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称谓
长辈:祖父母、父母、岳父母、长辈、长官、业师和世交世谊长辈、同学同事父母等。平辈:兄弟姊妹、朋友、同学、同事和所交的平辈友人等。晚辈:子女、孙子女、侄子女、亲戚晚辈、学生、世交晚辈等。
称谓缀语
对长辈:大人、仁丈、夫子、太夫子、太师母、世伯叔等(女学生对业师不宜称夫子,宜以老师、吾师、业师称之)。对平辈:兄、先生、女士、学长等。对晚辈:可直呼其名及亲属称谓,世交之晚辈称世兄、世讲等。对晚辈夫妇可用伉俪(但忌用于长辈夫妇,平辈夫妇年龄小于自己者尚可用)。
提称语
用于长辈、长官:尊前、尊鉴、钧鉴、崇鉴、尊右等。用于平辈:台鉴、大鉴、惠鉴、左右、足下、阁下、雅鉴等。用于晚辈:青鉴、青览、如晤、如面、收览、知悉、收悉等。
请安、问候语
用于亲友长辈:恭请提安、敬请崇安、敬颂祟祺。用于师长:恭请诲安、敬请教安、叩请绛安。用于平辈:即请大安、敬请台安、顺颂时绥、敬候近祉。用于晚辈:顺问近祉、即询近好。
署名下敬辞
用于祖父母及父母:谨禀、敬禀、谨叩、叩上。用于长辈:谨上、敬上、拜上、谨白、顿首、拜启。用于晚辈:手书、字、白、手示、手白、手启。用于补述:又启、又及、又陈、补启、又禀者。
附后语
问候长辈:知:“令尊(堂)大人前,乞代叱名请安”等。问候平辈:如:“某兄处祈代致候”、“嫂夫人均此”、“某弟不另”等。问候晚辈:如:“顺问令郎佳吉”、“并候令爱等近好”等。
文中抬头及自我称谓
提及对方(长辈或平辈)应回行抬头或空字抬头。自我称谓:对长辈(非父母、祖父母)称愚晚、晚;对平辈可称弟、鄙人等;对晚辈称余、予等。
(摘自《文汇报》2011.12.27)B③
长辈:祖父母、父母、岳父母、长辈、长官、业师和世交世谊长辈、同学同事父母等。平辈:兄弟姊妹、朋友、同学、同事和所交的平辈友人等。晚辈:子女、孙子女、侄子女、亲戚晚辈、学生、世交晚辈等。
称谓缀语
对长辈:大人、仁丈、夫子、太夫子、太师母、世伯叔等(女学生对业师不宜称夫子,宜以老师、吾师、业师称之)。对平辈:兄、先生、女士、学长等。对晚辈:可直呼其名及亲属称谓,世交之晚辈称世兄、世讲等。对晚辈夫妇可用伉俪(但忌用于长辈夫妇,平辈夫妇年龄小于自己者尚可用)。
提称语
用于长辈、长官:尊前、尊鉴、钧鉴、崇鉴、尊右等。用于平辈:台鉴、大鉴、惠鉴、左右、足下、阁下、雅鉴等。用于晚辈:青鉴、青览、如晤、如面、收览、知悉、收悉等。
请安、问候语
用于亲友长辈:恭请提安、敬请崇安、敬颂祟祺。用于师长:恭请诲安、敬请教安、叩请绛安。用于平辈:即请大安、敬请台安、顺颂时绥、敬候近祉。用于晚辈:顺问近祉、即询近好。
署名下敬辞
用于祖父母及父母:谨禀、敬禀、谨叩、叩上。用于长辈:谨上、敬上、拜上、谨白、顿首、拜启。用于晚辈:手书、字、白、手示、手白、手启。用于补述:又启、又及、又陈、补启、又禀者。
附后语
问候长辈:知:“令尊(堂)大人前,乞代叱名请安”等。问候平辈:如:“某兄处祈代致候”、“嫂夫人均此”、“某弟不另”等。问候晚辈:如:“顺问令郎佳吉”、“并候令爱等近好”等。
文中抬头及自我称谓
提及对方(长辈或平辈)应回行抬头或空字抬头。自我称谓:对长辈(非父母、祖父母)称愚晚、晚;对平辈可称弟、鄙人等;对晚辈称余、予等。
(摘自《文汇报》2011.12.27)B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