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高阶任务深度理解概念——《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与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思考]rn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问,这门学科的内容相对抽象,概念比较密集,而且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也很容易混淆.新课标一般把这个内容分成两个阶段来编排:因数与倍数及相关内容为一个单元,而把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放在分数意义的单元,与约分和通分相结合.新思维小学《数学》教材关于这块内容的编写非常有特色,该教材设计“自然数与整数”单元,比较系统化地研究自然数和整数的一些概念与性质.在学习因数与倍数之前,首先安排了数的整除、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等内容的学习.把因数与倍数的学习建立在数的整除基础上,这是非常符合数论内部发展逻辑的,因为整除是其他概念产生的上位概念.当教材更加关注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学生要多接受几个关键概念,比如整除的概念,这个概念很重要,但也非常抽象,特别是句式:12能被3整除,3能整除12,很容易混淆.不过,像这样形式化的知识,教学中可以淡化处理.而一旦整除概念建立起来,对学习因数与倍数是有帮助的,12能被 1、2、3、4、6、12 整除,我们就说 12 是 1、2、3、4、6、12 的倍数,1、2、3、4、6、12是12的因数,关系清楚,表达简洁,学生容易接受.
其他文献
无论是最初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精致细腻的教学设计,还是转型后以生为本的人文关怀,生生互动的激情碰撞,我们始终喜欢张齐华老师的课堂.我们因为喜欢而一路追随,因为欣赏而不
期刊
现在的一年级新生都接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很早就接触了语文和数学的启蒙教育.因此,有的教师认为新学期再来进行初入学新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活动准备期教育是多此一举.我以为,
期刊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10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