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拟肾上腺素药物及阿片受体激动剂哌替啶对Oddi括约肌舒缩功能的不同效果.方法 将60只健康家兔的离体Oddi括约肌环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置入正常Krebs液(即正常功能记录组)和按非累积加药法,以浓度递增方式加入阿托品、山莨菪碱、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哌替啶的Krebs液中,观察和比较不同浓度的上述药物对Oddi括约肌的舒缩频率和收缩幅度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
【机 构】
: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010050,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科,四川大学基础医学院机能实验窒,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拟肾上腺素药物及阿片受体激动剂哌替啶对Oddi括约肌舒缩功能的不同效果.方法 将60只健康家兔的离体Oddi括约肌环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置入正常Krebs液(即正常功能记录组)和按非累积加药法,以浓度递增方式加入阿托品、山莨菪碱、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哌替啶的Krebs液中,观察和比较不同浓度的上述药物对Oddi括约肌的舒缩频率和收缩幅度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种药物在其浓度为10-6mol/L~10-2mol/L时,均可明显降低Oddi括约肌的收缩幅度(P<0.05),而对Oddi括约肌收缩频率的影响则不明显.抑制效应的顺序是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阿托品>山莨菪碱≈哌替啶.结论 除阿托品和山茛菪碱外,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哌替啶也同样可以通过降低Oddi括约肌的收缩幅度而松弛Oddi括约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Oddi括约肌收缩幅度的降低作用强于阿托品和山莨菪碱。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胃远侧部位肿瘤发生率呈下降趋势,食管原发性腺癌和贲门癌的发病率则呈上升趋势,其中部分地区食管腺癌发病率在过去的30年间增加了近6倍.贲门癌有别于胃远侧部位肿瘤.我国贲门癌发病率上升.食管末端的腺癌几乎均源于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主要通过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通路代谢.研究表明,COX和LOX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呈高表达.其中,COX-2和5-LOX在某些肿瘤中还出现共同表达,其代谢产物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钙激活蛋白(calcium actived protein,Cap43)基因又名N_myc下游调节基因(N_myc down regulated gene1,NDRG1),可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作为有效的诊治指标.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Cap43在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中表达的差异。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基于症状诊断的常见病,近年来我国GERD发病率逐渐上升。为进一步加深对GERD的认识、促进规范治疗的开展,由《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发起、阿斯利康(中国)公司协办,面向全国各地综合性医院消化/普内科医师的GERD诊治知识竞赛活动将于2011年3月18日启动,至2011年5月31日结束。本次知识竞赛采用电脑答题方式,活动期间将有工作人员走访各家医院并现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
患者男,48岁,因间断呕血、便血1年入院.既往患慢性乙型肝炎15年,肝硬化病史5年.入院体检:慢性肝病面容,轻度贫血外观,巩膜轻度黄染,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所见.腹部平坦,肝脾未触及,右侧腹部可触及大小约7.0 cm×7.0 cm圆形包块,质地较硬,边界清,触之活动,局部压痛(+)。
患者男,79岁,因反复腹泻6月于2009年2月19日收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患者6个月前出现腹泻,水样泻,每日数十次,无黏液脓血,伴有恶心,呕吐,上腹隐痛,腹胀,无发热,时有下肢骨痛,服用蒙脱石、洛哌丁胺、小檗碱等药物效果差.既往皮下脂肪瘤病史10年,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病史8年,行2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植入支架5枚。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因子2(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induced protein-8 like-2,TIPE2)是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umor necrosis factor α-induced protein 8,TNFAIP8)家族成员,是炎性反应的负性调节因子,在保持免疫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拟通过检测TIPE2在结肠癌和癌前疾病中的表达,探
西方国家胃癌发病率相对较低[1],中国胃癌发病率相对较高[2].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表观遗传学和遗传学机制均参与胃癌的发生过程.基因甲基化是常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3]。
目的 探讨外源性胃肠富集Krueppel样因子(GKLF)基因转染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在体内外的抗肿瘤效应。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GKLF基因转染前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GKLF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技术、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分别检测GKLF基因转染后SGC7901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变化。观察裸鼠移植瘤生长
幽门螺杆菌(Hp)的一线根治方案多为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的三联疗法,但其根除率有降低趋势.除抗生素耐药等影响因素外,有研究显示,增加PPI剂量能提高Hp根除率[1].现对照研究联合高剂量和标准剂量埃索美拉唑的三联疗法对Hp根除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