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字:电子支付/靴子
“我们经常拿国外‘第二只靴子’的故事来开玩笑,我们这些电子支付企业的老总就是那屋子里的男人,第一个指引(即央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是第一只‘靴子’,而第二个指引(即《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包含牌照的相关内容)就是我们要等的第二只‘靴子’。”首信易支付总经理高佳卿有点自嘲地告诉记者,牌照的事情已经炒了两年了,至今不见真正的“靴子”下来。
发10家还是发6家
市场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如果想获得牌照,电子支付企业至少要有1亿元作为注册资金或者担保金。“那就意味着一些公司在游说风投的时候可以开口要更多的钱。牌照已经成为某些电子支付公司融资的幌子。”网银在线总裁赵国栋如是说。
赵国栋还认为,由于电子支付的门槛不高,尤其是网关支付,很多新进的电子支付公司只好用低价去抢客户,有的企业甚至每月亏损200-300万元。如此,牌照也成为一些电子支付企业每月向投资者解释业务亏损的绝好借口:现在先要把地圈下来,然后等牌照一发日子就好过了。
牌照将发的流言不止,发牌照的数目也传得有板有眼,有的说是要发10家,也有传是发6家的。
“发10家还是6家的传言,我太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赵国栋告诉记者。原来,当时在央行行长办公室召开了电子支付企业座谈会。“行长办公室能有多大啊?每个企业都去两到三个人,根本坐不下那么多人,所以才分两批去了。” 上海环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裁谭志晖回忆说。如此,上午10个电子支付企业参加,下午央行相关部门又请了6家。“我们是下午参加的。这样就传出要发10个或者是6个牌照了。”赵国栋说。
谭志晖猜测:“当然也可能是电子商务协会的一些老师根据各个企业的实力,拉出一个可能的名单来,媒体一传就变样了。”
谁在关注牌照
接受采访的企业如上海环迅、北京首信易支付、网银等企业老总,都对自己能获得电子支付企业牌照充满信心,也非常关注此事,纷纷称,公司专门有一个团队来负责这个事情,负责跟央行的接触与沟通。
相对这些电子支付企业对牌照的紧张心态,很多个人消费者和渠道商根本就不在乎牌照是否出来。“对于成熟的消费者(持卡消费)来说,他们安全观念很强,会同时用几个支付网关,关心的是服务、信用度等信息。至于什么时候发牌照,他们并不会关注。”谭志晖说。
相对来讲,商户和中小企业则要关心多一点。网联中国是一家专门做域名买卖和服务器托管的小企业。网联中国总经理胡文洋说:“现在我们同时使用网银、支付宝和快钱这三个支付工具。办法出台后,对这个行业进行规范,筛选掉那些实力不够的公司,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选用更多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公司,扩大我们的用户群。”
“2007年初到现在,我一直在做的几件事情是:发展行业性大客户,创新支付模式,获取业务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高佳卿说。而环迅正在做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主要是向金融企业靠近,向其取经,加入风险控制,同时完善业务模式、制度等方面。
谭志晖认为,现在牌照将发未发,各个公司对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开展是很谨慎的。
电子支付企业的这些积极表现,都是为了使自己更符合央行的要求,包括注册资金、领导层的从业经验、有无成熟的商业模式等。这些企业都意识到,即便牌照发下来,获得的企业也有一个月的公告期,而没有获得的企业也可以不断地往要求上靠,不断地申请,到最后真正有实力的企业都有机会获得牌照。因此,“大家都在努力地完善自己。”高佳卿说。
“我们经常拿国外‘第二只靴子’的故事来开玩笑,我们这些电子支付企业的老总就是那屋子里的男人,第一个指引(即央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是第一只‘靴子’,而第二个指引(即《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包含牌照的相关内容)就是我们要等的第二只‘靴子’。”首信易支付总经理高佳卿有点自嘲地告诉记者,牌照的事情已经炒了两年了,至今不见真正的“靴子”下来。
发10家还是发6家
市场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如果想获得牌照,电子支付企业至少要有1亿元作为注册资金或者担保金。“那就意味着一些公司在游说风投的时候可以开口要更多的钱。牌照已经成为某些电子支付公司融资的幌子。”网银在线总裁赵国栋如是说。
赵国栋还认为,由于电子支付的门槛不高,尤其是网关支付,很多新进的电子支付公司只好用低价去抢客户,有的企业甚至每月亏损200-300万元。如此,牌照也成为一些电子支付企业每月向投资者解释业务亏损的绝好借口:现在先要把地圈下来,然后等牌照一发日子就好过了。
牌照将发的流言不止,发牌照的数目也传得有板有眼,有的说是要发10家,也有传是发6家的。
“发10家还是6家的传言,我太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赵国栋告诉记者。原来,当时在央行行长办公室召开了电子支付企业座谈会。“行长办公室能有多大啊?每个企业都去两到三个人,根本坐不下那么多人,所以才分两批去了。” 上海环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裁谭志晖回忆说。如此,上午10个电子支付企业参加,下午央行相关部门又请了6家。“我们是下午参加的。这样就传出要发10个或者是6个牌照了。”赵国栋说。
谭志晖猜测:“当然也可能是电子商务协会的一些老师根据各个企业的实力,拉出一个可能的名单来,媒体一传就变样了。”
谁在关注牌照
接受采访的企业如上海环迅、北京首信易支付、网银等企业老总,都对自己能获得电子支付企业牌照充满信心,也非常关注此事,纷纷称,公司专门有一个团队来负责这个事情,负责跟央行的接触与沟通。
相对这些电子支付企业对牌照的紧张心态,很多个人消费者和渠道商根本就不在乎牌照是否出来。“对于成熟的消费者(持卡消费)来说,他们安全观念很强,会同时用几个支付网关,关心的是服务、信用度等信息。至于什么时候发牌照,他们并不会关注。”谭志晖说。
相对来讲,商户和中小企业则要关心多一点。网联中国是一家专门做域名买卖和服务器托管的小企业。网联中国总经理胡文洋说:“现在我们同时使用网银、支付宝和快钱这三个支付工具。办法出台后,对这个行业进行规范,筛选掉那些实力不够的公司,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选用更多的第三方支付服务公司,扩大我们的用户群。”
“2007年初到现在,我一直在做的几件事情是:发展行业性大客户,创新支付模式,获取业务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高佳卿说。而环迅正在做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主要是向金融企业靠近,向其取经,加入风险控制,同时完善业务模式、制度等方面。
谭志晖认为,现在牌照将发未发,各个公司对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开展是很谨慎的。
电子支付企业的这些积极表现,都是为了使自己更符合央行的要求,包括注册资金、领导层的从业经验、有无成熟的商业模式等。这些企业都意识到,即便牌照发下来,获得的企业也有一个月的公告期,而没有获得的企业也可以不断地往要求上靠,不断地申请,到最后真正有实力的企业都有机会获得牌照。因此,“大家都在努力地完善自己。”高佳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