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在教师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fan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知识管理的作用日益重要。Blog的出现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简易的个人知识管理的途径和方法。Blog(中文译为“博客”)一词是Web 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Blog具有的积累、写录、发布、反思、分享、创造等功能,[1]与知识管理的内涵不谋而合。那么,教师应如何运用Blog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呢?
  
  一、建立个人知识库,规划教师个人知识系统
  
  教师利用Blog建立自己的知识库,目的是将收集到的资料系统地存储起来以便在需要时快速地撷取,以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个人知识库,最重要的就是对知识进行分类管理。因此,教师应对不同用途的资源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分类,建立信息目录和索引,为不同类别的内容建立文档,规范目录以及命名方式。关于分类,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科目来划分,也可参照图书馆文献的分类方法。一般来讲,教师可根据自身需求,按照“我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最快找到它”的原则进行操作。如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Blog专题分类有:工作日志、学有所思、教育文摘、教育随感、精彩拾得、随心所想、健康小站。[2]一位中学教师的Blog专题分类有:生活思考、教研随笔、他山之石、在线学习、学习思考、工作思考、飞鸿雪泥、闲庭信步。[3]教师还可以设置分级目录,如一位历史教师的两级目录是这样设计的:一级目录有教学工作、教育科研、学生工作、个人资料、网上资源五项。在教学工作中设立了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反思、历史资料四个子目录,在教育科研中设立了课题研究、教育文摘、教育随感、研究论文等子目录,在学生工作中设立了学生个案、学生评价、师生对话等子目录,在个人资料中设立了个人图书馆、个人成长履历、个人图片库等子目录,在网上资料中设立了在线学习、好友链接、历史专题等子目录。这些文件系统形成了符合使用者需要的知识库目录系统。专题分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使用,因此,教师应根据个人情况,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自己知识库的最佳分类方法。常用的、重要的二级或三级知识类目可以上升为一级知识类目,同时也可以把某些一级知识类目降级为二级或三级知识类目。
  
  二、链接相关知识资源,完善教师个人知识体系
  
  目前,网络上的各种知识资源非常丰富。但是,面对大量的、快速更新的网络信息,教师往往会无所适从。由于Blog具有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等超强功能,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Blog链接相关知识资源,过滤不必要的信息,将有用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纳入个人知识体系。
  具体地说,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Blog上建立超文本链接,包括建立主题网站、个人主页、优秀Blog等资源的链接目录。目前有关教育理论、学科教学、教师发展等方面的专业网站很多,教师要经常关注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信息,注意专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思想、新方法。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互联网上的文章,分门别类进行收录;对于重点文章,可以把文章的题目、作者、主要内容或全文,以及自己对其简短的评述记录到Blog上,在日后需要这些知识时,就可以快速地从Blog中提取出来。如语文研究员唐晓勇结合教学和教研的特点,建立了颇有特色的链接,并对链接进行了合理分类。[4]唐老师把链接分为我的作品、经典教育博客链接、语文教师博客、名人博客、团队博客、推荐BBS站点、推荐精彩网站等7个目录,在每个目录下选择专业水平高、有影响、有特色的相关资源,如在语文教师博客目录下,链接了唐建新(广东—唐建新)、共同的前方(上海—吕明)、松涛夜话(浙江—张祖庆)、教书匠随想(江苏—刘春生)、心灵的港湾(广东—张思浩)等人的Blog;在经典教育博客中链接了黎加厚—东行记(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朱永新教育随笔(江苏—朱永新)、庄秀丽(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金陵叙事(江苏—金陵)、路由(山东—李广良)、教育叙事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育人生 (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等人的Blog。这些链接汇集了当前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发展的资源,通过这些链接就能快速、及时了解与自己专业发展相关的最新信息和学术动态,走在本专业的学术前沿和教学改革的前沿。
  
  三、进行个人关系管理,拓宽教师个人知识的来源渠道
  
  人际关系是个人知识的来源之一,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容易,但一旦建立网络人际关系,便为获得最直接、最可靠的信息提供了保障。
  怎样利用Blog进行个人关系管理呢?⑴和优秀Blog链接,建立人名索引。教师借助Blog可以突破自我封闭的樊篱,“足不出户就能走进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讲座和课堂,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站点与优秀教师、教育专家零距离对话,实现与名家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5] 譬如知名Blogger( 网络日记写作者)—风信子工作室的主人黄利锋老师就和金陵叙事、天元路漫、庄秀丽、南金东箭、心随笔动、秦宇、柳栋(惟存教育网志)、唐晓勇等教师在Blog交流中成了相互学习的朋友。⑵主动加入Blog社群,参与Blog讨论,维护和扩展个人关系网。Blog社群或专业Blog联盟就是众多有相同兴趣的Blogger为共同目标或愿景,聚成的一个大的松散群组,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寻找并加入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Blog群体。在这些专业化学习社区中,志同道合的教师一起交流专业学科内的课题,彼此支持,共享实践经验、教育智慧和隐性知识,教师相互成为他人知识的来源渠道。
  
  四、梳理优化知识,推进教师个人知识创新
  
  教师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使教师的知识转化成系统且能传承与保存的资料。教师写作Blog的过程体现了将显性知识内在化、组合化,将自身隐性知识外化、社会化的过程。教师在写作中把松散的、零星破碎的、稍纵即逝的隐性知识明晰化,把日常经验、常识以及“缄默”的知识,用语言描述出来,并使其得到系统的分析和梳理,把理论知识重新解构为自己理解了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个人知识得到了优化,与此前比有所创新。
  知识管理的本质在于其创造性,创造新知识是知识管理中最困难的部分。教师挖掘自己所思所想时既是自我认知过程,也是创造知识、发展自我的过程。如教师阿汤这样描述Blog带来的创造动力:“我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进行自主教研,把自己平时所思考的关于教学的问题、自己的读书笔记以及自己与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充满生命气息的故事记录下来。在半年多时间里我已经在Blog上写了一百多篇文章,并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各级刊物上。它让我在不断积累中丰富自己,让我在不断思考中调整人生的‘方向舵’。”[6] 教师在Blog写作过程中更新了思想观念,优化了思维方式,实现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和新知识的创造。许多教师如张国正、齐伟、卢克等在书写Blog中成长为新课程改革的身体力行者、新知识的创造者和奉献者 。
  当然,当网络日志达到一定数量时,教师就要根据Blog内容进行编排,如唐晓勇老师把网络日志分为课程整合、教育叙事、课题研究、教学反思、诗意人生、读书笔记、学习培训等专题,[7]教师整理Blog的过程即是不断整理和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这样日积月累,就能梳理和优化教师的知识系统。
  
  参考文献:
  [1] 毛向辉.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J].中国远程教育,2003,(1).
  [2] 上海市海江小学.赵燕教育网志.http://www.haijiang.org/blog/blog.asp.name=hjzy.
  [3] 陆李松.吾日三思.http://jsblog.hyedu.net/user1/1/archives/2005/7000.html.
  [4][7] 唐晓勇教育网志.http://61.144.246.3/txy/blog/blog.asp?name=txy922
  [5] 徐邦桃.教育Blog引领我向青草更青处漫溯[J].信息技术教育,2006,(1).
  [6] 阿汤.习惯了,有博客的日子.http://typ.blogdriver.com/typ/index.html
   (编辑许丽艳)
其他文献
炎炎夏日,人体能量消耗大,保证蛋白质的充足供应十分重要。但让素食者们烦恼的一个问题是:不吃肉,要从哪里获取足够的蛋白质呢?  首先掌握两个补充原则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杜冬梅说,素食主义者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蛋奶素食主义者,即不吃动物肉类,但会吃蛋类、奶制品;另一类是纯素食主义者,肉类、蛋类、奶制品全都不吃。  对于蛋奶素食主义者来说,可以通过摄入蛋、奶制品来补充蛋白质。蛋白质在奶制品中的含量大概
小張最近很是苦恼:奶奶今年七十六岁,心衰通过药物控制一直稳定,但近来类风湿关节炎发作,吃了点药,心衰却越来越重了。现在奶奶缠绵病榻,已经发展为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半夜憋得睡不着觉,喘气像打呼噜似的。他怀疑,奶奶是吃药吃坏了身子。  小张的怀疑究竟有没有道理呢?  关节炎药物会加重心衰  阿司匹林、布洛芬、扶他林和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是改善关节炎症状的常规用药。可有些药物却是
老王最近两次因胸痛等症状进了急诊,经综合检查高度怀疑老王患了冠心病,上次入院时就劝老王做一下冠状动脉造影,被老王拒绝了。这次入院医生依然建议老王做冠状动脉造影,但老王仍然不想做,坚持出院。老伴问老王为啥不做,老王说:这毕竟是个手术啊,多危险,而且如果没什么事,白做了不说,没准还有很大辐射。其实,像老王这样心态的病人很多,那么,冠状动脉造影究竟可不可怕?是不是真的有很大辐射呢?  冠脉造影创伤小  
化疗是多数肿瘤患者都要经历的一个治疗过程,但是化疗的毒副作用却让众多肿瘤患者望而生畏。怎样能让他们“舒服”些呢?  中药可缓解化疗反应  本刊记者:很多肿瘤患者挺过手术,却“扛不住”化疗,甚至想放弃,为啥这么痛苦?  何裕民: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滴注或口服的方式进入体内,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但因为化疗药物没有辨识性,分不清是癌细胞还是正常细胞,往往会“全面封杀”,因此会有很多治疗以外的症状出现,这对
“胃者,水谷之海”,中医认为胃为受纳、腐熟水谷的关键。“存得一分胃气,留得一分生机”,若能有效合理地调整饮食,则可使得胃癌患者的病情更好更快地恢复。  胃癌患者术后不宜大补  ●本刊记者:很多患者术后为了早日康复,吃很多大补食物,这样好吗?  ○何裕民:中医较重视“胃气”,“人以胃气为本”。《医宗必读》:“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肿瘤患者消耗较大,而胃癌术后常胃气不足,往往食欲差、进食量少、消化
暑假來了,邻居小女孩芊芊报了个补习班,可没上两天,身体就受不了了——茶饭不思还恶心欲吐。我问她上补习班遇到了什么情况,她说,讲课的老师身强体壮,每每上课都讲得一身大汗,于是,老师把空调温度调得越来越低,下面听课的好多同学被冻得瑟瑟发抖,两天下来,她就觉得胃中如堵,吃不下饭了。  伏天,本来空气中的湿气就重,如果再加上受凉,那么,“寒湿困脾”的结果基本就跑不了了,我让芊芊先服用藿香正气胶囊试试,这个
2005年5月,教育部下达《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文件要求:“要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并有针对性地指出:“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不得改为民办或以改制为名实行高收费。”2005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明确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各地全面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和新的改制学校收费标准。”那么,已经实行改制的
人的一生有1/3时间在睡。俗话说,“宁可食无肉,不可睡不寐”“吃人参不如睡五更”,可见睡眠的重要性。但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睡,比如不少人不知道3种觉不能睡。  莫在生气时入睡  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一般不会直接致人生病。但如果情志活动剧烈、过度,并持久不得平静,就必然影响脏腑的气血功能。  常生气是百病之源,生气主要危害在肝。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犯怒时
早餐吃粥配点小咸菜是很多中国人的习惯,然而前阵子很火的张文宏医生表示,不建議大家早上喝粥,尤其是小孩的饮食要注意。此话一出,让很多人慌了神,这粥,它咋就不香了呢?  只喝白粥达不到营养所需  中国营养联盟理事高级讲师、高级公共营养师讲师徐静说:其实是理解有误,粥可以吃,只是不建议只喝白粥。食粥是传统膳食结构中不能或缺的一部分,除了饮水,人们每天还需从食物中摄取大量水分。干稀搭配既有利于消化吸收、增
日前,江苏一名22岁男子因在国外做断骨增高手术后,双腿严重感染无法行走而面临终身残疾。人们在为这一消息感到震惊痛惜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让孩子拥有理想身高?专家表示,家长要学会帮孩子科学管理身高。  增高不只靠营养  “斷骨增高术”又叫肢体延长术,最早应用于严重创伤、双腿不等长等有明显骨缺损的患者。因为这种手术风险高、痛苦大、并发症多,稍有不慎便可导致手术失败,是我国明确禁止对健康人实施的。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