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秋风大散关 锁住秦蜀咽喉的千年雄关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li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散关是秦岭的一道界碑,以此为线,不仅分开了中国南北地区的气候,连大地上的水也分开了流向:例如发源于秦岭的一条水系,流到大散关的南边就被称为江,一路向南,最后汇入长江;流到大散关的北边则改名叫作河,先汇入清江河,最后汇入渭河、黄河。
  在地理上,大散关“南扼川蜀要道,东望长安,西阻戎狄”,所以在地理学上它被视为关中平原的西大门。一条由99个台阶连接的上关山路,远远看去就像一条通天梯。在关上,老藤盘绕,烽火台傲立,让人至今仍然可以感受到当年那金戈铁马、杀喊声连天的惊人气势。
  夺得大散关,便可控制蜀地与关中的门戶,而争得蜀地与关中,便可赢得半个中国。所以自古以来,大散关便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历史上有记载的战争就高达70多次:从刘邦项羽的斗智斗勇到诸葛亮北伐,再到南宋宋军抗金……历朝历代,都在此地上演过一幕又一幕的悲壮战歌,有谋略也有悲情,有英雄也有奸雄,有血性也有软弱……
  
  政治命运的关口入川出川,人生国运气数各异
  
  大散关因所处之地在陕西宝鸡大散岭而得名。
  如果说,秦岭是一条龙脉,那么大散关扼守住的就是龙的咽喉——整个关口可以控制蜿蜒八十多里的通川蜀要道,一路沟壑万仞层峦叠嶂,山峰峻险林立,处处可设置关卡。
  大散关最初的主题,有许多是关于政治的。当地有记载说老子曾到此一游,在大散关遇到了尹喜,两人聊得很投缘,老子便将智慧给固化了,写下一本《道德经》让尹喜自己去钻研,并约定千日之后四川相见。就这样,尹喜成了老子的大弟子,并因为这本影响天下的奇书而闻名;随后,李冰父子奉秦昭襄王之命经大散关入蜀经营,见此地百姓生活富裕而蜀中百姓被水患折磨得家破人亡,就下定决心改变现状,最后才有看泽润两千年的川中水利都江堰的诞生……
  大散关第一次融入兵事,是一段叫作“暗渡陈仓”的千古传奇: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分封诸侯,把大散关以南的巴、蜀、汉中三郡分封给刘邦,立其为汉王。刘邦不甘心屈居一隅,一方面烧毁汉中栈道,麻痹镇守关中的大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另一方面命令大将韩信率精锐部队奇袭大散关,夺取了战略要地陈仓,继而占领了关中,进兵天下……那时候的大散关,成为了谋略的见证,也让兵不厌诈的论调成为阴险的理由。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夺取大散关都能一统天下。比如试图统一天下的奸雄曹操,也曾兵伐大散关。他没有游山玩水的心情,敌人张鲁让他头痛不已,曹操曾在大散关上发牢骚:“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此时的曹操面对这坐险关,完全成为了一个忧虑重重的老男人,丝毫没有了魏武帝的霸气。
  不仅仅是曹操,十多年后,蜀汉丞相诸葛亮也在此感叹天道无常。公元228年,遭遇失街亭的惨败后,诸葛亮上书《后出师表》,效仿刘邦之法奇袭大散关,兵围陈仓。但魏国大将郝昭死守数月,久攻不下的蜀军终因粮缺而无奈告退,最终,诸葛亮死在了秦岭北部的五丈原,只留下一曲“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歌流传世间……
  
  “神臂弓”显威和尚塬金兵的首次对宋战争失败
  
  之后的数百年中,大散关又多次被兵事推上历史的风口浪尖,如发生在公元755年的那场忧伤的大唐记忆:这一年的6月,安禄山攻破潼关,仓皇的唐玄宗李隆基逃出长安,但在马嵬驿,太子李亨与大将陈玄礼又发动兵变,乱刀杀了杨国忠、缢死杨贵妃,太子李亨称帝——亡都之耻与丧妃之痛此时弥漫在大散关内外,大唐也随着李隆基穿过大散关入蜀的脚步而没落,成为最后一个建都关中的朝代。
  而在公元1131年5月,大散关迎来了它诞生以来最大的一场战争,战争的主角是北方的金帝国和南方的南宋帝国。史料记载,当时金兵从千里长驱插入汉中腹地,完颜宗弼(金兀术)率10万大军奔川蜀而来,一路势不可挡,直逼大散关下。
  宋将吴蚧、吴磷兄弟率4000残兵守关,粮草匮乏。于是,吴蚧聪明地放弃了大散关的前沿阵地,不与金兵正面冲突,只选择在大散关东边的和尚塬驻以军队——那里四周陡峭,山顶宽平,是古兵家所称的“隘地”,也是最理想的设寨防守的地势。
  宋军就这样与强大的金兵对峙起来。金兵先头部队抵达大散关之后便开始强攻和尚塬,可是上山之后才发现像是“老虎啃刺猬”,根本没处下嘴——和尚塬附近山路崎岖蜿蜒,乱石成堆,骑兵只能下马步行,一步步地爬上去,筋疲力尽之后,迎接他们的却是宋军阵阵的箭雨,金兵伤亡惨重,连先锋乌鲁折合也丧命于此。
  金兵主力部队抵达后,恼羞成怒的金兀术集中了全军的步兵精锐和盾牌兵,强攻和尚塬。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早料到此法的宋军为他们准备了一件终极武器:神臂弓。
  这支部队名为“驻队”,又称“阵脚兵”,是吴蚧根据此处地形而创建的弓兵精锐,能够“洞重甲于数百步外”。战斗中,他们在吴磷带领下轮流出战,神臂弓特制的箭矢不停地倾泻到金兵当中,金兵的所谓步兵精锐被射成了“刺猬”。
  金兀术连续发动3次大规模冲锋,全都被宋军射回,而撤退中的金兵又遭到宋军伏兵的追击,粮草也被劫走了不少;入夜之后,由于和尚塬地形特殊,金兵营寨只能一字摆开绵延40多里路,宋军看出这种连珠寨首尾不能照应,便集中所有的军力对营寨各个击破。黑暗的秦岭山脉里,10万金军被数千名宋军踏营,搞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有的竟因看不清楚自相残杀起来,一夜下来,伤亡高达万人。
  随后的战斗中,在崎岖的山道上,金军人人都笼罩在神臂弓的阴影之下。从大散关到和尚塬的山道上,密密麻麻躺满了金军的尸体。这场绞杀持续了3天,双方反反复复交锋30多次,最终,金兀术被援军救走——当时,他的亲兵营被杀得只剩6人。这是宋金战争史上金军所遭遇的第一次惨败。
  至今,在大散关关头的建筑上,人们还能看见一副充满豪情的对联:“三秦散关雄千古,二吴豪气传万年。”关后一块空地上,立着吴氏兄弟的塑像,映照着关下的清姜河——此水出自秦岭,被翠绿青山滤尽沙土变得清绿宜人,与渭河的浑浊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奔流激淌的河水上,似乎依旧能听到当年铁马金戈的碰撞声,那些河岸草丛中,也仿佛还悄无声息地隐遁着宋军将士,准备对侵略者发动突然袭击……
  
  陆放翁千年一叹 “白蛇指路”与“菩萨过散关”的美丽传说
  
  这场战胜金国的战争,一直为南宋王朝的拥护者们所牢记。乃至到了41年后的1172年,他们依旧企图用这场遥远的胜利,来鼓舞接近泯灭的南宋军队的军心。
  1172年,时年48岁的陆游,终于有了收复国土的机遇。宋孝宗上台后,下决心要跟金世宗夺回疆土,重用了许多主战派。激进的陆游被调到枢密院(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做编修官,之后他又任幕僚从军作战,并多次亲临抗金前线大散关,为对抗金国做积极准备。
  但是,随着主战派的领袖王炎在政治斗争中落于下风,幕僚们也随之四散,陆游与金兵厮杀的愿望也化成了泡影,满心抑郁的他一筹莫展,在接下来与大散关作伴的日子里,写下了20多首悲怆的诗篇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恨自己不能早生40年,赶上大散关那场壮烈的战争。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那首《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当然,征战的烙痕让人无法抹去大散关的压抑,但关上流传的那些美丽的传说,很多时候也能让人心弦悄然放松。
  比如“白蛇指路”的传说——至今,大散关上仍立有一块奇石,上有天然形成的“白蛇像”,自然生动。在民间传说中,白娘子为救许仙,到长寿山去盗灵芝草,被白鹤童子发现,双方交战于秦岭之上,白娘子被童子砍伤了头,滴血落在大散关这块大石之上,就成了白蛇石。传说是虚构的,但这块石头的确是“继承”了白娘子的善良——过去在秦岭中行走的路人,但凡见到此石,便知抵达大散关了,可以在此辩别南北方向。
  再比如“菩萨过散关”的传说——相传大散岭下有一丑女,男女老少没有人愿与她来往,后来时逢天旱,丑女在行云布雨时面目被撞破——原来她是观音菩萨下凡来造福一方水土。“丑女”见秘密已破,便夜走大散关而去,因为山势险峻,疲惫不已的她便在此小憩,结果猛然一声鸡叫,东方已露出鱼肚白,没办法,她只能坐化在此——这就是大散关旁边的观音山的来历……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和影响力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开始设立英文版网站对外宣传当地文化与产业。本篇论文旨在通过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根据三维转换(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探讨昆明信息港网站的外宣翻译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为网站翻译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态翻译學;网站外宣翻译;三维转换;昆明信息港  【作者简介】陈俊宏(1996-),男,汉族,河南信阳人,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
都兰猎场累计接待外籍猎人668人次,捕猎野生动物近千只。  即使发现了目标,猎人也不能随意开枪,导猎员会尽量指定年龄大的雄性动物作为猎物——“打公不打母、打老不打幼”是国际惯例。  当地的一位牧民被雇作向导,在都兰猎场里奔波劳累了几天,狩猎结束时他得到了1万美元的酬劳,从当地的收入水平看,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角。  许多人开始关注这一神秘陌生的体育运动——它的发生地、经营者、参与者以及种种细节。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变革,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手段都有了转型与发展。对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来说,互联网给翻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而且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利。本文主要解析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顾菲(1979-),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
巫家拳创始人巫必达左脚微跛,因此摒弃了少林拳里的长桥大马、跳跃翻滚等腿脚动作,转而添加一些内家拳的心法,编创出刚柔相济的巫家拳。  巫家拳在湖南流传广泛,练习者众多。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的黄兴和“鉴湖女侠”秋瑾都曾练过巫家拳。  湖南自古便是一块尚武之地,不仅民间练武风气极盛,乡社武装遍布全省,在军中也有“无湘不成军”的谚语。在湖南,“全国武术之乡”就有东安和新化两个。据1936年的统计数据,湖南每
【摘要】英语分层教学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作业分层设计是分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能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初中英语学习。本文从分层教学的含义入手,探究分层教学及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分层作业  【作者简介】吴金姬,福建省顺昌县第一中学。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
300多年前的扬州,一群前明的失意文人在扬州虹桥聚会,他们饮酒赋诗,追忆前朝,由此诞生了一场足以与东晋兰亭修禊相媲美的活动——虹桥修禊。此后,虹桥修禊成为扬州的文化盛事,自创办之日起参与过的诗人已不下万人,著名的瘦西湖也在这场盛事中得以命名。如今,兰亭修禊早已默然,而虹桥修禊却在沉沦百年之后由今人发起,在当下时节焕发出新的生机,诗意满扬州……  2014年4月2日,家住扬州的李淑仪起了个大早,然后
在马王堆绣品出土之前,湘绣有据可考的历史最远只能追溯到明代,1972年的考古发现,无疑把它的历史向前推了一大步。  为了更好表现图案的浓淡阴阳、色阶渐变,李厚芑将一股绣线劈作多股,每股粗细仅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长沙大火几乎摧毁了湘绣的根基,许多老字号湘绣作坊被付之一炬,绣工罹难者十有七八。直到解放前夕,湘绣仍没有从那场灾难中恢复过来。  回顾湘绣的历史,有两段最让人激动:一是长沙马王堆汉墓
槟城亦称槟榔屿,位于马来西亚西北部的槟州岛上。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滩与原野风光,又有众多的名胜古迹。  槟城与华人有着不解之缘,郑和、孙中山、康有为等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至今这里仍是全马来西亚华人分布比例最高的城市。  马来西亚传统的娘惹菜、印度菜、中餐、西餐、各色小吃……世界各种菜系几乎都可以在槟城找到身影,这里的美食可以给你的味蕾从早到晚不间断的惊喜。    郑和下西洋已经过去了600多年
这里有西藏四大神山之一苯日神山,转山路上满是磕长头的人,一步一磕头往山顶上爬,他们手掌和膝盖有护具,用满头汗水书写艰辛与虔诚;  水葬是藏族人的一种殡葬仪式,由逝者的亲属将逝者的遗体仔细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投入滔滔的雅鲁藏布江中,连骨头都要砸碎,任由雅江鱼吞食;  这里从来不缺乏水果零食,学校操场上有一棵山楂树和几棵核桃树——唯一的缺点就是只能捡落到地上的吃。如果孩子们喜欢你,他们会帮你去捡,
四川最美花卉观赏地:世界最大辛夷花海  近日,药王谷旅游景区“第四届辛夷花节”,正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的药王山上隆重举行。广大游客可以在这里参与“辛夷花下最美婚纱摄影”、“辛夷花仙子”与“药王”情景游、“首届辛夷花诗词大赛”、“药王谷游戏养生体验活动”等诸多主题活动,并可以欣赏到“何多俊辛夷花诗意画展”、“药王谷辛夷花精美图片还原场景展”等。  北川药王谷是我国西部典型的高山峡谷,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