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地膜、小棚、草帘、大棚组合的多层覆盖方式,增温、保温效果好,成本低,而且可以使茄子的上市期较单纯的大棚覆盖提前2个月,其种植效益相对较高,发展前景良好。
1 品种选择。应选择耐低温弱光的早熟品种,如苏长茄、新乡糙青茄、西安绿茄等。
2 适期播种。早春茄子多层覆盖栽培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用营养钵育苗,苗床一般采用大棚内套小棚,小棚上加盖草帘的覆盖方式。也可用加温温室育苗,播期在10~12月份。
3 定值。长龄大苗容易形成僵苗,所以为促使茄苗早生快发,应在定植前施足基肥。一般在定植前2个月扣好大棚,亩施腐熟圈肥5000~7500千克,饼肥100千克,磷酸二铵20N3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20~30千克。采用三沟施肥的方法,即在宽125厘米(包沟)的畦面上挖三条浅沟,中间一条较宽,两侧的两条较窄,肥料施人沟中后盖土,使挥发出的氨气被土壤吸收,培肥土壤而不造成肥害,使大苗在高温条件早生快发。茄子定植在小沟,初期吸收小沟中的肥料,随着植株长大,根系延伸,继而吸收中间沟中肥料,可根据茄子的生长特点连续提供肥料,减少追肥次数。1~2层果采收后,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肥,亩施尿素15千克,深耕细耙,起垄。采用大棚内套小棚、小棚上加盖草帘的覆盖方式。大棚跨度60米,可内设两个小棚,跨度各25米,中间50厘米作为排水沟及走道(白天放置草帘),大棚两侧边缘各留25厘米间隙防寒。小棚内设置两个栽培畦,每畦栽两行,大棚内平均行距75厘米,株距30~35厘米,密度为每亩2500~3000株。密度不宜过大,否则,容易造成徒长,引发病害。
4 定植后的管理。①温度、水肥管理。定植后一周内小棚不通风,但要揭帘,促进缓苗。以后坚持每天揭帘、揭膜(小棚膜)通风透光。晴暖天气大棚通风,低温阴雨天气也要坚持适当通风见光。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5~20℃。根据这一原则,5月上旬夜间可不再覆盖草帘,6月上旬夜间可不再覆盖小棚膜。遇突发性寒流,应加强覆盖,避免发生冻害、冷害。定植后到门茄“瞪眼”前基本不浇水,门茄“瞪眼”后应加强浇水,浇水时采用“膜下暗灌”的形式灌水。避免大水漫灌降低土温,引发病害,影响生长。保持土壤呈湿润状态,同时要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果实膨大期可追1次速效肥,盛果期追1~2次速效肥,每亩每次可追750~1500千克腐熟的大粪稀。撤棚时,可随浇水每亩施高锰酸钾0.5千克,可有效控制重茬地茄子黄萎病的发生。
②植株调整。茄子密度稍大能早熟丰产,但枝叶过密必须整枝调整。茄子整枝方法是:第一果以下的侧枝要打去,留主干与第一次分枝,上面发生的分枝都要摘除,形成双干整枝。强健的植株可再留一枝,每株茄子保留3个枝条。这样可以集中养料,促进早熟,整枝比不整枝的植株早2~3层花,多结3~5个果。
③保花与采收。早春低温寡照,容易落花落果。为了保花保果,用15~20毫克,千克的2,4~D点花或50~60毫克/千克的茄灵喷花。适时采收,促进坐果,增加早期产量。一般6月中下旬亩产量可达5000千克。
1 品种选择。应选择耐低温弱光的早熟品种,如苏长茄、新乡糙青茄、西安绿茄等。
2 适期播种。早春茄子多层覆盖栽培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用营养钵育苗,苗床一般采用大棚内套小棚,小棚上加盖草帘的覆盖方式。也可用加温温室育苗,播期在10~12月份。
3 定值。长龄大苗容易形成僵苗,所以为促使茄苗早生快发,应在定植前施足基肥。一般在定植前2个月扣好大棚,亩施腐熟圈肥5000~7500千克,饼肥100千克,磷酸二铵20N3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20~30千克。采用三沟施肥的方法,即在宽125厘米(包沟)的畦面上挖三条浅沟,中间一条较宽,两侧的两条较窄,肥料施人沟中后盖土,使挥发出的氨气被土壤吸收,培肥土壤而不造成肥害,使大苗在高温条件早生快发。茄子定植在小沟,初期吸收小沟中的肥料,随着植株长大,根系延伸,继而吸收中间沟中肥料,可根据茄子的生长特点连续提供肥料,减少追肥次数。1~2层果采收后,根据植株长势,适当追肥,亩施尿素15千克,深耕细耙,起垄。采用大棚内套小棚、小棚上加盖草帘的覆盖方式。大棚跨度60米,可内设两个小棚,跨度各25米,中间50厘米作为排水沟及走道(白天放置草帘),大棚两侧边缘各留25厘米间隙防寒。小棚内设置两个栽培畦,每畦栽两行,大棚内平均行距75厘米,株距30~35厘米,密度为每亩2500~3000株。密度不宜过大,否则,容易造成徒长,引发病害。
4 定植后的管理。①温度、水肥管理。定植后一周内小棚不通风,但要揭帘,促进缓苗。以后坚持每天揭帘、揭膜(小棚膜)通风透光。晴暖天气大棚通风,低温阴雨天气也要坚持适当通风见光。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5~20℃。根据这一原则,5月上旬夜间可不再覆盖草帘,6月上旬夜间可不再覆盖小棚膜。遇突发性寒流,应加强覆盖,避免发生冻害、冷害。定植后到门茄“瞪眼”前基本不浇水,门茄“瞪眼”后应加强浇水,浇水时采用“膜下暗灌”的形式灌水。避免大水漫灌降低土温,引发病害,影响生长。保持土壤呈湿润状态,同时要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果实膨大期可追1次速效肥,盛果期追1~2次速效肥,每亩每次可追750~1500千克腐熟的大粪稀。撤棚时,可随浇水每亩施高锰酸钾0.5千克,可有效控制重茬地茄子黄萎病的发生。
②植株调整。茄子密度稍大能早熟丰产,但枝叶过密必须整枝调整。茄子整枝方法是:第一果以下的侧枝要打去,留主干与第一次分枝,上面发生的分枝都要摘除,形成双干整枝。强健的植株可再留一枝,每株茄子保留3个枝条。这样可以集中养料,促进早熟,整枝比不整枝的植株早2~3层花,多结3~5个果。
③保花与采收。早春低温寡照,容易落花落果。为了保花保果,用15~20毫克,千克的2,4~D点花或50~60毫克/千克的茄灵喷花。适时采收,促进坐果,增加早期产量。一般6月中下旬亩产量可达5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