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态美的视觉表达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20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人们对建筑形态的审美角度出发,将其大致分为对建筑形体构成形态、建筑结构形态,并将此作为建筑形态建构的切入点,从而进行建筑美的创作.文中对这两种建构法进行了分析,并举例加以说明.。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形态,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形态包含形状和情态.形式是物质现象,是具体的物质对人的视觉刺激后,人们感受到的某种形状,它是由时空、质地、形象等要素体现.有形必有态,态依附于形,形表现出态.所谓“心意之动而形状于外”.建筑就是由不同的形表现出丰富的态———或轻巧活泼,或庄严肃穆,或华丽富贵,或清新典雅.建筑设计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采用合理的技术、可行的经济方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历史的延续、思想性的表达等等.但是,最终的设想总要通过建筑形态表现出来.建筑形态的建构是建筑设计的核心环节,同时又是一个复杂含混、众要素相互交织的过程.那么,什么样的形态才能称为好的建筑形态?又如何建构好的建筑形态呢?
  1建筑形态美的要素
   优秀的建筑是各种美感共同组合的实体。建筑本身的功能是实用,同时也是美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幢建筑物在人体工学上设计合理给人以舒畅,在视觉感观上给人以美观,这样我们会对这个建筑物予以肯定和赞美。在当今建筑设计界中,建筑师对建筑的功能、构造以及材料的设计较重视的同时,却忽略建筑设计中平面设计的构成因素:体、块、面的分割和色彩搭配给建筑设计造成很大影响。据《庄子·天道》:“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外形和颜色是冲击我们视觉领域的主导因素。建筑形态是人对建筑的视觉感知以及对符号理解的客观前提,而视觉感知与符号理解又正是建筑审美最重要的问题[1]。因此,对建筑视觉形态的认识以及将其整体形态的抽象地进行分析,以掌握建筑视觉形态的内涵与本质,是进行建筑设计与阅读建筑的基础,所以,对建筑“形”与“色”的分析与掌握,是我们从事建筑设计、艺术设计者的重要任务。从设计意义上讲,建筑的视觉符号包括立体造形和平面视觉形象,所谓“形态”即为形象与神态,“形”与“色”是建筑形态的具体表现。
  2建筑形态建构法
  建筑形态包括建筑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建筑外部形态主要反映建筑的外形、体量、外部装饰、窗、墙等的组合方式、建筑语言符号的运用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筑内部形态则主要反映建筑内部空间关系、空间构成、门窗开设、装饰风格、建筑结构特征等要素.因此,人通过视觉认知对建筑形态进行评价,也就是通过视觉思维感受建筑美,仅从建筑形态的角度讲,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对建筑形体构成形态、建筑空间结构形态的感受.建筑师要创作“美”的建筑,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从这两个切入点进行.
  2.1形体构成形态的建构法
  建筑形体构成形态的平面、立体模式是出自对建筑环境、功能要素及构成美学的要求,是根据场地及其相关条件限定的“环境母式”.在此“环境母式”所确定的立体模式中,设计者可运用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将立体拉伸、错位、穿插、叠加,形成设计的总体布局,还可利用加法或减法嵌入其他要素,以增加建筑形体的表现力.建筑形体构成形态并非只是环境的产物,它同时又是建筑内部空间结构形态的外在表现,要为建筑内部空间创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建构操作时,需要进一步理顺内在空间、结构并反过来调整其形体构成形态,进而不断完善建筑形态设美国国家美术馆华盛顿东馆的设计构思,便是考虑建筑环境、功能要素及构成美学的要求,从建筑形体构成形态的建构切入的.东馆北侧是宾州大道,南面是开放空间陌区( The Mall ),东边接第三街,西面则是隔着第四街与国家美术馆本馆———西馆对峙.基地呈梯形,是陌区唯一的空地,这些条件形成了基地的特殊意义.贝聿铭先生在接受设计委托,从华府回纽约的飞机上,便在一个信封的背面,以红笔勾勒出心中的构思.他首先尊重所有既定的条件,沿着宾州大道画了一条平行线.因为西馆呈对称性,为了呼应古典主义的基本美学,同时延续西馆的中轴特性,乃将原轴线向东延伸,轴线与北侧边线相交,如此决定了东馆的基本外轮廓———一个顺应环境的梯形.梯形的对角相连,分割出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前者是艺廊,后者是研究中心.然后,贝聿铭先生运用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和美学的要求,将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略加分离,以彰显形态引力的特殊机能.并在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配置四边形的空间,作为展览室,以实践“馆中馆”的构思.而为了打破研究中心南侧朝向陌区笔直单调的立面,他用心地设计了三角作为模矩的造型,以创造出虚实对应的丰富变化.与此同时,以一个三角形中庭,把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所属的艺廊与研究中心有机相连,使两者似分实合,相得益彰.美国国家美术馆华盛顿东馆不愧为二十世纪世界建筑的“神来之笔”.
  2.2空间结构形态的建构法
  “空间现象只有在建筑中才能成为现实具体的东西”,空间是建筑的主体.建筑空间形态的构建需要考虑建筑空间与环境空间的相互适应,考虑功能与空间、空间与空间的内在必然联系,直至推敲单一空间的体量、尺度、比例等细节.更深层次的空间建构还需研究空间的性格、空间给人的精神感受,采用何种空间,达到什么样的空间意境,都是建筑师在空间建构中所要达到的目标.这就是说,建筑空间形态的建构必须全面考虑并协调人、建筑、环境三大系统的内在关系.古根海姆美术馆是结合流线处理,从空间结构形态切入构思的典型实例.赖特以“组织最佳展览路线”的立意,采用外围直径为3 039 m的围绕中庭布置的螺旋形坡道展廊.先将观众用电梯送至顶层,然后顺坡步行而下,展览路线从上而下一气呵成,使观众保持连续的观赏情绪和注意力,并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建筑外貌.古根海姆美术馆这一异乎寻常的内部空间结构,成了后代建筑师建筑创作灵感的源泉.由奈尔维设计的罗马小体育宫,也是从空间结构形态切入构思的典型实例.其围合空间的拱顶由钢筋混凝土菱形板、三角形板以及弧形曲梁拼合而成.为了平衡拱顶推力,在拱顶四周布置了36根倾斜的Y形柱,呈轴向受压状态.这样,来自拱顶的推力就沿着最直接的路线传到地环基础上,由此构成的屋盖结构静力平衡系统,不仅增强了建筑物的刚度和稳定性,而且也相应减小了土壤所承受的压应力.在造型上,倾斜支撑结构系统起到特殊的视觉效果作用.奈尔维在这个作品中,不仅表现了娴熟的结构技巧,创造性构思能力以及精通的施工技术,同时也表现出建筑上的创新意识.空间是无形的,空間的构成依赖于结构、构件对原空间的划分与限定.为充分满足建筑的空间取向及墙面开口需要,必须选取合适的结构、构件系统,并为其他空间限定手段提供前提条件.建筑空间结构形态便是建筑师进行空间创作,创造“美”的建筑的有力工具.
  3 建筑形体和结构的契合
   众所周知.任何建筑都是由结构体系支撑而成的.因此建筑形式应该真实地反映结构体系,而结构体系使建筑形式更具有表现力.也就是说,建筑形式与结构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契合关系.在现代主义建筑中,单纯装饰性的构件越来越少,出现了一批搜长结构表现的建筑师,例如P·L奈尔维,卡拉特拉瓦等.纵观建筑发展史,建筑的结构体系在形式表现中的作用随着结构技术的发展不断变化.结构技术一直影响着建筑形式.在结构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建筑师都是在对结构技术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得到启发,对建筑形式进行创造.
  参考文献:
  1王小慧.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 刘先觉:外国著名建筑师丛书密斯·凡·德·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项秉仁:外国著名建筑师丛书F·L赖特[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沈阳市住宅建筑的空调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出问卷360份,有效问卷336份。通过调查分析得知,沈阳住宅空调使用率约30%,约占调研样本60%的人空调使用时间段是晚上,且空调的设定温度在21-26℃,每天开启时间一般在4小时以内,夏季空调运行总时间在二个月以内。  关键词:住宅建筑;空调行为;能耗;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6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期刊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有限差分方法的多模光纤模式群数字化解析。 有限差分方法是一种数字化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工程领域。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些光纤基本知识,然后从标量波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临床检验中经常使用的重要分析仪器之一,它通过对血液或者其他体液的分析来测定各种生化指标。现在医院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对各种先进的生化仪需求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化仪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生化分析仪结构和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传统的生化仪一般都是半自动化,很多操作需要借助手工完成,数据稳定性较差,功能简单,存储和IO资源相对缺乏,跟
近年来,有关新生儿疼痛的研究证实,反复的疼痛刺激会对新生儿产生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又由于新生儿不能自述疼痛的感受,由此产生了一些针对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工具,其中面部
摘要:“建构”这一话题被人们广泛关注,但普遍缺乏对其较深入的认识。本文对“建构”的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辨性的解读,从而挖掘其本质意义。  关键词:建构;风格;形式;思辨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西方的“建构”文化在19世纪由于森佩尔(Gottfried Semper)等学者的著作得以传播。其后又由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等学者在当代继续研究发展。“建构
期刊
网格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计算平台,提供了共享和协调使用各种资源的机制,能够将异构的、动态的、地理上分布的计算资源创建为一个虚拟计算系统,以获得理想的服务质量。随着网
摘要:校园生活文化是一种自下而上产生的文化形式,它发源于校园生活之中,又渗透进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影响师生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理念来发挥作用。校园生活文化空间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是师生生活的容器,各种生活化场景对人的教育作用远胜于课堂,校园空间环境对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校园生活氛围的融合中,表现出教化引导的作用,本文将探究大学校园生活文化空间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交通车辆和私家车辆的数量增长惊人,给现有的交通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车辆数量大、分散广,给车辆管理带来不便。若能实现对公交、出租、警车
人脸检测是基于图像处理的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是指给定静止图像或视频序列,不管图像中人脸的位置、大小、方向、姿势、光照等如何变化,找到并定位所有人脸确
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了传感器、计算机和网络三大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一般配置在恶劣环境、无人区域或敌方阵地中,加之无线传感器网络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