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网络课程中在线讨论话题的设计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课程的应用阶段,在线讨论是否得到了有效利用,是否促进了教学以及师生间的交流,是否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是我们一直在观察的问题。就教学实际来看,网络课程中在线讨论的情况存在着天壤之别,有的成为百家争鸣、学术争锋的舞台,有的成为发布通知、布置作业的公告栏;有的人气兴旺,有的气氛萧条;有的成为迸发灵感的热土,有的成为茶余饭后闲聊的角落……总体说来,在线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讨论话题设计的不合理,二是讨论活动管理的不规范。而话题设计对整个讨论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使网络课程中的在线讨论能够收到与传统课堂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在设计讨论话题的时候要遵循一些原则。
  
  一、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避免偏离主题
  
  这是针对讨论话题的内容而言。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师生角色的变化。传统课堂上,教师是讨论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问题的设计都紧扣教学目标,即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教师也能够及时引导和纠正。网络课堂中,教师不一定是讨论活动唯一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种自主学习的环境下,讨论的发展态势更多的与学习者的回帖情况相关。因此,为了避免偏离讨论主题,教师在设计讨论话题时要紧扣教学目标,明确提问的目的和意义,从而使讨论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多提咨询性问题,带动自主合作探究
  
  这是针对讨论话题的类型而言。Kinsella曾经对课堂提问的类型做过划分,他认为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展示性问题和咨询性问题。展示性问题是指学生在课本中能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很常见。咨询性问题是指教师并不提供标准答案,学生需要经过探索、思考后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由于得不到现成答案,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与他人合作来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因此,在网络教学的宽松环境下,教师应多提咨询性问题,引发学习者间的激烈讨论,促使他们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三、规范语言表达,避免不知所云
  
  这是针对讨论话题的表述而言。网络教学环境不同于面授,没有了面对面的交流,学习者缺乏一种感性的语言环境。因此在提出讨论话题时,教师必须规范用词,突出重点,避免让学习者感到不知所云。对于案例分析式的话题,比较适宜的做法是先提出讨论问题,后面附上相关的资料,避免直接堆砌材料再提问,使学习者感到厌烦。
  
  四、把握最近发展区,使学习者获得成就感
  
  这是针对讨论话题的难易程度而言。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网络课程在线讨论中,教师应该围绕“最近发展区”合理地设计讨论话题的难易程度,把问题的难度控制在以原有知识为基础,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够达到的范围内,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快感。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其他文献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区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加强信息技术硬件建设,积极构建教育教学应用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区域教育品质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我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保证教育投入,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相关政策,创设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舆论环境。2001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和“班班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