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云南省的服务业结构偏向传统,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为了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本文尝试用城市化率、资本投入、城镇可支配收入为变量,利用实证分析来确定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云南服务业;实证;政策建议
研究表明,服务业是社会分工深化和市场机制完善的产物。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除了受到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影响以外,它还具体受到现代服务业投入要素状况、市场需求的规模以及运行机制市场化、规范化程度的影响。
一、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及数据来源说明
依据计量经济学有关理论和对服务业影响因素的细化,本文设定如下服务业增长计量模型:△Ser=F(Urb Inv Inc)(1)。根据文献的通常做法(Bronaccorsi,1992;钟昌标,2007),我们将基础模型(1)扩展为计量模型(2),如下:△Ser=β1+β2Urb+β3Inv+β4Inc+εi(2)。(2)式中i表示时间序列,εi表示随机误差项,独立地服从于如下分布:E(εi)=0,Var(εi)=σ2。以服务业增加值来表示△Ser,城市化率(%)Urb是由城镇人口/总人口得到。Inv表示服务业资本形成总额(万元),云南自1993年才对服务业资本形成额进行总计,本模型中1980至1992的服务业资本形成总额是对服务业细分产业的资本形成总额汇总相加得到。Inc表示城镇可支配收入(元),为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我们将以Ln(△Ser)、Ln(Urb)、Ln(Inv)、Ln(Inc)来表示服务业的增加值城市化率、服务业资本形成总额、城镇可支配收入。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1)对变量的讨论及有关解决办法。第一,从统计数据来看,云南的城市化从1980年的12%缓慢的增长到1999年的47%,紧接着又再次从2000年的23%缓慢增到达2008的33%。对此我们将对模型进行结构稳定性检验,同时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促进对服务业的需求,所以我们可以预期城市化和服务业增加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二,对服务业的资本形成总额的不断增加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势必会对服务业的需求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所以我们也可以预期对服务业的资本形成总额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将与服务业的增加具有正向相关关系。(2)相关性分析。本文对上述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服务业增加值与对服务业的资本形成总额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第二,服务业资本形成总额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第三,城市化率和其他变量均不呈现显著相关性,需要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才能得到更稳健的实证证据。(3)实证结果检验分析。第一,对全样本对数变换后用LS方法对其估计,虽然时间序列较横截面数据较少出现异方差问题,本文仍然对其采用White(1980)的方法在不选交叉项的情况下进行检验,结果是本模型无方差问题。第二,本文更为关注的是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而采用Klein判别法对之检验多重共线性,使用该方法,得出本模型调整后的R2值为0.940031,略小于最大的简单相关系数,多重共线性问题不是很严重。第三,进行LM检验(亦称BG检验)法,取滞后两期对模型进行检验,模型无自相关问题。第四,采用邹式检验方法对数据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检验,结论如下:本模型存在数据的结构性问题,且城市化率对服务业具有正的相关关系。大约是城市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服务业的需求将会增加0.44%;资本形成额对服务业的发展在1%的水平上显著,对服务业的资本形成总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服务业只增加0.4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服务业的需求约增加0.48%,这一结果略大于城市化率、服务业资本形成总额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三、结论
(1)云南省的城市化水平是滞后的,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呈现出不稳定的发展趋势。这可能跟云南特有的区域经济特征、历史发展条件等因素有关。(2)服务业的资本形成总额对服务业的增长具有正的相关关系,但其相关系数较小。这说明对服务业的投资并没有有效的促进服务业的发展。(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将会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这和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服务业的需求也将会进一步增加。
四、政策建议
(1)云南省基于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加快城市化进程。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政策手段对户籍制度做出一定的调整,使目前的部分流动人口市民化。同时,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建设新农村也同样可以加速城市化进程,把农业人口越来越多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把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转变成城市人口。(2)从对云南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对服务业的投资虽然是正的相关关系,但效果并不明显。对此云南省要根据自身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培育发展自己的优势、特色产业,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比例。(3)要进一步落实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国民收入,就可以促进对服务业需求的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关键词】云南服务业;实证;政策建议
研究表明,服务业是社会分工深化和市场机制完善的产物。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除了受到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影响以外,它还具体受到现代服务业投入要素状况、市场需求的规模以及运行机制市场化、规范化程度的影响。
一、计量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及数据来源说明
依据计量经济学有关理论和对服务业影响因素的细化,本文设定如下服务业增长计量模型:△Ser=F(Urb Inv Inc)(1)。根据文献的通常做法(Bronaccorsi,1992;钟昌标,2007),我们将基础模型(1)扩展为计量模型(2),如下:△Ser=β1+β2Urb+β3Inv+β4Inc+εi(2)。(2)式中i表示时间序列,εi表示随机误差项,独立地服从于如下分布:E(εi)=0,Var(εi)=σ2。以服务业增加值来表示△Ser,城市化率(%)Urb是由城镇人口/总人口得到。Inv表示服务业资本形成总额(万元),云南自1993年才对服务业资本形成额进行总计,本模型中1980至1992的服务业资本形成总额是对服务业细分产业的资本形成总额汇总相加得到。Inc表示城镇可支配收入(元),为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我们将以Ln(△Ser)、Ln(Urb)、Ln(Inv)、Ln(Inc)来表示服务业的增加值城市化率、服务业资本形成总额、城镇可支配收入。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1)对变量的讨论及有关解决办法。第一,从统计数据来看,云南的城市化从1980年的12%缓慢的增长到1999年的47%,紧接着又再次从2000年的23%缓慢增到达2008的33%。对此我们将对模型进行结构稳定性检验,同时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促进对服务业的需求,所以我们可以预期城市化和服务业增加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二,对服务业的资本形成总额的不断增加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势必会对服务业的需求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所以我们也可以预期对服务业的资本形成总额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将与服务业的增加具有正向相关关系。(2)相关性分析。本文对上述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服务业增加值与对服务业的资本形成总额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第二,服务业资本形成总额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第三,城市化率和其他变量均不呈现显著相关性,需要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才能得到更稳健的实证证据。(3)实证结果检验分析。第一,对全样本对数变换后用LS方法对其估计,虽然时间序列较横截面数据较少出现异方差问题,本文仍然对其采用White(1980)的方法在不选交叉项的情况下进行检验,结果是本模型无方差问题。第二,本文更为关注的是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而采用Klein判别法对之检验多重共线性,使用该方法,得出本模型调整后的R2值为0.940031,略小于最大的简单相关系数,多重共线性问题不是很严重。第三,进行LM检验(亦称BG检验)法,取滞后两期对模型进行检验,模型无自相关问题。第四,采用邹式检验方法对数据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检验,结论如下:本模型存在数据的结构性问题,且城市化率对服务业具有正的相关关系。大约是城市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服务业的需求将会增加0.44%;资本形成额对服务业的发展在1%的水平上显著,对服务业的资本形成总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服务业只增加0.4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服务业的需求约增加0.48%,这一结果略大于城市化率、服务业资本形成总额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三、结论
(1)云南省的城市化水平是滞后的,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呈现出不稳定的发展趋势。这可能跟云南特有的区域经济特征、历史发展条件等因素有关。(2)服务业的资本形成总额对服务业的增长具有正的相关关系,但其相关系数较小。这说明对服务业的投资并没有有效的促进服务业的发展。(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将会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这和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服务业的需求也将会进一步增加。
四、政策建议
(1)云南省基于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加快城市化进程。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政策手段对户籍制度做出一定的调整,使目前的部分流动人口市民化。同时,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建设新农村也同样可以加速城市化进程,把农业人口越来越多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把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转变成城市人口。(2)从对云南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对服务业的投资虽然是正的相关关系,但效果并不明显。对此云南省要根据自身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培育发展自己的优势、特色产业,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比例。(3)要进一步落实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国民收入,就可以促进对服务业需求的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