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肉脂型猪种——新淮猪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淮猪是用江苏省淮阴地区的淮猪与大约克夏猪杂交育成的新猪种,为肉脂兼用型品种,具适应性强、生长较快、产崽多、耐粗饲、杂交效果好等特点。
  1.品种特征 新淮猪全身被毛黑色,仅在体躯末端有少量白斑。头稍长,嘴平直微凹,耳中等大,向前下方倾垂。背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臀略倾斜,四肢健壮,乳头7对以上。成年公猪体重230~250公斤,成年母猪体重180~190公斤。
  
  2.生产性能 新淮猪在以青饲料为主的饲养条件下,肥育猪2~8月龄全期日增重为490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65公斤,青料2.47公斤。肥育猪最适屠宰体重为80~90公斤。体重87公斤时屠宰率71%,膘厚3.5厘米,眼肌面积25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5%,胴体瘦肉率45%左右。新淮猪性成熟较早.公母猪3月龄左右有交配现象。初产母猪产崽数为10.5头,经产母猪产崽数为13.23头。
  3.杂交利用 用内江猪作父本与新淮猪作母本进行杂交,其杂种猪6月龄体重可达90公斤,2~6月龄日增重560克,用杜×二(杜洛克公猪配二花脸母猪)杂种猪作父本,配新淮母猪,其三品种杂交猪日增重590~700克。体重90公斤屠宰率在72%以上,腿臀比例27%,胴体瘦肉率50%以上(图10)。(江苏 沃敏)
其他文献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探索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模式,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江苏省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