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放疗)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肿瘤免疫机制复杂,长期以来对其认识不足,肿瘤免疫治疗疗效不佳.自2011年伊匹木单抗在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放疗)后的第4种肿瘤治疗模式.肿瘤免疫机制复杂,长期以来对其认识不足,肿瘤免疫治疗疗效不佳.自2011年伊匹木单抗在美国获批上市以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 bitor,ICI)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等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在妇科肿瘤领域,临床研究表明ICI应用于晚期/复发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国际上已有ICI获批用于妇科肿瘤的临床治疗.近年来,ICI在我国妇科肿瘤临床治疗中已有广泛应用,但缺乏临床规范.为此,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组织专家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中国国情和临床应用经验,形成《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窗式切除和袖状切除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侵犯气管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33例PTC侵犯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侵气管手术方式,分为窗式切除组(15例)和袖状切除组(18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并发症发生率等,记录治疗结果。结果33例患者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窗式切除组中气管Ⅰ期修
2021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和治疗指南(第2版)》,该指南明确提出在筛查策略中将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DNA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方法。将筛查女性分为一般人群和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群,并实施筛查-治疗和筛查-分流-治疗策略,筛查年龄分别从30岁和25岁开始,至49岁。根据筛查和分流阳性结果予以治疗,并对随访做出详细规定。本文对指南内容作一解读。
目的研究二尖瓣和瓣下结构参数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改良Morrow术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行改良Morrow术治疗的3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6个月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分为手术效果良好组25例以及手术效果欠佳组5例,对两组二尖瓣和瓣下结构参数、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进行对比,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二尖瓣和瓣下结构参数与改良M
色素失禁症(IP)是一种由IKBKG基因突变引起的影响皮肤、牙齿、眼睛和中枢神经系统的X-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95%患者为女性。皮疹是色素失禁症的突出表现和主要诊断依据,而皮肤外损害往往是影响IP预后的因素。近年来更新了色素失禁症的诊断标准,而Sanger测序仍然是检测和分析IKBKG基因突变的金标准。临床上发现IP患者应全面评估,如发现眼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系统损害应给予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