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因其独特的教学目标,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既有专业知识同时又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坚持“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坚持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并重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校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 培养 创新能力
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是长久以来的一个教学难点问题。在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书本为知识载体,老师为知识传输的工具,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做法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介绍高职院校的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以及教学中的特点,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本文具有参考价值。
一、高职中的建筑施工技术以及教学的特点
高职中建筑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独立性:建筑施工这门课程的各章节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状态,彼此之间鲜有联系或者根本没有联系。这种特点在施工技术部分尤为突出。该章节可以独立来学习,甚至是可以编辑成单独的教材。
綜合性:施工技术包涵了多门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甚至可以通过其他科目的内容来解决本课程中的问题。
实践性:建筑施工这门课程本身就是在对施工的经验进行总结而来的。其研究的内容全部来自与实践,而研究的结果又是为了实践而生。因此,要想在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必然离不开联系实践。
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施工上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以及新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因此,要在这门学科中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要让学生经常接触新的技术、新的方法。
此外,在教学上还存在这以下的问题:
首现,教学方式老旧。大多数建筑施工的教学依旧是以黑板加粉笔为主,并且采用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严重的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其次,学生人数众多,实习不能够获得应有的效果。此外,教师自身能力不足与学生能力考核方式落后也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如何在高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要想在这门课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要明确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在这里我们所主要借鉴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建筑施工技术的课程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施工技术实践。使其教学能围绕实践来进行,使学生可以再实践中得到锻炼。此外,还要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与自主性,激发学习的热情,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第二,通过典型的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可以让教师去试工现场录制一些试工片段,并配以解说。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实际施工的过程,教师在根据其所拍摄的片段,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到学生自主解决这些问题;或者设置问题,并提出一个一般的解决方案,然后让学生去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学习锻炼,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这一电子教材还能够反复使用。
第三,通过新形势的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学校联系实习单位变得非常困难,不能够组织集中实习。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开展以下的方式通过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加实习的学生,作为技术员如质检员,管理员,施工员,监理员等的助手,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实习。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习工地的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相出多种解决办法,并且所想的解决办法要合情合理而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执行。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使用这种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在设计这些问题时不能够太难太偏,否则不但不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反而学生会因为不能够顺利解决问题而受到打击。此外,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师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引到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自己的能力找到解决办法。
第四,要对现有的学生能力评价机制进行改革。目前,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价主要依靠考试来进行。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了。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能力的高低,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扼杀在了摇篮里。因此,在高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要想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必要抛弃这种陈旧的、具有极大弊端的衡量学生能力的方式。在这个问题上,学校可以适当的放给教师一部分权利,让教师根据其教学内容结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都变的衡量方式,例如写科研论文,书面答卷,施工工地调查等。通过这些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水平进行全面考察,以此来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还要改变那种通过学生期末考试的分数高低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陈旧观念。构建以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可以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知识能力,身心健康程度,文化特长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定,这样的评定结果能够更好地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最后,要建立健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制度,对在这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以及老师进行奖励,并作为年终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三、结束语
在高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到了各方各面,这是一个长久的教学目标。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时,要循序渐进,保持一个积极稳妥的状态,不可一蹴而就。此外,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学校和教师之间通力合作,二者缺一不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汤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探析[J]
[2]刘自华,王绍良,贺召平,隆平,欧阳广.关于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科研创新的探讨[J]
[3]吴兴富.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J]
【关键词】高职教育 建筑施工技术教学 培养 创新能力
在高职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是长久以来的一个教学难点问题。在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书本为知识载体,老师为知识传输的工具,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做法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介绍高职院校的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以及教学中的特点,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本文具有参考价值。
一、高职中的建筑施工技术以及教学的特点
高职中建筑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独立性:建筑施工这门课程的各章节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状态,彼此之间鲜有联系或者根本没有联系。这种特点在施工技术部分尤为突出。该章节可以独立来学习,甚至是可以编辑成单独的教材。
綜合性:施工技术包涵了多门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甚至可以通过其他科目的内容来解决本课程中的问题。
实践性:建筑施工这门课程本身就是在对施工的经验进行总结而来的。其研究的内容全部来自与实践,而研究的结果又是为了实践而生。因此,要想在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必然离不开联系实践。
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施工上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以及新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因此,要在这门学科中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要让学生经常接触新的技术、新的方法。
此外,在教学上还存在这以下的问题:
首现,教学方式老旧。大多数建筑施工的教学依旧是以黑板加粉笔为主,并且采用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严重的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其次,学生人数众多,实习不能够获得应有的效果。此外,教师自身能力不足与学生能力考核方式落后也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如何在高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首先,要想在这门课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要明确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在这里我们所主要借鉴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建筑施工技术的课程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施工技术实践。使其教学能围绕实践来进行,使学生可以再实践中得到锻炼。此外,还要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与自主性,激发学习的热情,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第二,通过典型的案例结合多媒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可以让教师去试工现场录制一些试工片段,并配以解说。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实际施工的过程,教师在根据其所拍摄的片段,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到学生自主解决这些问题;或者设置问题,并提出一个一般的解决方案,然后让学生去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学习锻炼,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这一电子教材还能够反复使用。
第三,通过新形势的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学校联系实习单位变得非常困难,不能够组织集中实习。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开展以下的方式通过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加实习的学生,作为技术员如质检员,管理员,施工员,监理员等的助手,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实习。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习工地的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相出多种解决办法,并且所想的解决办法要合情合理而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执行。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使用这种方法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在设计这些问题时不能够太难太偏,否则不但不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反而学生会因为不能够顺利解决问题而受到打击。此外,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师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引到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自己的能力找到解决办法。
第四,要对现有的学生能力评价机制进行改革。目前,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价主要依靠考试来进行。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了。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能力的高低,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扼杀在了摇篮里。因此,在高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要想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就必要抛弃这种陈旧的、具有极大弊端的衡量学生能力的方式。在这个问题上,学校可以适当的放给教师一部分权利,让教师根据其教学内容结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都变的衡量方式,例如写科研论文,书面答卷,施工工地调查等。通过这些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水平进行全面考察,以此来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还要改变那种通过学生期末考试的分数高低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陈旧观念。构建以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可以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知识能力,身心健康程度,文化特长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定,这样的评定结果能够更好地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最后,要建立健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制度,对在这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以及老师进行奖励,并作为年终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三、结束语
在高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到了各方各面,这是一个长久的教学目标。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时,要循序渐进,保持一个积极稳妥的状态,不可一蹴而就。此外,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学校和教师之间通力合作,二者缺一不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汤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探析[J]
[2]刘自华,王绍良,贺召平,隆平,欧阳广.关于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科研创新的探讨[J]
[3]吴兴富.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