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寻找式栏目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电视栏目毫无民族特点、单纯感官娱乐性偏重,导向功能减弱,借鉴甚至抄袭国外电视栏目的现象充斥荧屏,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从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开始着手改变。笔者想从寻找单个“正能量”榜样事件的栏目《等着我》开始论述,后以追觅整个家族、宗族根脉的《客从何处来》为继,最后落在唤起整个民族文化意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想从个人美德、家族观念、民族文化等方面,浅谈一下中国最近这一段井喷式出现的“寻找”中华民族独有的、特色的文化电视栏目。
  关键词:寻找;栏目;文化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一、“寻找式”电视栏目出现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栏目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电视栏目创作方面,存在着数量大、质量差;模仿抄袭、千篇一律的问题;也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欲望和单纯感官娱乐使电视的导向功能减弱,使中国特有的个人美德、家族观念和民族文化迷失了方向。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指出:“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更在 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电视栏目应该“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在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的大背景下,中央电视台结合指示,另辟蹊径策划出了一系列符合“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栏目。作为第一批自主创新栏目,如《等着我》、《客从何处来》,甚至是《中国汉字拼写大会》等这些栏目大多都采取“寻找”、“追觅”和“探寻”等方式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笔者把它们归结为“寻找式”栏目。
  二、“寻找式”栏目的典型
  (一)寻找单个“正能量”榜样,明确导向
  电视栏目《等着我》自定义为“大型公益找人节目”。以“助力团圆梦,让心不再等待”为口号,特邀主持人倪萍再次出山,搭配老搭档赵忠祥等为嘉宾,聚集社会各方力量,以为来访者找人为开端,寻找那些生活中一个个普通人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这些故事背后我们要倡导的社会美德和民族精神。
  以《寻找“顺其自然”》一期为例。以一个受到“顺其自然”捐款帮助的人求助找人为开端,详细介绍了化名“顺其自然”的捐献者十几年来风雨无阻捐款的感人事迹,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捐款数额、大致花销走向、救助人员等向观众做了详细的介绍。
  栏目组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找了化名“顺其自然”的爱心人士,在这期间栏目组调查发现“顺其自然”在个人遭遇经济困难时仍担心被捐助人衣食无着落而坚持捐款的感人善举。栏目到最后“顺其自然”也没有来到现场,栏目组引用他自己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做好事顺其自然,不求出名更不求回报。”给现场的主持人、嘉宾和求助者留下了遗憾的同时,更给电视机前的千千万万观众留下了一丝温暖。
  电视栏目《等着我》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悄然感化了那些牢骚满腹、议论“倒了扶不扶”、“上车让不让座”的人;也同黑暗中的灯塔般照亮了那些失魂落魄、抱怨“工作不好找”、“办个事太难”的人;更敌我矛盾般旗帜鲜明的掴了那些大放厥词,喷“我都后悔自己生在中国”、“我以我是中国人为耻”的人的脸。
  之后各大电视媒体、新媒体争相出现类似的新闻和电视栏目,以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正能量”的单人和集体榜样,为大众的价值观、社会舆论以及社会传统道德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追觅整个家族、宗族根脉,重拾文化
  家族、姓氏、宗族对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毋庸置疑也无法估量,但是现在人们对它的淡漠也显而易见,《客从何处来》就用有别于《等着我》的另一个视角——以寻根问祖的方式为突破口,寻找、填补当代人被快节奏生活拉远,被金钱观念掩盖,被独生子女淡忘了的家族观念和其内在的中国文化,重拾民族文化的共鸣可谓独树一帜,深中肯綮。
  自古以来,宗法制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突出了家族本位、“血浓于水”的血缘亲疏关系。所以中国人看重家族文脉,对根祖的重视也显而易见。而家族也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小集体单位。按家族我们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悌恭”、“尊老爱幼”等至今传承不绝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客从何处来》通过易中天、曾宝仪、阿丘、马未都、陈红等几位嘉宾的寻根旅程,追思先人、回忆历史、寻找家族精神。当我们看到阿丘大姨为了弟弟妹妹自己卖了自己,当我们看见曾宝仪回到故里不曾相识的家人对她的热情,当我们看到易中天家族在大后方做的抗战实业、参与保育院的工作时,我们不仅看到了扎根于国人心底的血浓于水的亲情,更激起了无数观众内心对家、对家族的无限热恋和追忆,也进一步了解了附着于家族、宗族中的无数不可言说而又身在其中的家族、民族精神。为重拾优良的民族文化找到了血脉相承这种再牢靠不过的方法。
  (三)探寻民族文化载体,唤起全民族文化忧患意识,重建自信
  让央视最引以为豪的莫过于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宣传口号的完全自主创造的“寻找式”电视栏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了。
  如果说前面两个分别是从个人榜样引导,家族传承激发来寻找现实社会丢失和自我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话,那么还有一种探寻,就是直接对中华文化的载体——文字本身的寻找。
  笔者之所以认为它是广义上的寻找式栏目,是因为其宣传口号揭示了它本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益智竞技为外衣,以忧思、探寻唤起全国人民对汉字及其所承载的中华文化为最终任务,重建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意义
  一系列“寻找型”电视栏目的出现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提倡以及自信心的奠定,可谓是找到了树之根、水之源,更是在为“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唤起文化自信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各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高,高校采取各种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高校人才的音乐教育。尽管近几年高校在音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教育和管理模式上依然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音乐改革的必要性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切实提高高校的音乐教育水平,提高高校人才的音乐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提供助力。  
摘 要: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 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  关键词:新课标;新教材;体验学习;交融
摘 要: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实,促进了教育公平,为家庭贫困学生解决了上大学难的问题。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大学生不信守承诺,不能按时交还助学贷款,甚至一拖再拖,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其成为诚实守信的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回报国家,为国家做出贡献。  关键词:助学贷款;守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
光电化学分解水制取氢气是缓解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手段。拓宽半导体光电极材料光谱响应范围、促进电子-空穴对分离速率、提高光生载流子利用率是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和光电催化分解水性能的研究关键。本文重点研究了ZnO及其复合结构的构筑与光电催化分解水性能。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O纳米棒阵列薄膜,分析了ZnO纳米棒的化学反应过程和生长机理,探讨了工艺因素对ZnO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及相关机制。随后,
随着电信和计算机通信的不断融合,数据业务已经逐渐地超过了电话业务。这就意味着目前存在的面向连接的和电路交换的网络必须升级,以便能够支持分组交换的数据业务。在所有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信息安全是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因此,信息安全技术成为保护个人及集体的合法信息不受侵害的关键技术之一。越来
摘 要: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相适应。语文学科在审美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课文中的人物所具有的心灵和形象美,使学生感受怎样做人;课文中具有的情感美,可以使学生的感情丰富多彩;课文中具有的语言美,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祖国优美的文字,并使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生活。  关键词:审美教育;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
本文将研究激光掺杂技术与电镀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作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栅线。实验采用P型156mm×156mm±0.5mm多晶硅片作为硅衬底。该方法主要是在镀氮化硅膜后的硅片表面进行激光掺杂开槽,然后使用化学镀镍,光诱导电镀铜和银的方法在晶体硅前表面形成栅线。得到了转换效率超过17%的多晶硅太阳电池,与常规生产工艺得到的晶体硅电池相比,效率提高了近1%。相应的串联电阻为2.30m0hm,开路电压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