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歧视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rSa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共调查1 378名公众;调查工具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精神病患者遭受的社会歧视评估量表。

结果

精神病患者遭受的社会歧视评估量表总分为(2.07±0.61)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危险维度[(2.17±0.78)分],最低的是能力维度[(1.65±0.6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结果:影响精神病患者遭受的社会歧视评估量表总分的因素包括调查对象类别、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精神病患者的接触程度和生活联系程度。

结论

由于精神病患者存在病耻感,且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对此均有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消除或降低患者的病耻感,促进精神病患者早日康复。

其他文献
期刊
@@
目的探索存在危险行为青少年群体的分组及其组别特征,为完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国青少年危险行为的评估、预警与干预示范研究"Ⅲ级干预入组青少年干预前的评估数据,结合两步聚类和快速聚类两种聚类分析方法,对根据危险行为已划分为四组的249名入组青少年进行重新分组,比较新的组间差异。结果两种聚类分析结果的Kappa一致性检验值为0.861(P<0.001=,聚类结果稳定。快速聚类分析显示入组青少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抽取北京市和唐山市10家三级综合医院内280名生存期预计在6个月内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创伤后评定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的创伤后成长总分[(61.13±16.78)分],对生活的欣赏[(23.71±7.34)分]、个人力量[(10.67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