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声音描写摭谈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音、声响的描写,是景物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声的描写与景物的形、色的描写和谐地、艺术地结合起来,表现出来,那就更为作品增加光彩。
  但是比起形、色的描写,声的描写是更为困难的,因为声音是无形的,不能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在纸上描写声音,是间接而又间接的,所以生动地描写声音,必须有更为娴熟的技巧。中国古诗中多有成功的表现。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到琵琶女弹奏时,“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载以来,成为名句,原因是表达“幽愁暗恨”,乐器暂时无声,这比有声还更深沉。写无声,主要是为了写一种静的气氛和环境。为了写静,有时候又要写一点声音,王维在这方面特别擅长。例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被月光惊醒的山鸟,在寂静的空山中不时地鸣几声,更衬托出一种寂静的气氛。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是梁代王藉《过若耶溪》中的句子。可是,也有反其意而用的,王安石就是一个: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钟山即事》)
  实际上,鸟鸣可以衬出山林的幽静;“一鸟不鸣”也可以写出同样的寂静,这要看作者的感受。类似的诗句,如: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
  有些晚籁的声音,而又在夕阳中静立无语的山峰;或者万籁俱寂时,只有清脆的钟磬之音,都是写寂静的。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都是一些描写声音的著名诗句。
  在古代诗歌中,许多作者写声音,并不是写得很细,而是借以抒发自己的情绪,大都是表现作者某种悲凉的心境的,这样的例子相当多:
  ①寒衣处处吹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秋兴八首之一》)
  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③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許浑《咸阳城东楼》)
  ④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韦庄《台城》)
  ⑤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在狱咏蝉》)
  ⑦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李白《忆秦娥》)
  上述七例,③④⑦都有怀古的情绪;①②是写诗人当时的悲凉心境。⑥虽然也写作者的感伤,但因为是在狱中作为阶下囚而写的,所以秋天的蝉声引起无限的思绪。⑤⑦一写笛声、一写箫声。但是⑤并没有直接写声,只是写了“羌笛”的哀怨;⑦虽然写了箫声,但也只用了一个“咽”字,传达出箫声的幽怨欲绝,并由此想到那些深锁在秦宫中的宫女的不幸命运。这些诗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写声是为了写情,声写得极省,而情思却十分深沉。
  当然,古代诗歌中写砧声、猿声、蝉声、鸟声、笛声、箫声等,并不都是为了表现悲凉心境,有些作者还是充满一种欢乐情绪的。例如,同样写猿声: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李白最有名的诗句。当时他被流放到夜郎,行至白帝城遇赦而回,这首诗充满了一种“解放”的喜悦,两岸的猿声,似乎也“啼”出一种欢乐的调子。又如: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三衢道中》)
  这诗写作者先泛舟,后山行,两岸绿荫如盖,又加上山中黄鹂鸣啭,整个行程都充满了一种欢乐的情绪。
  有些诗句,用描写声音寄托对离人的怀念或离别之情,这些诗,大都只用一两句或者只用很少几个字,便渲染出浓重的气氛。如: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这里的“捣衣声”,在秋风月色中被突出地描写出来,引起了对玉门关外征人的绵绵思念。
  有时候,诗人们也用自然界某种声音,寄托一种离情别恨: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是柳永著名词作《雨霖铃》开头的几句。送别行人的长亭,在阵雨之后的傍晚,这些都是静的;只有几声断续的寒蝉,唧唧地鸣叫,这种凄切的声音,不仅打破了寂静的气氛,而且更增加了离情别绪。
  古人在诗词中, 有专写各种声音的,而最容易引起诗人感怀的是秋天的声音即秋声。南宋词人蒋捷有一首描写秋声的代表作: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声声慢·秋声》)
  这是描写深秋拂晓,作者在深巷里,小窗前,听到的一片凄凉的秋声。雨声、风声、更声、铃声、角声、笳声、砧声、蛩(蟋蟀)声和雁声组成的九种不同声音,合奏一个主题——秋声。从这秋声 (下转244页)
  (上接243页)
  中,我们似乎听到了作者在一个不眠之夜里的深深感叹。这是描写秋声中最有特色的一首词。
  但是,最为感人的还是那些爱国诗章中描写声音的诗句: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刘辰翁《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于宋亡后隐居不仕。这首描写沦陷区生活感受的词,上片中以耳边听到的音乐,都是番腔异调,根本不是什么优美的歌声,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
  古代诗歌中的声音,大体可以归为四类:1、风声、雨声、边声(风号、马嘶声);2、猿声、鸟声(黄鹂、杜鹃、鹧鸪、鹈鴂等);3、羌笛声、戏鼓声、箫声、钟磬声、号角声;4、捣衣声、连枷声。前两类主要是自然声,后两类为人间声。另外,对声音的描写,大都是寄托或衬托某种特定的情绪和思想:一种是作者赋予了自然声以某种感情的色彩,如“猿啸哀”“啼鸟还知如许恨”等哀或恨,主要是诗人的感觉或感受;另一种情况是,自然声或人间声引起诗人的某种联想,或怀古,或思人,或激励壮志,或感叹人生等,这种情况,在作品中相当多;还有就是写实,只作为气氛的渲染,或景物的组成,并无其他深意,但创造了某种意境,像“小楼一夜听春雨”“子规声里雨如烟”等等。
其他文献
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加剧,环境危机的危害之深直视人类的存续,这种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环境权生成的经济背景是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发展和
目的:调查婴儿培养箱水箱加水使用后细菌污染情况,探讨水箱更换的合理时间。方法:将我科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早产儿排除感染性疾病后随机分为两组放置培养箱,观察组培养箱水箱加
研究国防R&D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济理论需要结合技术演化理论,明晰国防部门在技术演化进程中的作用特点。技术发展史分析表明,历史上引致重大技术变革的通用目的技术(GPT)
女性激素与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确切关系尚不太清楚.本文着重介绍雌激素和孕激素对乳腺肿瘤上皮的增生作用;对类固醇受体的调节作用;乳癌发生中上皮细胞对类固醇激素敏感性变化;
本研究的对象是从油田中分离到的嗜热硫酸盐还原菌,并着重研究了其生长抑制方法。本研究论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嗜热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鉴定从河南油田污水中分离到
目的:分析干眼症的病因及中医临床分型,讨论如何根据病因结合辨证治疗干眼。方法:对64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病因询问和中医分型诊断。结果:64例患者中长期处于空调环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电力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属于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电力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电
<正>我国对广告服务贸易所作的入 世承诺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与广 告服务贸易有关,同时适用于所有 服务贸易的承诺,其主要体现在《中 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之中;另一 部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