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八闽文化 深入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福建省语文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月8日在福州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学习科学发展观,传承八闽文化、聚焦海西发展,进一步建设“闽派语文”,深入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出席此次会议的有: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谢孝荣,福建省礼科联学会部张文光,福建省教育学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主编、“闽派教育研究所”所长邹开煌,《福建基础教育研究》副主编赖一郎,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副主任黄山仁,浙江《语文新圃》副主编金新,福建教育出版礼教育理论编辑室主任成知辛,福建省语文学会顾问孙绍振、陈日亮,福建省语文学会王立根会长以及副会长、常务理事、省内各地中学校长、小学校长等,近60人。
  会议由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福州中语会会长、福州屏东中学校长朱之琳主持。
  王立根作2009年工作报告及2010年学会工作计划报告。王立根说,2004年,福建省语文学会就提m建设具有海西特色的“闽派语文”,近年来,其“求实、去蔽、创新、兼容”的特色已得到全国语文界的认可。“闽派语文”在八闽语文教上已深入人心。2009年,福建省语文学会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创建开发《书香校园》刊物,不断扩大我省读书活动的影响和水平,促进文化强省的建设。(2)成立“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3)与全国中语会在泉州一中联合举办“全国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研讨会”。(4)组织名师百校行公益讲座。(5)在新课程背景下大力开展评课活动。(6)编辑出版《福建省第二届“闽派语文论坛”论文选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学会首次在省社联领导下表彰了100名优秀语文教师和优秀语文教育工作者。
  关于2010年福建省语文学会的工作思路,王立根归结了如下4项:(1)举办“闽派语文”第四届论坛。(2)“闽派语文”系列图书出版与推广活动。(3)开展“书香校园”活动。(4)举办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演讲大赛。
  孙绍振在会上作专家发言。他说,“闽派语文”在全国已形成影响,全国中语会对闽派语文的工作充分肯定,给予很高的评价。“闽派语文”通过举办会议,教学研讨,影响很大。福建省语文学会能紧密团结广大教育工作者,形成理论体系,有系统地展开活动。他指出,语文教学要做好“文本解读、写作、口语交流”这三方面工作。将“闽派语文”发扬,真正深入下去,语文教师需要做好扎实的基层工作,一是上课,二是研读闽派名师的著作。
  谢孝荣在会上代表福建省社科联致辞。他说,福建省语文学会成立以来,在编撰语文教材、推进语文改革、开展语文宣传、探讨语文教育、总结教学经验、推动两岸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已形成阵容强大、特色明显的学科优势,希望省语文学会继续学习科学发展观,通过理事会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续写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全文另发)
  邹开煌就如何进一步建设“闽派语文”作专题讲话。他对《福建基础教育研究》在2010年做强做优“闽派语文”提出了设想和建议:(1)充分与全面解读“闽派语文”,包括“求实、去蔽、创新、兼容”内涵、形成、实践和发展、系列研究等。(2)刊登“‘闽派语文’人物谱介绍”,介绍与宣传“闽派语文”领军人物的主要业绩、贡献、教育思想。(3)对孙绍振主编的福建省首套“国标”中学教材——教育部初中实验语文课本,做全方位解读,宣传“闽派语文”教材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优点。(4)充分总结闽派教育教学经验,提炼、提升闽派教育思想,宣传闽派名师名校,探讨闽派教育教学理论,弘扬闽派教育风格,做强做大“闽派语文”。
  黄山仁受吴永禄主任委托,代表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致辞。他说,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自2005年起,向社会各界倡议开展“捐书助学献爱心”活动,5年多来,我省已有3000多所中小学校得到图书援助,建立了“爱心图书室”,有十几个县(市)建立了“读书援助示范县”。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将在全省中小学继续开展创建“书香校园”和评选“阅读之星”活动,编辑出版《福建教育系列丛书》,组织“书香校园”大讲坛活动,继续开展援助“爱心示范图书馆”等。(全文另发)
  陈日亮作专家发言。他提出,福建省的广大教师是“闽派语文”的共同建设者、参与者,众人拾柴火焰高,涓涓细流汇流成派。广大语文教师应当以“求实、去蔽、创新、兼容”为指导思想,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积极关注福建的语文教育,积极投入课程改革,以自己的教学特色丰富“闽派语文”,共同繁荣发展福建省的语文教育事业。
  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海峡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林玉平向与会者汇报了小语会成立与发展情况。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福州实验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钱本殷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就福建省小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效率问题、小学作文教学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教学心得。
  金新向与会者交流了浙江省的教育现况。福州八中党委书记黄丹青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绘声绘色地介绍了“闽派语文”在许多省市的影响。语文学会副会长、漳州普教室曾晓东主任提出要增进与台湾省交流。与会者对福建省的语文教育积极建言献策。
  会上,经民主选举,增补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常务副主任吴永禄、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钱本殷为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陈瑞统,泉州人。1956—1962年就读于泉州一中,196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冰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泉州市文联副主席、泉州市民问文艺家协会主席、泉州市作家协会顾问、泉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文学创作与对外文化交流,著有诗集、散文集、文艺评论集等20多部,部分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及60多种文学选集。编撰电视片4
期刊
著名特级教师王立根,现任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编委,闽派语文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从事语文教学凡40年,成绩突出,在本省乃至全国都不同凡响。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爱书读书,几十年如一日的奋发读书。  在福州市首届十佳教师颁奖大会上,王老师曾作了题为《一生中要说的两句感激的话》的讲话。他说:“岁月如梭,不觉已到退休年龄,一生中我要说的第一句感激的话,那就是:谢谢您
期刊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犹如同智者交流”,我说,读书就是读生活,只是书是以文字的形式给人以视觉的感触,而生活则需要调动所有感官共同阅读。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应有个背囊,来承载智慧的果实。而《智慧背囊》就很好地起到这个作用。每当我走近她的时候,总能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她总是抛砖引玉似的把我引入生活的殿堂,她如同一个智者,同我交谈,使我去了解生活,去思考人生。  最近,她同我展开了一次交谈,解决困惑我许久
期刊
作者简介:林如求(1947.11-)福建闽清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职称:编审(正高)。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历任福建省文联《故事林》杂志副主编、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文学院副秘书长、《福建文学》副主编、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著有《人海趣话录——精短小说100篇》、微型小说集《和平天使》、散文集《无事斋笔语》、文论集《卷边琐语》等。其他编著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袖珍小说精品》
期刊
一 明月    谪居黄城,豪情壮志竞未泯,牵黄擎苍叹古今。举步履履,惊涛乱石独自行。  宠辱何惜?一蓑烟雨任平生,明月随吾还阴晴。人生如梦,雨洗赤壁名犹清。  这首词是我为谪居黄城的苏大学士而题。从小,我就认为,每一个人心中一定有一个景物来代表他的存在。所以,我以一轮明月来代表苏轼的一生。  “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就了苏轼。”(余秋雨)世人都以赤壁来代表苏轼,而我却要以明月来演绎一回苏轼。  
期刊
中国有着悠久的建城历史,截至清末,中国有二千多座城池,且在建城之前多由府治和熟识地理堪舆的人士参与精心选址、规划和布局。建城先选址,历史上屡见不鲜。据《闽都记》卷二《城池总叙》载:“闽自无诸开国,都冶为城。所从来久远。晋太康三年,置郡树牧,狭视冶城。太守严高询郭璞,乃经始于越王山之南。”福州古城首次拓建见记载多推论是西晋始且由时人郭璞咨定。“晋太康三年,既诏置郡,命严高治故城,招抚昔民子孙。高顾视
期刊
读完《老人与海》这本书,我掩卷深思,感到文中蕴涵着深刻哲理,那就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成功与否,都要顽强拼搏,不断进取。  生活的大海不总是风平浪静,倘若只是因为取得一个小小的胜利就自鸣得意,不思进取,那你就会有葬身深海的危险。“无限风光在险峰”,只要你不停地向既定的目标进取,就会饱尝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悦,这恐怕也是生命的价值之所在吧。老人在连续八十四天捕不到鱼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当他钓到大
期刊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收藏品,也许是贝壳、书本、硬币、卡片、瓷器、卡通人物……收藏,对收藏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金钱价值,而是背后的意义与过程之中的收获,即使是一件小小不起眼的物品,背后也一定有个属于它的故事。  我的收藏是邮票,记得第一次开始集邮是在幼稚园时,老师说了一篇关于集邮的故事,接着就进行一系列集邮活动,也开启了我和邮票的缘分。  老师教导我们集邮的方法,当时的我,虽然年幼但对这件事的记忆却很
期刊
有人说:“期待,终究是期待!”也有人说:“有期待才有希望。”  其实静下来想想,我做过了什么是令人期待的?难道只剩下未来?我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呢?我的目标在哪?都过了十七年了,留下来什么让人记忆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要说完它,是一段平淡或是激昂内容,特别的重点是什么?这篇故事,到底能启发人什么?我的人生、未来、一切意义在哪儿?  所有的问句都在质问着自己。写着写着,我的人生还是毫无进度,
期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房里,好一派春光明媚!难怪孔子每每一入书房就进入忘我境界,“韦编三绝”“三日而不知肉味”,原来书中确实别有一番新天地。  好的书是一个人思想的源泉。这不,学校最近安装了一个书架——图书角,上面有一二百本书,种类繁多齐全,我们都很珍惜这些书。因为它们是我们精神上的养料。  图书角让我们获得知识,饱足精神上的粮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领略大自然的田园风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