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aihong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既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组成部分,又是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一些看法。
  一、培养学生“敢问”意识
  孩子来到世界,便开始认知世界,他们认为世界真奇妙,有许多自己不明白的“为什么”,进一步想探索“是什么”的强烈愿望,我们要细心呵护学生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求索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勇气。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教授黄乃正说:少给自己规定条条框框,要大胆发挥,大胆提问。有了问题自己要独立思考,设法解决。简单地说,就让自己想方设法的把问题弄清楚,想明白。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培养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名人故事提高小学生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爱因斯坦从小爱问为什么,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其次,提高学生问“问题”的欲望,锻炼敢问“问题”的勇气。再次,培养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否认问题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有疑,自然要向同学、老师、家长等发问,要大胆地提出来,不要怕他人耻笑,因为提问是小学生的权利,应该受到大家的尊重。
  二、提问要有目的性,合理把握
  有效提问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提问要有目的。一个好的问题绝不是漫无目的、信口开河的,应该是目的明确,与课文学习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问题。提问要有明确的动机意识,设计问题时要做到“三问”:为什么提问?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样提出问题?有些教师在备课时常常在问题边上写上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提这个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这样保证了提问的有效性,使无目的无价值的问题不提,与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不提,没有思考力度和张力的问题不提。
  在提问问题难度的设置上也应该合理把握,保持在一个中等水平上,太难了或者简单了都不行。如果问题太难,那么大部分的学生对问题的答案都没有头绪,无法回答,打击了学生们问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会陷入僵局,不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严重影响到教学效率;如果问题过于简单,那么学生们可以轻松回答问题而不需要过多思考,不但不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提问感到无聊,学习兴趣大幅度丧失,造成消极面对学习的状态,对学生、对老师都是非常不利的。只有在保证学生了解问题的前提下再适当增加提问难度,全面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学程度,这样他们就能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收获到成就感和自信心,更加乐于参与到语文课堂提问中来,积极配合老师教学,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目标。
  三、优化环境,因生施问
  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思维,首先要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培养答问积极性。教师至少有两种策略: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胜心。心理学上称好奇为直接兴趣.求胜则是儿童的天性.二者都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思维的正诱因。二是热情鼓励。在提问时适当运用“说说看”、“勇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等鼓励性语词.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心理障碍,诸如害羞、畏难等。对于后进生。还可用一些浅显问题。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推动积极思维。
  素质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不能出现“遗忘的角落”,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这就需要营造出一个主动积极的集体思維氛围。转而推动每个学生更主观能动地进行思维活动。选择恰当的提问对象.有助于培养全体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让多样化、趣味化的提问取代单一、枯燥无味的提问.并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营造出良好的、积极的、活跃的、有创意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四、选择适宜的提问方式
  提问教学手段并不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提问教学往往是验证性提问,即早已给出了答案,学生们只需要回答是还是不是,或者完全照搬课本教材上的提问模式和回答顺序,将学生思维固定在一个较小的框架里,学生无法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回答和对问题的看法及补充,丝毫没有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这种提问方式陈旧落后,需要得到根本性的改革。
  现如今采用新型提问教学模式,不再像过去那样局限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不再是老师问学生答的落后教学法,而是师生双方互相提问、互相回答、共同思考,将提问过程和学生们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创新能力培养过程融合到一起,对教学过程是大有裨益的。学只是接收知识的途径,问才是将所学知识巩固吸纳并灵活运用的提高方式,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在课堂上多问多答,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意识,帮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牢牢把握住所学知识,这对他们一生都是受益无穷的。良好的提问也可以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础,要从班级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在不断提问中养成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只有从课堂教学提问的各具体方面着手保证其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们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基本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汉语的学习就跟汉族学习英语是一样的,都是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汉语教师慢慢地探寻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规律性。只要找到了教学的规律,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本文主要从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特点出发,浅论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规律性。  关键词:民族教育;汉语教学;规律;特点  一、民族教育中汉语教学的特点  (一)具有独立性  
小学英语课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我们应依据小学生活跃、好动、喜欢趣味的特点出发。抓着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去抓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第一、情感投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首先要投入情感,真正地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从喜欢英语教师到喜欢上英语课。教师真挚感情的投入更容易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有效地激发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亲
中学化学教学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验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保障。因此如何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下面谈点个人的体会。
机会中的智慧教育,即抓住稍纵即逝的契机,在最恰当的时间里和合适的情境中运用智慧的方式进行入情入理入脑入心的教育。  那么究竟如何做才为机会中的智慧教育呢?  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在上面,另一碗蛋在下面,这是在父亲盛时无意的一个举动,可是细心的父亲发现儿子先拿了蛋在上面的那碗。  第二天早上摆在儿子面前的是和昨天一模一样的两碗面条,儿子仍像昨天一样拿过带蛋的那碗吃起来,吃着吃着儿
摘要:体育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大学的体育课也首次成为纳入学生总成绩考核的科目,由此其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发生了改变。部分学生会因考核难度的增加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部分学生会因为体育成绩的不理想影响整体成绩的评定,那么,学生该如何看待大学体育,教师又如何对大学体育进行教学的改革,这些都是需要重视起来的问题,那么,本文就将大学体育工作的开展这方面做一个较为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大学体育 教学
摘要:加强师幼互动,为幼儿区域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促进区域活动顺利开展。教师以丰富多样的互动形象为重要媒介,为幼儿创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吸引幼儿参加区域活动。教师运用生动、多彩的语言与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積极参加区域活动。教师以平等关爱的伙伴身份与幼儿互动,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师幼互动;幼儿园;区域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
【摘要】:中专的课改不可谓不重视,但如何改?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许多专家都在研究,本人作为一名中专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也一直在思考中专的教学有效性是什么及如何在中专物理教学中提高有效性。  【关键词】:物理 有效 教学  现在都提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
【摘要】通过对 PBL教学法 、病案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 、 比较教学法、 歌诀法以及与科研和临床的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总结,结合内科学这门学科的特点,阐述以上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而起到的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内科学 不同教学方法 探讨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它要求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