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 18年,一批贪官相继落马,相关细节也浮出水面。被倒入下水道的名贵白酒、“笑着”流泪的落马官员、首次公开的“认错”视频……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既体现了反腐败始终保持的高压态势和取得的卓著成效,也见证了国家惩治腐败的铿锵步伐。
反腐细节一:“演员”的诞生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张德友,就生动诠释了这个段子。
在长春,张德友是出了名的“廉”,即使对亲人也“铁面无私”——张德友的大姐家庭拮据,多年来一直靠吃低保和捡废品为生,家中甚至没有一张像样的床。然而张德友却“无动于衷”,甚至在年夜饭的饭桌上,他还不忘告诫亲戚们:“有事不准来找我”,俨然一副“六亲不认”的面孔。
就是这么一名“不徇私情、不谋私利”的“清官”,私底下却大肆受贿,为亲属“开绿灯”。在得知自己被组织调查后,张德友更是“演技大爆发”,当场把一只价值五万的玉镯摔得粉碎,大喊:“这些年恪守廉洁底线,怎能查到我的头上?”
演技再好,骗不过如山铁证。这只玉镯正好就是刚从“朋友”那里收受来的,摔它是因为带来了“霉运”。6月21日,张德友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张德友尚且能称之为演员,那么下面这位,用“戏精”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散落一地的文件,翻倒一旁的摩托车,不省人事的男人,你以为这是一起抢劫,其实这是“一出好戏”。
面对民警询问,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梅堂湾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晓斌言之凿凿,称他在给村民开证明时晕倒了,携带的16.8万元医疗款丢失。
这般雕虫小技可蒙不着警察叔叔。随着调查深入,张晓斌的“表演”很快败下阵来,最终他承认:“根本就没有发生什么抢劫案”,一切都是自己因赌负债,“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
即便是能拿小金人儿的演技,最终还是难逃群众的“火眼金睛”。
反腐细节二:举债狂买的赝品
坊间有个段子:“不怕领导有原则,就怕领导无雅好”。其实,官员有“雅好”无可厚非,但若打着“雅好”的幌子行“雅贿”之实,就难免为“雅好”所累。
梳理发现,“奇葩爱好、偏好”简直成了一些贪官的“标配”。山东日照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杜传志,在他藏匿赃物的房子里,黄金饰品、象牙玉石堆得到处都是;江苏省盐城市政协原副主席李纯涛,将自有字画出售给下属,字画成了权钱交易的幌子。
一些“雅好”还成了官员的“摇钱树”,不过,对于山东省粮食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传民来说,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赚钱不成,自己还成了笑话。王传民痴迷玉石和紫砂壶,不惜借债购买,盼望着有朝一日大赚一笔。谁知购买的玉石都是低档货,紫砂壶也全都是赝品。
据上观新闻报道,最为“奇葩”的当属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西安市委原书记魏民洲,因钟爱粉红色,出门在外要带粉红色的洗漱用品;酷爱面食,要有大厨一路随行;到单位视察,要派人先去“试温”,看室内温度是否保持在26度……
“雅好”失雅,难逃落马。官员的爱好与权力之间如若没有“防火墙”,那些看似高雅、上流的爱好,就可能成为腐败的温床。
反腐细节三:倒入下水道的名贵白酒
翻开2018年的反腐事迹,高官落马,如今已然见怪不怪。怪的是,有些高官腐败之能事,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无酒不成席,把酒能言欢。不曾想,酒也成了官员的“贪腐门道”。
贵州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长王晓光爱喝酒,且只喝年份茅台。每当有酒局时,王晓光都会借着让“驾驶员平时喝一喝”的名义,把没喝完的好酒统统运回家中。
王晓光几乎每天都有酒局,大概每个月就能收集到约50瓶好酒。如此聚沙成塔,家中名酒堆积如山。王晓光“灵机一动”,做起了卖酒的无本生意:自己负责“货源”,家人进行销售,巨额利益滚滚来。
本刊曾报道,“在他落马前的半年内,他老婆将家中上百瓶名贵白酒倒入下水道。据估计,这段时间王晓光夫妇倒掉的白酒价值数十万。”2019年1月17日,贵州省出台《关于严禁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的规定》,专门对官员利用茅台酒牟利作出限制。
内蒙古乌海市委原常委、统战部长陈文库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坐等别人送,还主动出击。用于藏匿钱财的卫生间被改造成密室,里面贵重物品“琳琅满目”,存放的近4000万元钱款,专案组用5台点钞机清点了一个晚上。
如此贪腐,令人恶寒。
反腐细节四:“笑着”流泪的贪官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女明星因为脸“变样”,而登上网络热搜榜。在2018年,整容早已不是女明星的专属,不少官员也赶上了“时髦”。
61岁的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杜晓阳在接受调查人员的教育引导时,不止一次“笑着”流下悔恨的泪水,怎么看都觉得“诡异”——原来,因为过度整形,她的脸已经十分僵硬,连悲伤的表情都难以呈现。
巨資整形的背后,是腐败的滋生。杜晓阳深信,“金钱是让自己年轻漂亮的防腐剂”。可钱从哪儿来?她打起了经济困难学生的主意——丧心病狂的杜晓阳,竟把党和国家对学生的有关资助政策当成了发财路径,疯狂敛财用于整形,在他人“漂亮、身材好”的夸赞中自欺欺人。
整容本身没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为此不惜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就是违背法律的事情。毕竟,长得不够美,可以动刀子,但千疮百孔的人生,却没有重新操刀的可能性。
反腐细节五:
首次公开的“认错”视频
公布中管干部被处分的现场视频,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不断升级监督执纪工作又一创新方式。
在这之前,“老虎”落马一般是以文字告知,中规中矩,似乎震慑力不足。而现在,官员被处分的现场视频也会被公布出来,单一的文字通报已成为过去式。
2018年,中管干部被处分现场视频共公布了六个,包括财政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张少春,贵州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贵州省原副省长蒲波、河北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艾文礼、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白向群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
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面光秃秃的墙壁,镜头里的人无不垂头丧气,而镜头外,则是一次次强烈的精神冲击。公布中管干部被处分的现场视频,让违纪违法干部对着全国人民,诚心诚意忏悔,老老实实认错,对被曝光者而言是深刻的教训,对其他官员则是生动的警示:当初前簇后拥风光无限,如今声泪俱下痛哭忏悔,违纪违法,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反腐细节六:风水遮掩下的腐败
迷信就是愚蠢,这是妇孺皆知的理,然而翻开2018年的贪腐案件,不少落马贪官仍然把政治前途和命运拴系于封建迷信,荒谬程度令人咋舌。
云南广电网络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又,请“风水大师”看相后,用“九龙杯”喝水显示个性,用尾数为“111”的车牌象征权威,还改了名字。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后来王建又在看守所的编号也是“111”——所谓的“大师”终究没有给他带来庇护和保佑,王建又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迷信风水的贪官又何止王建又一个。是什么让受过高等教育的贪官们丧失党性、求神拜佛?归根结底,还是这群人心中对权力的贪欲。没升官的希望通过迷信和风水给自己转运,升了官的寻求“神明”恩赐步步高升、飞黄腾达。另一方面,贪腐官员唯恐东窗事发,试图靠祈求神灵保佑来获得心理安慰。
然而,一切功夫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平安无事。
官员的爱好与权力之间如若没有“防火墙”,那些看似高雅、上流的爱好,就可能成为腐败的温床。
表里不一的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张德友。
反腐细节一:“演员”的诞生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张德友,就生动诠释了这个段子。
在长春,张德友是出了名的“廉”,即使对亲人也“铁面无私”——张德友的大姐家庭拮据,多年来一直靠吃低保和捡废品为生,家中甚至没有一张像样的床。然而张德友却“无动于衷”,甚至在年夜饭的饭桌上,他还不忘告诫亲戚们:“有事不准来找我”,俨然一副“六亲不认”的面孔。
就是这么一名“不徇私情、不谋私利”的“清官”,私底下却大肆受贿,为亲属“开绿灯”。在得知自己被组织调查后,张德友更是“演技大爆发”,当场把一只价值五万的玉镯摔得粉碎,大喊:“这些年恪守廉洁底线,怎能查到我的头上?”
演技再好,骗不过如山铁证。这只玉镯正好就是刚从“朋友”那里收受来的,摔它是因为带来了“霉运”。6月21日,张德友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张德友尚且能称之为演员,那么下面这位,用“戏精”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散落一地的文件,翻倒一旁的摩托车,不省人事的男人,你以为这是一起抢劫,其实这是“一出好戏”。
面对民警询问,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梅堂湾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晓斌言之凿凿,称他在给村民开证明时晕倒了,携带的16.8万元医疗款丢失。
这般雕虫小技可蒙不着警察叔叔。随着调查深入,张晓斌的“表演”很快败下阵来,最终他承认:“根本就没有发生什么抢劫案”,一切都是自己因赌负债,“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
即便是能拿小金人儿的演技,最终还是难逃群众的“火眼金睛”。
反腐细节二:举债狂买的赝品
坊间有个段子:“不怕领导有原则,就怕领导无雅好”。其实,官员有“雅好”无可厚非,但若打着“雅好”的幌子行“雅贿”之实,就难免为“雅好”所累。
梳理发现,“奇葩爱好、偏好”简直成了一些贪官的“标配”。山东日照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杜传志,在他藏匿赃物的房子里,黄金饰品、象牙玉石堆得到处都是;江苏省盐城市政协原副主席李纯涛,将自有字画出售给下属,字画成了权钱交易的幌子。
一些“雅好”还成了官员的“摇钱树”,不过,对于山东省粮食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传民来说,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赚钱不成,自己还成了笑话。王传民痴迷玉石和紫砂壶,不惜借债购买,盼望着有朝一日大赚一笔。谁知购买的玉石都是低档货,紫砂壶也全都是赝品。
据上观新闻报道,最为“奇葩”的当属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西安市委原书记魏民洲,因钟爱粉红色,出门在外要带粉红色的洗漱用品;酷爱面食,要有大厨一路随行;到单位视察,要派人先去“试温”,看室内温度是否保持在26度……
“雅好”失雅,难逃落马。官员的爱好与权力之间如若没有“防火墙”,那些看似高雅、上流的爱好,就可能成为腐败的温床。
反腐细节三:倒入下水道的名贵白酒
翻开2018年的反腐事迹,高官落马,如今已然见怪不怪。怪的是,有些高官腐败之能事,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无酒不成席,把酒能言欢。不曾想,酒也成了官员的“贪腐门道”。
贵州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长王晓光爱喝酒,且只喝年份茅台。每当有酒局时,王晓光都会借着让“驾驶员平时喝一喝”的名义,把没喝完的好酒统统运回家中。
王晓光几乎每天都有酒局,大概每个月就能收集到约50瓶好酒。如此聚沙成塔,家中名酒堆积如山。王晓光“灵机一动”,做起了卖酒的无本生意:自己负责“货源”,家人进行销售,巨额利益滚滚来。
本刊曾报道,“在他落马前的半年内,他老婆将家中上百瓶名贵白酒倒入下水道。据估计,这段时间王晓光夫妇倒掉的白酒价值数十万。”2019年1月17日,贵州省出台《关于严禁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的规定》,专门对官员利用茅台酒牟利作出限制。
内蒙古乌海市委原常委、统战部长陈文库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坐等别人送,还主动出击。用于藏匿钱财的卫生间被改造成密室,里面贵重物品“琳琅满目”,存放的近4000万元钱款,专案组用5台点钞机清点了一个晚上。
如此贪腐,令人恶寒。
反腐细节四:“笑着”流泪的贪官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女明星因为脸“变样”,而登上网络热搜榜。在2018年,整容早已不是女明星的专属,不少官员也赶上了“时髦”。
61岁的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杜晓阳在接受调查人员的教育引导时,不止一次“笑着”流下悔恨的泪水,怎么看都觉得“诡异”——原来,因为过度整形,她的脸已经十分僵硬,连悲伤的表情都难以呈现。
巨資整形的背后,是腐败的滋生。杜晓阳深信,“金钱是让自己年轻漂亮的防腐剂”。可钱从哪儿来?她打起了经济困难学生的主意——丧心病狂的杜晓阳,竟把党和国家对学生的有关资助政策当成了发财路径,疯狂敛财用于整形,在他人“漂亮、身材好”的夸赞中自欺欺人。
整容本身没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为此不惜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就是违背法律的事情。毕竟,长得不够美,可以动刀子,但千疮百孔的人生,却没有重新操刀的可能性。
反腐细节五:
首次公开的“认错”视频
公布中管干部被处分的现场视频,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不断升级监督执纪工作又一创新方式。
在这之前,“老虎”落马一般是以文字告知,中规中矩,似乎震慑力不足。而现在,官员被处分的现场视频也会被公布出来,单一的文字通报已成为过去式。
2018年,中管干部被处分现场视频共公布了六个,包括财政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张少春,贵州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贵州省原副省长蒲波、河北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艾文礼、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白向群和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
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面光秃秃的墙壁,镜头里的人无不垂头丧气,而镜头外,则是一次次强烈的精神冲击。公布中管干部被处分的现场视频,让违纪违法干部对着全国人民,诚心诚意忏悔,老老实实认错,对被曝光者而言是深刻的教训,对其他官员则是生动的警示:当初前簇后拥风光无限,如今声泪俱下痛哭忏悔,违纪违法,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反腐细节六:风水遮掩下的腐败
迷信就是愚蠢,这是妇孺皆知的理,然而翻开2018年的贪腐案件,不少落马贪官仍然把政治前途和命运拴系于封建迷信,荒谬程度令人咋舌。
云南广电网络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又,请“风水大师”看相后,用“九龙杯”喝水显示个性,用尾数为“111”的车牌象征权威,还改了名字。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后来王建又在看守所的编号也是“111”——所谓的“大师”终究没有给他带来庇护和保佑,王建又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迷信风水的贪官又何止王建又一个。是什么让受过高等教育的贪官们丧失党性、求神拜佛?归根结底,还是这群人心中对权力的贪欲。没升官的希望通过迷信和风水给自己转运,升了官的寻求“神明”恩赐步步高升、飞黄腾达。另一方面,贪腐官员唯恐东窗事发,试图靠祈求神灵保佑来获得心理安慰。
然而,一切功夫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平安无事。
官员的爱好与权力之间如若没有“防火墙”,那些看似高雅、上流的爱好,就可能成为腐败的温床。
表里不一的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张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