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46-01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自然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高自身修养,注重人格的表率作用
  教育中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的,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利用人格的张力感染和教育学生,去消除学生的心理、情绪和学习障碍,以逐步增强学生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强烈的责任感和建设未来的使命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更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力求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营造和谐氛围,优化心理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一精辟见解不仅强调了师生交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怎样才能善于与学生交往。
  1、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课堂。试想: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他们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是完全不拘束的,胆子特别大,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了心理负担,思考的环境也轻松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2、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学生。教师的身份应是多重的,教师的责任也是多方面的,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让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然而学习上的困难等还会使他们产生忧虑。如有的孩子,父母对其学习的期望值很高,这些学生每次考查前都会忧心忡忡,怕万一“失手”,该如何是好?教师此时就应以长辈的姿态出现,告诉学生成绩并不代表全部,它只是我们平时学习的一次并不全面的检查,况且,语文这门功课不是一个分数或等第所能测量出来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学得能力,学到本领,不要太在乎这一两次成绩,如果我是你的父母,我会理解你的,相信你的父母也会的。细心开导,孩子们逐渐会对此忧虑慢慢减轻。然而,解开了束缚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佳。
  三、挖掘教材榜样,培养健康人格
  新教材极为重视人的发展,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得以渗透。教材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它不仅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还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搞好实践活动,渗透心理教育
  教育改革不断地发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几节课的学习当然是远远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的。所以平时我结合语文实践活动,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策化一个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活动,并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诸如“我能行”系列活动:“上课大胆发言,我能行”、“待人宽容谦让,我能行”、“帮助他人,我能行”、“克服困难,我能行”……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锻炼,培养心理素质。
  五、以作文为渲泄,保持阳光心境
  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会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语文教师去探索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同时又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我们应该努力创设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18-02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我的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也经历了几次曲折和反复。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
期刊
【摘要】体育运动困难学生是指那些智力、体能水平发展正常,而达不到体育教学要求的学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通过教师耐心正确的引导,都能克服困难,达到预期效果。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从中找出影响体育运动困难学生的心理因素,并提出一些相对有效的调整方法,为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能更好地针对体育运动困难学生进行教学,更快地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打下基础。  【关键词】焦虑;恐惧;控制;体育运动    【中
期刊
【摘要】把游戏运用到英语教学课堂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课堂;游戏教学;素质教育  【Abstract】In the classroom applying game to English teaching, beneficial to the student forms correct learn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40-02    阅读教学应在《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指导下,以课堂为阵地,创新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果。那么,如何进行创新阅读教学呢?  新课标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42-01    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技巧问题,有效的或高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将一堂数学课变得轻松自如,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给课堂教学增添神奇的魅力。美国教学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也
期刊
【摘要】音乐是最富于表现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无论是经典还是流行,只要选好题材,抓住它们碰撞的火花,都将感染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音乐;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43-01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流行”与“时尚”成了大多数人的追求,人们身着时
期刊
【摘要】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潜意识状态里经由长期学习生活体验与阅读审美体验所建构的生活经验、认知经验、审美经验、表象记忆及情绪记忆模式等作为直觉经验,能够为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提供良好的思维方向、路径、媒介和线索,提供问题定义、问题识别、问题表征、认知资源分配与认知策略选择、元认知监控与元认知评价矫正的思维力量和思维触媒,起着积极的“思维支架作用”。  【关键词】直觉感知;直觉体验;语文研究性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30-01     艺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艺术和艺术教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美术与音乐艺术的融合已成为当今艺术教育手段相互融合的必须趋势。既艺术教育要用现代技术的加盟,才能使其更好地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研究学习的完成结合。  一、重视各种艺术的相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渗透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技能、启发思维,使学生受到正确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训练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是关键的一环。  【关键词】物理教学;方法;培养  【Abstract】That Physical teaching process is that one seeps through ideological education
期刊
【中图分类号】G33.20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25-01     一、体育游戏的教育价值  1、体育游戏的内涵。  首先,是自由性和开放性。真正的游戏不为外物所累,在游戏中,游戏者摆脱一切外在的目的和压力,完全陷落、沉迷于游戏之中,被游戏所吸引,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游戏必然是自由的。在游戏中,游戏者全身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