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开发可再生新能源实现节能减排成为全球性问题。采用碳定价的方式,可以提高燃煤发电成本并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生物质储量丰富,CO2净排放量为0,为实现碳中和提供可能。国外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碳定价的方式来促进减排,本文分析了不同碳定价情形下,我国附加碳价的燃煤发电成本,并将生物质发电与其他发电方式进行了对比,明确了随着煤价的不断上涨及《巴黎协定》温控目标实现需要进一步提高碳定价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81012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开发可再生新能源实现节能减排成为全球性问题。采用碳定价的方式,可以提高燃煤发电成本并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生物质储量丰富,CO2净排放量为0,为实现碳中和提供可能。国外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碳定价的方式来促进减排,本文分析了不同碳定价情形下,我国附加碳价的燃煤发电成本,并将生物质发电与其他发电方式进行了对比,明确了随着煤价的不断上涨及《巴黎协定》温控目标实现需要进一步提高碳定价的迫切需求,生物质直燃发电成本与燃煤发电间的差距将逐渐缩小,此外,随着生物质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其运行可靠性将会得到大幅度改善,为生物质发电的大力推广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经济和技术优势,生物质发电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其他文献
减负政策的背后是学业负担观的隐身存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三种典型的学业负担观,即教学失调观、竞争效应观与病毒入侵观,受此影响,"减负"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教改式减负、清单式减负与根源式减负阶段。中小学学业负担发生的实质是一种病态教育观念或学业负担观念病毒的持续复制、恣意传染。学业负担病毒的增生机理是:教育文化中蛰伏的学业负担病毒被功利化教育心态激活,并在培训机构、教辅机构等推波助澜下走向全面爆发。"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课程思政作为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重要价值观导向支撑。以高职校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入手,对素描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资源进行分析,探讨和挖掘素描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资源。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学文化传承的时代场域,大学文化传承是由高校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在文化内容上,大学文化具有独立鲜明的文化意识、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理性深沉的文化态度和守正创新的文化品格。为此,应坚持正确的文化传承原则和目标,创新和发展大学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学习和借鉴外来大学文化,提升大学文化的传承功能。
21世纪初有研究提出西北气候暖湿化,但由于当时变湿时段短、变幅小,对此观点有不少存疑,并且对暖湿化的趋势发展、持续时间及影响程度等问题缺乏明确结论.本研究通过构建变湿综合指数,利用多元数据,系统分析了西北暖湿化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在百年尺度上,西北西部和东部温度均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和60年代至今的两个增暖期,且当前的暖期更强;西部与东部的降水在很多时期呈跷跷板变化,但21世纪开始西部与东部同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开放大学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空间。当前,我国开放大学国际化发展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国际合作仍然停滞于简单的国际短期交流层次,办学理念、师资队伍、专业课程国际化程度较低。我国开放大学需要从办学理念、师资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科学研究、技术应用、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从而在世界开放大学的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电力行业参与碳交易与绿证交易是解决电力生产负外部性的有效市场化手段。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在电力行业推行碳交易和绿证交易制度以期达到碳减排目标。在分析碳市场和绿证市场区别及对电力批发市场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碳交易和绿证交易制度的电力批发市场能源优化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1)碳交易与绿证交易制度协调对于优化电源结构、促进电力行业碳减排具有积极作用;(2)在管制机构既定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