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fan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等。
  [关键词]师生关系 英语学习 兴趣
  
  一、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二、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迎着21世纪的曙光,我们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向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语课堂上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传统的师道尊严,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合作的师生关系。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儿童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儿童学习的兴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2.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加如此。“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3.互动的师生关系。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4.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初学英语时都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出现差异。针对这一自然现象,我们应该多关心鼓励、多给予学生实际行动上的帮助,从众多方面着手,要防微杜渐,更要亡羊补牢。具体措施如下:
  1.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进行目标激励,分层互促。知识层次低的学生,做问答练习、转换练习时简单的问题要尽量留给他们,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他们能回答更难的问题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智力因素突出的学生做阅读性强、推理性强的练习。根据渐进性原则,在部分学生确有困难,难以为续时,适当放慢进度,查漏补缺,甚至是“开小灶”,让他们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一步步地赶上。对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扩大难度和浓度,也可以在练习或检测中增加信息量,让他们不断受到新的信息刺激。
  2.关心鼓励。对学生关心,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鼓励,会引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老师要不吝表扬和鼓励,尤其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
  
  五、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增添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高中英语课程中,阅读部分承载着整个单元最重要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是教师需要重点处理的教学环节。本文着重介绍在英语单元话题阅读教学中,探究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渗透相关文化信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阅读技巧的同时,获取文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拓展国际视野,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意识 阅读材料 阅读教学    
野外考察发现山西黑峪口地区存在七级阶地序列,其中上覆红粘土的T6、T7阶地为晚第三纪阶地。对该区阶地上砾石的岩性和粒径进行了研究,岩性对比表明,T6、T7阶地上砾石的岩性
在落实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育并举,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利用区域性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校本课
以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的602篇和Web of Science的495篇与乒乓球主题有关的体育类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和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对2000-2019年近20
服装设计是一门创造性、艺术性很强的学科。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我们常根据拓展迁移的特点培养学生在色彩、形态、材质等设计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摘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是学好词汇,没有词汇就犹如没有材料一样,只是一栋言语的空中阁楼。而事实上,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也是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学好词汇的重要性。那么,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怎样才能搞好英语词汇教学呢?笔者就自己几年以来的教学经历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英语词汇
为了检验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1951-2000年的夏季中国区域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初始值及边界值取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