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教学中可视化模型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for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MOOC等课程知识碎片化需要,文章通过理论推导和MATLAB软件科学构建光的衍射光强图像模型,并与理论对比分析,科学清晰呈现光的衍射光强分布特点。
  关键词: MATLAB MOOC 光的衍射
  1.引言
  21世纪,教育技术最深刻的变革就是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以MOOC课程引发的教育模式变革深刻影响教育内容、手段的更新[1]。革新的一个结果需要将知识碎片化。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将物理理论进行合理的符合教育规律同时又要符合物理本来面目切割,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有些碎片化物理知识片段在可视化方面存在科学性错误。如可视化图片和视频片段不是通过科学的模拟,而是人为制作。运用MATLAB对物理图景进行科学的模拟,制作可视化图景,应该成为制作碎片化物理知识图景重要手段[2][3]。本文以通过理论推导和Matlab软件制作薄膜干涉可视化图景,实现物理模型的科学碎片化。
  2.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2.1问题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是光学经典的衍射模型,衍射明暗条纹的分布规律可以通过半波带理论定性解释,但困难在于无法定量解释衍射条纹光强分布。现构造夫琅禾费单缝衍射物理模型:波长为λ的单色光,平行通过宽度为a的单缝如图1,分析波长不变情况下光强分布,以及在缝宽一定的情况下,波长分别为750nm、540nm和440nm的红光、绿光和蓝光衍射条纹光强的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1]焦建利.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网络,2013,04:21-23.
  [2]梅山孩,MATLAB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点偶极子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4,14(2):91-94.
  [3]罗志恒,陆建隆.MATLAB在普通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通报,2003(2):20-22.
其他文献
一天上晚自习第二节课的时候,班级学生集体溜到操场跳皮筋、打篮球去了。我追到操场,看着他们在运动场上的状态和在教室里完全不一样:女生笑意盈盈的,男生生龙活虎的。一学生跑过来哀求我:“让我们玩一会儿吧。”我的心瞬间柔软了,我回到教学楼,面对篮球场上的欢声笑语,真是感慨万千,索性记录下来,安慰一下自己混乱的内心。  记得鲁迅在《风筝》一文中曾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如今,为师者都做了什么?为他们
摘 要: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电子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无论是生产规模抑或核心技术都有了质的飞越。电子市场的不断扩大使该行业对电子技术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无论是研发高科技,还是生产、装配,或检修都需要大量人才。中职院校是为各行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中职院校为了不断提高电子应用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将电子专业实验课的作用发挥出来。  关键词: 中职院校 电子技术
摘 要: 复合函数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如何准确快速解答这类问题尤为重要.由复合函数的特点我认为当以“分解”寻求思路,以“合并”进行解答.恰当准确地进行分、合是解题的关键,本文试举例说明.  关键词: 复合函数 定义域 值域 单调性
摘 要: 阅读定力的形成,是一个人养成终身的读书好习惯的必备条件。借助“外因”推动帮助学生培养定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 小学生 读书习惯 阅读定力 定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5-6年级)的阅读(扩展阅读面)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十一部门共同向全社会提出,开展“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让全民人人有书读,家家有书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
摘 要: 如何配合学校做好高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每一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关键。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要求家长从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和孩子互动交流,创造和谐愉悦的家庭环境,督促孩子认真学习等方面入手,配合学校各科任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  关键词: 家庭教育 身心健康 督促学习 沟通交流 家庭环境  尊敬的老师、家长朋友、亲爱的孩子们,大家好!  
高职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结合所学专业特色,加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现针对我校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谈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校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英语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  我校的生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来自我市初中毕业未达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即五年制学生,另一类是来自苏北的普通高中毕业未被大学录取的学生,即三年制学生。这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途径的实践研究”之子课题“小学生语文课内外阅读策略的研究”在我区15个实验单位(区教研室和14个实验基地校)广泛开展,全区120余名教师、104个班级、6200余名学生积极投入。区教研室、各校高度重视此项课题研究,努力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融合,力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习得有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一、学生分析  针对校内选修课,教学对象是本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基本功,对这种全新的自主选修的教学形式充满好奇,对能在课堂上通过英语交流、交谈自己家乡泰州的美景、名人和美食非常憧憬,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畅所欲言,并能很好地生成学习成果。  二、内容分析  本课是针对家乡泰州的名人进行相关阅读。根据所读内容并结合自己对这些名人的了解进行交流,既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又锻炼
摘 要: 针对当前学生能力达成度难以量化的现状,本文基于工程认证对毕业要求评估的方法,设计了学生能力达成度评价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在工程认证规范下,将毕业要求能力指标分解,然后制定与之相关的对应课程,并依据课程的支撑能力强度赋予权值分,最后计算达成度总分,并与预先设定的标准分对比,从而完成达成度评价。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能力达成度 指标分解 测绘工程 课程体系  1.引言  2013年
摘 要: 纵观俄罗斯文学史,很多作家从小视角切入,描写普通小人物的悲喜命运。赫尔岑在富有时代意义的代表性作品《谁之罪》中塑造的主人公别里托夫的形象便是如此。本文通过分析别里托夫这一人物形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脉络与主旨。  关键词: 别里科夫 《谁之罪》 小人物 时代悲剧 多余人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1]诚然,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万物面前,在永不止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