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出售个人信息案件的侦查

来源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k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网络出售个人信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网络犯罪,它具有犯罪行为隐蔽、下游犯罪多样化等特点。其发展趋势表现为发案越来越频繁,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法律缺失、专门维权机构缺乏、犯罪分子的罪恶感弱化和公民个人保护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公安机关在打击处理时往往会陷入犯罪界定难、案件侦查难的窘境。公安机关应当采取网络定位、动态监控、化装侦查、网上守候、追查上游、收集证据、合成作战等措施,有效侦破此类案件。
其他文献
在高中数学中,向量知识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用来解决很多数学问题.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向量的教学目标已经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向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
11月10日-11日,江西警察学院在上饶市玉山县举办2016年社会公共安全论坛暨第十八届华东地区公安院校治安学学术年会。重庆警察学院、铁道警察学院、广西警察学院等公安院校和
随着对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不断深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核心。了解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及个体发展的规律,对于端正学生学
为了保护无辜被牵扯的被告方,将法律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案件,识别假案并对虚报假案者予以责任追究十分必要。为此,可在询问阶段使用第二意见人方法、米兰达规则和正确的询问技巧
伴随信息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英语写作教学也呈现出交际方式和意义表达方式多模态化的特点。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及其指导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依据,试图构建多模
“破坏”作为刑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犯罪行为方式的词语,在解决具体案件时其意义并不是明确的。以对其意义的考察来看,传统语义学要求词与物或现象的现实对应,故无法解决“破坏”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已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交流和传播工具。微博工具交流方便、快捷,参与人群素质较高、活力较强等鲜明的特点。微博对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既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