筑施工合同
建筑施工合同具有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等合同一般属性。对于建筑施工合同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可依据合同法一般原则进行处理。在审计中要充分领悟建筑施工合同的含义和原则。这样遇到问题就可以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对合同中造价和工作内容应力求做到准确和清晰。如建设方在合同中出现违规事项,审计人员也应给予明确指出,并依据相关法规予以及时纠正。
3.2搜集并整理好建设工程竣工资料
竣工结算的审核作为投资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同建设方和施工方的利益关系极为紧密,在该阶段,审查人员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实践证明,通常在工程项目结算审查中,工程结算价款相差通常在10%左右,甚至可高达20%,该阶段对控制投入节约资金的作用不言而喻。为此必须对竣工材料做好整理,并进行严格审核。竣工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主材的合格证、设计变更通知等。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对于那些工期较长的工程,相关物资价格涨跌幅度可能较大,应分期对主要建材进行价格签证。
3.3深入现场全面掌握建设工程实况
如果预结算工程的审计人员对建设工程不够了解,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工程,可能出现一些失控问题。因为竣工图无法彻底做到面面俱到、逐一标明,由于工程竣工图和现场施工存在一定差异,如果现场管理人员不够尽职将造成竣工资料出现误差。为了确保工程审核质量,审核人员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一起到现场进行现场勘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预算人员还要全面了解工程预算定额的组成,以便进行定额的换算和增补。此外,预算员还要掌握一定的施工规范与建筑构造方面的知识。竣工结算的阶段,是一项集技术与经济为一体的工作,同时也是多部门相互配合出成果性文件,最终完成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合同关系和经济责任。
总之,工程造价的结算审计工作十分复杂。建设工程结算审计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结算专业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还要了解相关的专业、设计、材料设备采購、施工方法与投资控制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可以说工程结算是个多学科综合性的工作。这就要求工程造价预算审计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相关审计知识,遵守职业道德,运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来应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审计人员在审核中应坚持认真、细致的原则,对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使之更加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能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保证“量”与“价”的准确合理,做好工程结算去虚存实,保证工程结算审计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赖红雨,蔡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所遇问题以及对策探讨[J]. 广东科技. 2006(10)
[2] 王年生.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对策[J]. 山西建筑. 2010(31)
[3] 李季.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3)
[4] 黄彤.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剖析[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