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与案例分析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6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故障判断方法,同时结合相关案例对交流接触器故障的分析、排除和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故障
  1.引言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来自动地接通或断开大电流电路的电器,它可以频繁地接通或分断交流电路,并可实现远距离控制。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其它负载,具有控制容量大、过载能力强、寿命长、设备简单经济等特点,因此在电器控制中应用十分广泛。然而,交流接触器因其特殊的工作环境,难免会发生各种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故障并排除之,必然会对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甚至导致电气设备烧毁的严重后果。
  2.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
  2.1常见故障分析
  (1) 线圈故障
  线圈故障可分为过热烧毁和断线。线圈烧毁的原因很多,如电压过高或过低等。另外,电源频率与额定值不符、机械部分卡阻致使不能吸合、铁心极面不平造成吸合磁隙过大,环境方面的因素如通风不良、过分潮湿、环境温度过高等,都会引起这种故障。
  (2) 交流接触器响声过大
  电源电压过低、触头弹簧压力过大、铁心歪斜都可造成响声过大。交流接触器产生较大的响声,主要原因是线圈通入的是交流电,吸力是脉动的,因此可在极面上加短路环,以避免噪声的产生,而短路环的断裂会造成响声过大。
  (3) 接触器触头烧损太快
  有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有选用不当造成触头烧蚀太快的原因。遇到这种问题,首先应该检查负荷电流是否超过接触器额定电流太多,或者是否用于频繁起动的场合,确属这种情况,则应更换大容量的交流接触器。另外,还应检查触头压力是否正常,触头压力太小,会造成触头接触电阻增大,引起触点严重发热。
  (4) 吸不上或不释放
  吸不上或吸不足的原因除了机械故障外,电源电压过低、内阻过大、线圈断线等是产生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不释放或释放缓慢的原因有触头弹簧失去弹性或弹性过弱使触头复位力量不足、触头熔焊、铁心极面或铁心导槽有污物、铁心闭合时的去磁气隙减小等。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接触器无论发生哪种故障,应首先判明故障的种类和该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然后依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查线圈,后查电源和机械部分,最后进行调整、研磨等,避免盲目拆卸,人为扩大维修工作量,甚至人为再造故障。
  2.2故障判断
  一只接触器如何判断其是否正常呢? 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电气检查
  接触器线圈的两接线柱之间应保持导通状态。用电阻档测量时,应有十至数十欧姆的电阻。如果阻值超过2kQ以上,就应检查线圈回路是否有接触不良或断线的现象。当阻值过低如小型接触器仅有几欧姆或零点几欧姆,则应检查是否有短路现象。如有匝间短路,线圈往往有烧焦或局部烧糊的情况,此时只有更换线圈动合触头和动断触头在接触器吸合时应能可靠地接通和分断电路。
  (2)机械部分
  检查用手或其它工具推动衔铁时,动作应能灵活自如,无卡滞现象。触头接触后再用力,还应有一定的行程,手松开后,触头能迅速复位。触头的动作应该同步。
  (3) 通电检查
  线圈上加上额定电压,接触器应能可靠地动作;吸合后无明显的响声,断电时复位迅速。
  3.案例分析
  一只装于控制箱内的CJ10-10交流接触器,在初次接线时,通电后发生跳动现象。
  分析:接触器快速而均匀地释放和吸合,一般情况下,是由于接触器接线错误而造成的,如线圈回路串接有该接触器的动断触头等。本例中可能的故障原因有电源问题、线圈问题和接线问题。
  检修:本例中最可能的问题为接线问题,因此首先检查接线。虽然线路比较简单,但反复检查,查不出问题所在。最后在接触器线圈接线柱另引两根导线,直接接入电源,但接触器仍跳动不已,看来可能是电源的故障了。为了证实这一现象,取来另外一只接触器,接入同一电源。该接触器动作干脆,吸合良好,说明电源正常。因此,问题出在接触器线圈回路中。断开电源,测量线圈回路电阻,阻值正常。查线圈与外壳绝缘电阻,为无穷大,表明绝缘很好。仔细检查线圈回路,发现线圈至接线端子一段连线有破皮及烧黑现象。至此才查出,引线由于外力而移动到了铁心截面上。在接触器动作时,由于衔铁力量较大,导线绝缘层被衔铁砸破,使该导线与接触器铁心短路,而接触器固定在控制箱上,控制箱又与大地可靠相联,造成线圈引线与零线短路。这种短路又只发生在衔铁吸合的时候。于是,当接触器吸合时,线圈回路被短路,线圈失电,衔铁释放,短路故障排除。线圈重新加电,衔铁又再次吸合,线圈又被短路,如此周而复始。将导线进行包扎后推入原位,通电试验,故障排除。
  说明:这种故障比较少见,本例中同时存在以下几个条件:
  (1)使用电压为220V交流电;(2)线圈破损者为火线;(3)衔铁可靠接地;(4)破皮处与衔铁短路而不是与固定铁心。这几个条件缺一就不会产生这种故障。实际中电源线过细过长,限制了短路电流,也是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冯萍.常见交流接触器故障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30):57- 57.
  [2]边朝朝,何建,刘锋等.交流接触器故障分析和处理【J】.中国设备工程,2005,(10):24- 25.
  [3]武布新.SS4改型电力机车三相交流接触器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J】.科技风,201 1, (6):76.
  [4]王如军.交流接触器的维修【J】.教导刊,2011,(36) :128- 128,185.
  [5]张庆 . CT机高压交流接触器故障检修分析【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5):73-75
  [6]冯红军.交流接触器触点吸合故障及处理【J】.煤矿机械,2010,31(5):249- 250.
  [7]王飞飞,刘广朝.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J】.机床电器,201 0,37( 1): 56-57.
  [8]马英力.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J】.价值工程,2011,30(20) :22- 22.
  [9]战秀英.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J】.应用能源技术,2004,(5):28- 29.
  [10]黄波.浅谈交流接触器的使用【J】.山西建筑.2004,30(12):100- 101.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