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士静脉治疗前后手卫生执行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本院2017年60名儿科护士选择作为临床分析对象,观察期静脉治疗前后的手卫生执行率,并且做好标记,同时还要给予临床护士手卫生调查册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影响的因素,给予优化对策。结果:经过研究得知,干预之前儿科护士静脉治疗前手卫生执行率为43%,静脉治疗后执行卫生率为44%。根据比较低的依从性主要因素是手卫生意识薄弱。结论:通过对临床儿科护士实施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可以有效提升临床儿科护士静脉治疗前后的手卫生执行率,值得临床大力应用。
【关键词】儿科护理;静脉治疗;手卫生;执行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136-01
儿科患者是抵抗力最低的人群,并且很容易被感染,提高医院护士手卫生状况是有效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儿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接触比较勤,静脉治疗也是儿科护士经常应用的治疗方式,儿科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确保患者静脉治疗的安全性[1]。根据我国相关的调查报道显示,护士洗手依从性是我国内外都存在的事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将本院2017年60名儿科护士选择作为临床分析对象,观察期静脉治疗前后的手卫生执行率,并且做好标记。从60名护士中选出组长以及医院感染科2名执行人员进行定期或是抽查,选择时间在上午10点静脉治疗操作高峰期,观察时间为半个小时,并且标记在手卫生指征下,应该执行手卫生的情况和实际执行情况。手卫生方法主要是包括流动水、洗手液、免洗手液消毒等。观察之中,护士不能够受到打扰,与此同时还要统计洗手液的消耗剂量[2]。
1.2 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收集内容是儿科护士对静脉治疗过程中手卫生方法的知晓情况以及儿科护士执行手卫生的反应等。与此同时,详细统计科室洗手液和消毒剂的应用效果。根据详细调查结果,分析出影响因素,制定优化对策[3]。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中患者的资料将纳入SPSS19.0软件,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x2检验。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分析儿科护士静脉治疗前后的手卫生执行效果
经过研究发现,儿科护士在静脉治疗前的手卫生执行率基本相同,而在静脉治疗后的手卫生执行率有明显的不同,其差异有显著的差异(P<0.05),详情见表1。
2.2 分析临床研究的60名儿科护士手卫生影响因素
根據表2可以知道,儿科护士因为手卫生的整体操作浪费时间所产生的影响因素最为多,其和以下之间的因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 讨论
3.1 对手卫生意识不强烈
自我性预防和保护的措施表现比较普遍,但对手卫生意识比较薄弱,因为工作比较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仔细执行相关的规定。即便是洗手,也基本上很少人尊重七步洗手方式去落实,大多都是应用洗手液匆匆揉几下手部,常常因为洗手不规范,忘掉指尖或是指缝中没有清洁到位,还有经常手没有干就会投入到下一项工作当中。
3.2 洗手设施不够
因为医院中都是流动性水洗手,其设备并不是很完善,导致速干手消毒液给予不到位,儿科护士对速干手消毒的应用也不够明确,没有形成一个习惯性,其应用的次数也不高。
3.3 提升儿科护士静脉治疗前后手卫生执行率的对策
提高临床对于护士卫生监督管理的基本措施,从而有效提升临床洗手卫生监管制度,医院组织专业的人员来定期为儿科护士检查整体的制度落实情况,并且对儿科护士在洗手以及手部消毒进行基本的样本对比,最后做到监督儿科护士认真并且准确的执行整体规划。作为儿科护士长需要每个月实施全面性的检查,将手部的卫生工作进行重点的分化区域。在临床实际的工作当中,护士长需要提高手部卫生的指导以及检查工作,并且依照手部卫生的情况进行实施惩罚制度,从而可以促进儿科护士一直按照手部卫生的要求进行执行。临床需要每个季度实施以此儿科护士卫生的培训制度,并且定期的组织手部卫生相关知识性的考核学习,同时举办一些相关的知识竞赛等,对于一些成绩优秀的护士给予适当的奖励机制,对于一些专业不好的护士要进行惩罚。并且也要进行方法洗手卫生的宣传体系,仔细完善并且实施卫生知识以及正确的洗手方式,保证洗手和手部消毒的最后效果。同时也要多采取一些媒体和广告等形式为临床卫生进行大力的宣传,并且也要时刻提醒护士,适当的营造一些浓厚的健康干净的环境范围,可以将洗手观念传递下去,从而养成一个正确的良好习惯。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儿科护士对患儿的责任心,从患儿的角度出发,增强手卫生意识,科室增强培训措施,提高手卫生预防和控制传播效果,也是减少医院感染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有效得知,经过研究得知,干预之前儿科护士静脉治疗前手卫生执行率为43%,静脉治疗后执行卫生率为44%[5]。通过对临床儿科护士实施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可以有效提升临床儿科护士静脉治疗前后的手卫生执行率,值得临床大力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月玲儿科护士静脉治疗前后手卫生执行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9): 28-30
[2]姜晓芬,林小琴,胡晓春,等影响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与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6):96-98.
[3]米丽.手术室护士手卫生执行率现状调查及干预对策[J]特别健康,2017(13):108-108
[4]樊文慧连续微量血糖测定操作时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
[5]华芳.皮肤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调查与管理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6):15-16
【关键词】儿科护理;静脉治疗;手卫生;执行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136-01
儿科患者是抵抗力最低的人群,并且很容易被感染,提高医院护士手卫生状况是有效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儿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接触比较勤,静脉治疗也是儿科护士经常应用的治疗方式,儿科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确保患者静脉治疗的安全性[1]。根据我国相关的调查报道显示,护士洗手依从性是我国内外都存在的事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将本院2017年60名儿科护士选择作为临床分析对象,观察期静脉治疗前后的手卫生执行率,并且做好标记。从60名护士中选出组长以及医院感染科2名执行人员进行定期或是抽查,选择时间在上午10点静脉治疗操作高峰期,观察时间为半个小时,并且标记在手卫生指征下,应该执行手卫生的情况和实际执行情况。手卫生方法主要是包括流动水、洗手液、免洗手液消毒等。观察之中,护士不能够受到打扰,与此同时还要统计洗手液的消耗剂量[2]。
1.2 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收集内容是儿科护士对静脉治疗过程中手卫生方法的知晓情况以及儿科护士执行手卫生的反应等。与此同时,详细统计科室洗手液和消毒剂的应用效果。根据详细调查结果,分析出影响因素,制定优化对策[3]。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中患者的资料将纳入SPSS19.0软件,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x2检验。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分析儿科护士静脉治疗前后的手卫生执行效果
经过研究发现,儿科护士在静脉治疗前的手卫生执行率基本相同,而在静脉治疗后的手卫生执行率有明显的不同,其差异有显著的差异(P<0.05),详情见表1。
2.2 分析临床研究的60名儿科护士手卫生影响因素
根據表2可以知道,儿科护士因为手卫生的整体操作浪费时间所产生的影响因素最为多,其和以下之间的因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 讨论
3.1 对手卫生意识不强烈
自我性预防和保护的措施表现比较普遍,但对手卫生意识比较薄弱,因为工作比较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仔细执行相关的规定。即便是洗手,也基本上很少人尊重七步洗手方式去落实,大多都是应用洗手液匆匆揉几下手部,常常因为洗手不规范,忘掉指尖或是指缝中没有清洁到位,还有经常手没有干就会投入到下一项工作当中。
3.2 洗手设施不够
因为医院中都是流动性水洗手,其设备并不是很完善,导致速干手消毒液给予不到位,儿科护士对速干手消毒的应用也不够明确,没有形成一个习惯性,其应用的次数也不高。
3.3 提升儿科护士静脉治疗前后手卫生执行率的对策
提高临床对于护士卫生监督管理的基本措施,从而有效提升临床洗手卫生监管制度,医院组织专业的人员来定期为儿科护士检查整体的制度落实情况,并且对儿科护士在洗手以及手部消毒进行基本的样本对比,最后做到监督儿科护士认真并且准确的执行整体规划。作为儿科护士长需要每个月实施全面性的检查,将手部的卫生工作进行重点的分化区域。在临床实际的工作当中,护士长需要提高手部卫生的指导以及检查工作,并且依照手部卫生的情况进行实施惩罚制度,从而可以促进儿科护士一直按照手部卫生的要求进行执行。临床需要每个季度实施以此儿科护士卫生的培训制度,并且定期的组织手部卫生相关知识性的考核学习,同时举办一些相关的知识竞赛等,对于一些成绩优秀的护士给予适当的奖励机制,对于一些专业不好的护士要进行惩罚。并且也要进行方法洗手卫生的宣传体系,仔细完善并且实施卫生知识以及正确的洗手方式,保证洗手和手部消毒的最后效果。同时也要多采取一些媒体和广告等形式为临床卫生进行大力的宣传,并且也要时刻提醒护士,适当的营造一些浓厚的健康干净的环境范围,可以将洗手观念传递下去,从而养成一个正确的良好习惯。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儿科护士对患儿的责任心,从患儿的角度出发,增强手卫生意识,科室增强培训措施,提高手卫生预防和控制传播效果,也是减少医院感染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有效得知,经过研究得知,干预之前儿科护士静脉治疗前手卫生执行率为43%,静脉治疗后执行卫生率为44%[5]。通过对临床儿科护士实施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可以有效提升临床儿科护士静脉治疗前后的手卫生执行率,值得临床大力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月玲儿科护士静脉治疗前后手卫生执行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9): 28-30
[2]姜晓芬,林小琴,胡晓春,等影响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与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6):96-98.
[3]米丽.手术室护士手卫生执行率现状调查及干预对策[J]特别健康,2017(13):108-108
[4]樊文慧连续微量血糖测定操作时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
[5]华芳.皮肤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调查与管理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