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书主要记录了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哲学家阿祚庥院士在1987~1999年间所参与的有关现代物理学哲学问题讨论的三场论战.其核心问题是:1) 宇宙的演化是否“无中生有”;2) 粒子是
【机 构】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10087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主要记录了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哲学家阿祚庥院士在1987~1999年间所参与的有关现代物理学哲学问题讨论的三场论战.其核心问题是:1) 宇宙的演化是否“无中生有”;2) 粒子是否可分,物质是否无限可分;3) 量子力学是否证实了主客观不可分的统一.以上三方面的问题本来是典型的学术问题,参与这一争论的双方中的很多人本来是由于学术上持有不同意见,然而,实际上这些问题的提出,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作者的第一场论战主要对手是方励之教授,主题是:唯物主义是否适用于宇宙论的研究?从表面上看来,所争论的哲学问题,是什么"没有时间的存在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介绍了编写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的背景及这套教材的特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靠近年轻太阳很近的地方,四个世界(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诞生了,其中每一个都具备承载生命的条件。虽然太阳系中有大量地方存在可居住条件,但这四个故事却具有惊人的开端。 46亿年前,太阳诞生仅几百万年后,太阳周围并没有可见的世界崛起,而只有太阳形成后留下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巨大云团。在接下来的数千万甚至上亿年中,引力将这些残骸吸引在一起,形成首批行星胚胎。这些胚胎变成最靠近太阳的四个行星世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