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层运作中的督查机制:惯性、悖论与合理限度

来源 :理论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5813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督查是科层组织自上而下推动政策执行的控制工具,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稳定性和组织行动的一致性,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的关系。但科层运作具有督查范围不断泛化、督查力度不断强化与督查过程不断虚化的潜在惯性,导致组织成本攀升、运行僵化迟缓,加剧基层负担,引发痕迹主义、形式主义现象,弱化组织效能。因此,督查并非推动政策落实的万能灵药,不应成为组织控制工具箱的单选项或首选项,而应作为兜底工具或配套工具合理使用。要大幅缩减督查事项的范围限度,提高督查的精确性;合理优化督查方式的适用限度,提高督查的有效性;科学界定督查结果
其他文献
文明是孕育政党的摇篮,政党是塑造文明的方式。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文明特质与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有机融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文明属性。这种文明属性就其基本维度来看,由文明创造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无产阶级政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袖,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在理论上系统阐述了思想政治
“锐实力”是一个发端于澳大利亚,尔后被美国加以阐释和渲染而盛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话语。其生成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政界是“锐实力”话语的制造者
鉴于资本主义深度全球化趋势和加速社会的形成,国外左翼学者以速度批判的议题呈现了当今资本主义新动态。这个议题根据其批判理论侧重点以及具体主张的不同,分为文化分析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