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金沙,建得大厦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abb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这样一个笑话:古时有个秀才要去京城参加考试,临行前忧虑万分。妻子奇怪地问:“难道写文章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难吗?”秀才叹道:“你们生小孩虽然难,但肚子里还是有个小孩,可我去参加考试,肚子里却空空如也。”笑话归笑话,但仔细想来的确是这样。语文学科是一门非常讲究厚积薄发的学科,我们想提高语文成绩,提高语文素养,就要多诵读多积累,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探索,浅谈一下在诵读积累方面的做法。
  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朱自清先生认为:“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或成学。那得下一番切实的苦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学习语言,就得多读多背。读背,包含着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积累──转换创造”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学生在校时间紧,任务重,要背诵记忆的古诗文也很多,很多老师只选择教材上的篇目让学生背诵。我一直坚持除了教材篇目外,还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和精美语段,利用课前三分钟、阅读课等时间展开。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国学经典名句、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一年下来,课程没有耽误,学生的阅读能力、作文水平大大提高。
  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课外阅读,是加强阅读积累的又一条重要途径。无论是从提高思维的缜密度还是深刻性出发,乃至为了加深对社会的体察,经典名著都有其他文学形式无可替代的作用。残酷的现实是,当前从学生到家长都没有重视整本书的阅读,有的家长认为这是“闲书”,有的家长不知道该让孩子读什么书,面对饕餮盛宴无从下箸。所以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资源,引导他们领略经典名著的精妙之处,体会作者用旨之深,激发学生课后阅读的欲望,就成为了我教改的主要目标。
  在整本书阅读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探索:
  1.教师巧设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我问过学生为什么不阅读原著,学生的回答往往是“看不下去”或“看不懂”。于是诱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读法,就是必须做的首要问题。学生好奇心强,好胜心也强。教师在率先阅读時,发现问题,设置悬念,诱导学生阅读的可能性就很大。例如,在一节名著导读课的开始,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以下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谁?“眼如龙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没有读过原著的学生很难回答出,从而顺利引导学生进行原著阅读。
  2.阅读形式多样,读后增进交流。
  讲学结合,这是我们几十年的教学老经验,现在的学生对于传统的作品主题,没有兴趣和感觉,于是“讲与学”的形式就很重要。利用文学社和学生读书“沙龙”,组织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利用朗诵会、故事会、演讲比赛等学生社团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
  利用学生对网络媒体的兴趣,鼓励学生收听收看凯叔讲故事、小喇叭广播等栏目,这些精彩而深刻的名篇解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在我们班级中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是《小萝卜头》和《中华上下五千年》。广播激起了学生阅读原著的浓厚兴趣,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名篇名著。
  3.由课内到课外,循序渐进
  学生文学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阅读名著就会遇到些困难,克服这些困难的最好办法是教师个性化的解读、针对性的导读和“循序渐进”地安排阅读的作品,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由浅入深,由易而难。从短篇作品入手,逐渐阅读“大部头”,从现代文学到古代文学,从中国到外国文学,由课堂教学的引导到课外的自主阅读。例如在学习了法布尔的《蜜蜂》以后,我为孩子们推荐了《昆虫记》;在学习了《女娲补天》以后,我给孩子们推荐了《中国神话故事》,都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师要注意引进生活的活水,将学校语文与社会语文贯通,以增益他们的积累。诸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旅行、社区公益活动等等都是促进其生活积累的途径。要教会学生调动全部的感觉器官。用眼睛去发现,用耳朵去倾听,用嘴去交流,用心去感悟,并及时把所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来。
  记得在教五年级时,我曾上过一堂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去感受。当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了解父母时,会被他们的真情的呵护、无悔的操劳所感动,那堂课上学生和参与的家长及评课的老师无不泪流满面。接下来推荐阅读了《背影》,学生很快进入文本,对问题理解的很透彻,没想到一节班会会使阅读课上的如此顺利。然后我有意安排了一节与此有关的作文课,不用说学生自然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感悟颇深。
  四、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积累的终极目的是运用,运用也是一种积累,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听到的、读到的材料表达出,旨在训练学生系统连贯地表述的能力。交流表达时要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熟悉其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经过筛选,抓住重点。因而,交流沟通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内化,规范了口头语言,又训练提高了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
  在大量阅读之后,我还注意提供给学生了交流表达的平台,辩论、演讲、课堂问题的回答,都是他们展示的好机会。学生之间语言的交流、思想的碰撞,都是一次再积累的过程。
  指导学生阅读积累,不只是为学习语文服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的习惯。在与课文有关的主题信息之外,还要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搜集,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整理,相信学生一定会拾得粒粒金沙,建得高楼大厦。
其他文献
写在教师节前夕,谨以此文献给最美乡村教师——钟开莲老师  那天,是1983年9月3日。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一位三十刚出头的妇女,扎着齐肩长的马尾辫,身穿洁白的的确良衬衫,一条麻灰色的确良长裤,裤脚高高地卷起。只见她双手紧紧地握住自行车的把手,生怕一不小心就栽到山沟沟里,在此之前,她已经两次摔到稻田里,弄得满身泥土不说,身上已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了。她从没走过这样的山路,更别说在这样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
期刊
摘 要:我国田园诗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蕴含的大量农耕文化,这也是人们青睐田园诗的原因之一。農耕文化包含着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高度统一的自然观,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人伦观,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农耕文化的呈现,田园诗能够更加深入截取、借鉴、挖掘民俗风情,不仅对传承农耕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创新农耕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田园诗中的农耕文化,展开详细的分析,为传承和创新农耕文化贡献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教育的改革下,情境教学策略逐渐地成为了人们所需要实施的一种重要的措施,各学科教师都逐渐地开始应用情境教学策略。数学是小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探究小学数学课本上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应用情境教学策略,以此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谈一谈将情境教学策略融入到小学数学中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其對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原有语文教学垄断者角色,积极承担起语文课程教学的策划者,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精准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常常运用开门见山式的表述方式,忽视调动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 要:德育理念一直存在于学校的教育之中,可以说在各个学科都可以进行,但语文由于其学科特性,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进行德育教育最好的“工具”,因此,我们不仅要让语文学科做好传播语文知识的工作,也要积极地渗透德育教育,以此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课外阅读;德育理念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它的作用随着教学的途径而凸显,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那么,关于初中语文渗透德育
期刊
摘 要: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节,一艘通往非洲的航船摇摇欲坠,最终它不敌自然力量的侵蚀与吞没,全船上的人除了一名叫鲁滨逊的人全部溺海而亡。所幸上苍眷顾,鲁滨逊漂流至一座渺无人烟的孤岛上,开始了他的孤岛之旅。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将为我们讲述鲁滨逊如何在孤岛上利用智慧的头脑与能干的身躯顽强生活下去的故事。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鲁滨逊这种敢于挑战生活的精神,在《鲁滨逊漂流记》传世以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
期刊
摘 要:在现代书法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克服传统书法教学手段落后的弊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书法教学课件,达到图文并茂、动画演示、声像视频、直观生动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提高书法课堂教学质量,构建现代书法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本文将结合书法教学课件的内容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且会综合当前教师开展书法教学工作的模式与措施提出相应的意见与看法,希望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各学科教学都开始进行了教学方法的革新,以此使自己的教学能够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让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在这种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自然需要意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各个教学内容,尤其是阅读教学,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让自己的阅读教学质量更好,学生因此能够更好地接受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谈一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
期刊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写作能力的高低也是个人语文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写作能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俨然成为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课题。基于此,笔者将从“积累语言、掌握方法、多练多写”三个角度入手,具体阐述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积累语言 
期刊
摘 要:文学作品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它要借助各种不同的文学表现手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在学习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为主的文章中,如何才能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令学生习得语言文字的应用,感受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个人认为,把握文章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从而在对话中走近人物,走进人物的内心,把握所表达的情、意,是阅读教学中一条绕不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