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如春草,锦书寄天涯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k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后,黄娥写下“郎君自是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时,内心是否有恨?时光浩荡,多少个春天在明媚涌来,而她一个人守着内心空寂的旷野,从最初的度日如年到彼时的“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读诗到此,恍惚间犹闻一声叹息。
  才女的命运总是千回百折。“议大礼”事件之前,她和杨慎是令人艳羡的神仙眷侣。她才名早播,作诗填词写曲样样出色。
  杨慎亦少年早慧,12岁便以诗文名动四方,殿试第一后由明武宗钦赐冠带朝服。两人都出身官宦之家,又情投意合,也曾如新婚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琴棋书画,赌书泼茶,过着“但愿流年如斯,只愿与子偕老”的幸福生活。
  这样的日子却因五年后的“议大礼”事件戛然中断。
  “议大礼”是嘉靖初年大明朝堂上关于法统与血缘的争持。武宗崩,因无子嗣,由堂弟朱厚熜继位。不久,朱厚熜拟下诏尊生父为“皇考”,享祀太庙。此举遭到以杨慎父亲为首的内阁大臣的反对,慢慢发酵成一桩政治事件。
  某日散朝后,杨慎与众官员在左顺门前跪地痛哭,以示抗议。朱厚熜震怒,将杨慎谪戍云南。
  命运翻云覆雨,让人猝不及防。
  解差押解着杨慎,出京城,赴渡口,竟来不及与家人道一声别。黄娥心碎欲裂,仓促赶来,执意上船护送夫君,直到江陵岸边才依依痛别。云南山遥水远,此去竟是漫长三十年!
  “长亭十里、阳关三叠,相思相见何年月”“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此后她的岁月只闻风过寒窗,雨打屋檐。除了最初温暖相对的五年好时光,剩下的都是望眼欲穿的等待。
  韶华如逝水,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此后三十年,除了曾千山万水奔赴云南与杨慎小聚两年外,在那数十年孤寂无告的日子里,她只能“泪珠纷纷滴砚池,断肠忍写断肠诗”。人生本可花好月圆,却只能这样空自蹉跎年华老去,怎不让人余恨绵绵,惆怅难禁?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这句诗像子归夜啼,像明朝深巷里的杏花雨,让人惊艳,也让人心碎。惊艳的是居然有这样才华端丽的女子,心碎的是那一声声在心底呼号的痛没有悲声,却已漫浸而出,让人心疼。
  她是有恨的,恨政治无情,也许还恨杨慎意气用事。那五年的花样时光已千金难换,这是彻悟却无望的苍凉。无数个长夜寂寥,偏偏何处青山不杜鹃!原来,她的一生是一座空山。
其他文献
老兵是在一个深秋的午后回到家乡的。他拄着拐杖,穿过木叶纷飞的密林,渡过奔流不息的江河,每行一步,心跳都如擂鼓。  他路过热闹繁盛的集市,见年轻貌美的姑娘们挑选着发饰,那精致小巧的步摇簪入青丝,随风摇曳出一缕难言的风情。他想起家乡的妻子,便也买了一支莲花簪。仔细端详着发簪上的吉祥纹路,他唇边不由扬起一抹温柔的笑容。  离开家乡时,妻子正值二八妙龄,清秀的面庞上洋溢着天真懵懂,晨起送别时,还嘱咐他早些
期刊
那年冬日,白居易十分渴望和朋友一醉方休。  江州彤云蔽日,阴风乍起,黄昏时分,暮色笼罩万物。湓江萧瑟,黄芦苦竹朦胧斑驳。江州司马白居易远离帝京,与杜鹃哀猿为伴,谪居卧病。没有车水马龙,远离歌舞丝竹,亲朋故旧不在身边,他寂寞了,还好他在室内存了一坛美酒。  身为江州司马,他心系百姓。风吹芦荻,雨打竹叶,他都会疑心是百姓因贫病交加而发出的痛苦呻吟。江州百姓视他为父母官,是高悬中天的明镜。丰收季节,高粱
期刊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诗从南朝的只求四声到唐朝的平仄工整,离不开一个唐朝士子精益求精的研练,这位唐朝士子即是生于初唐时节的宋之问。  宋之问于唐诗声律的发展不可谓无功,然而这位有功之臣却未能如他所生活的时代那样为后世所知。他的人生是历史舞台上演的一出四幕悲剧,故事结束,大幕落下,他的苦楚、名声、功勋就一起淹没在浩浩汤汤的红尘阡陌中。像被风吹皱
期刊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宋·钱惟演《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  那晚长灯依旧,他走在府中长廊上,内心有种说不出的荒凉寂寞。随侍多年的丫头在身边掌灯,忍不住劝慰:“老爷保重身体,定还有回京之时。”他轻声叹息,想将心中苦闷诉于人听,却在看了看身边懵懂的丫头后,将嘴边话生生咽下。  长夜漫漫
期刊
镜槛无人拂,房栊久不开。  欲言相忆处,户下有青苔。  —清·蒋坦《秋灯琐忆》  清风拂过窗棂,带来一片清凉,杭州城里一切喧嚣都被隔绝在这方斗室小园外。这是属于他们的天地,任红尘中车马纷纷,世事扰扰,这里都永远风清月明。  这是巢园,蒋坦和秋芙的小天地,这首五绝便是秋芙归宁之际,蒋坦多日未见妻子,独自来到巢园,看到青苔满布思念丛生时写下的。不怪他要惦念,蒋坦和秋芙青梅竹马,婚后更是和谐美满。秋芙善
期刊
从《东风破》里的“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到《发如雪》中的“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再到《千里之外》中“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的黯然神伤,离恨是歌者永恒的主题。《青花瓷》给人带来的惊喜,在于这种离愁别绪被描写得更加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  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处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论词句,《青花
期刊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宋·李清照《浣溪沙》  深沉的夜,李清照应是刚刚醒来,忽觉窗纱微凉。此时的她着一身单衣,烛光如豆,长街十里不知此夕冷暖。她轻轻叹息,继而起身推开窗,抬眸望向远方,恍惚一切还是最初的模样。  时光蓦地回转到从前,那些回首嗅青梅的日子。深院秋千,门外篱笆,高台水榭,年少风华,醉点朱砂,再痛饮一杯东
期刊
我要拿一江春水煮酒,万紫千红作食,日月星辰为烛,用苏东坡大江东去的豪情写李清照沉醉不知归路的婉约。  愁要饮酒,悲要饮酒,喜也要饮酒,比起欢饮,我更喜独饮,随心所欲。众人饮酒应豪饮,独自饮酒应浅酌。春天应在庭院品酒,这样雅;夏天应在荷亭吃酒,这样凉;秋天应在树下饮酒,这样闲;冬天应在船上品酒,这样静。  关于孤独的酒,大概是越喝越浓。  李清照晚年写了一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她的
期刊
《日暮归途》歌曲所属专辑《安九》,发行于2011年10月。由歌手安九演唱,歌曲旋律优美,歌词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给人无限遐想。  安九的歌听来总有一股力量,让人不自觉沉醉其中,抛却一切烦扰,将自己想象成歌中的主角,或是醉在烟雨江南,或是走在大漠寒沙,抑或是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其中最让我倾心的便是男女对唱版的《日暮归途》。  人生最温暖的莫过于日暮之时有归途。夜幕降临,游子还在归家路上,但眼见得
期刊
偶然看到这么一句话:读喜欢的书,爱喜欢的人。如此简洁,就像午后闲窗下刚刚画好的幽兰,几片叶,三两朵花,甚至连颜色都没有染。又像伏在桌案上打了个盹儿,做了一帘清梦,梦里的情景是什么,一点模糊的印象都没留下。  读宋词总是会这样,读到喜欢的句子,就像做了一场梦,让你翩然入境,时而在江南落了满身花雨,时而又在塞外看过一场硝烟。此时看到篱院春花,彼时又见楼台秋月。  就像这阕《南柯子》,每个字、每个韵脚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