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脏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1-2013.6我院治疗的70例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步长稳心颗粒,对照组使用普罗帕酮,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3月末复发率、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3月末复发率、副作用发生率为:88.56%、11.42%、8.57%,对照组为68.57%%、30.56%、17.14%,两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具有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步长稳心颗粒;普罗帕酮;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是临床上常见心律失常,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人,亦可见于冠心病、慢性肺,心病、心肌炎等心脏疾患。临床表现以胸闷、心慌、气短为主,严重者可诱发各种心动过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临床上治疗以Ⅰ-Ⅳ类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的为主,尤以普罗帕酮为多,但由于其适应症窄和副作用多,限制了在临床上长期使用,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我院于2012.1 -2013.6间对在我院治疗的心脏期前收缩患者35例,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方法,并与普罗帕酮相比较,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作如下报道: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1.-2013.6间我院门诊患有心脏期前收缩的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2-75岁,病程0-22年,心律失常分类:房性期前收缩13例、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7例、室性期前收缩15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1-73岁,病程0-21年,心律失常分类:房性期前收缩12例、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6例、室性期前收缩17例。所有病例排除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综合征和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两组经统计学检查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心律失常的分类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步长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9g/9袋/盒)9g tid;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公司、150mg/100片/瓶)150 mg tid,2周后改为150 mg bid维持治疗。疗程为4周。两组在治疗前1周均停止使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并在治疗前后检查24 动态心电图,以判断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2】:①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24动态心电图检查期前收缩消失或<10次/h或减少90%以上;②有效:症状减轻,24动态心电图检查期前收缩搏减少50-9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水平。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总例数。
2 结果
不良反应:观察组无严重不良反应,仅有2例发生上腹部不适,1例发生轻度头晕症状,经处理均能完成疗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对照组中有4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1例出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1例心力衰竭加重、2例出现Ⅱ房室传导阻滞,均停止用药,未完成疗程,另外有2例出现消化道症状,经处理能完成疗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
3 讨论
心脏的期前收缩是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心肌细胞自律性的增高,触发激动和折返,引起动作电位和传导的异常,产生的异位心律,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受到患者自主神经的兴奋性、心肌的供血等因素的影响【1】。因此,在治疗心脏期前收缩的方案的选择上,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其电生理状况,还要兼顾心脏神经兴奋性、供血,实施标本兼治。普罗帕酮属于抗心律失常ⅠC类药物,能够减慢心房、心室及浦肯氏纤维的传导,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从而达到治疗期前收缩的目的【3】。但是,其副作用亦明显。一是抑制心脏的传导功能,引发其他的心律失常。对照组出现1例严重窦性心动过缓,2例出现Ⅱ房室传导阻滞;二是对心脏的负性肌力作用,减弱心肌的收缩力。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加重。两者都使患者不能够完成疗程,导致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
步长稳心颗粒是我国首次应用中医药理论研究并研制成功,运用于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方药用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党参、黄精益气养阴;三七、甘松理气化瘀;琥珀宁心护脉;具有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4】。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方中甘松含有缬草酮及甘松酮,具有膜稳定作用,能抑制钠钾通道,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并能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及传导系统动作电位,是其治疗期前收缩的主要药理机制。三七活血化瘀,具有扩张心脏血管作用,增加冠状动脉的供血;党参、黄精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改善心肌微循环;琥珀镇静安神,调节自主神经的兴奋性。其不仅能够阻止心脏异位兴奋点,同时还能够调节患者调节自主神经的兴奋性,增加患者心肌细胞的供血,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6%,明显优于对照组。由于稳心颗粒是中成药制剂,同时有调节患者调节自主神经的兴奋性,增加患者心肌细胞的供血的功效,故其副作用发生率和复发率以明显优于对照组。
由此我们认为,通过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具有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82-218。
[2]梁涛,王贤明。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90例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2,34(6):795。
[3]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5。
[4]史华,彭辉。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学导报,2012,9(5):103。
[5]洪静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学,2012,7(4):28。
【关键词】步长稳心颗粒;普罗帕酮;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是临床上常见心律失常,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人,亦可见于冠心病、慢性肺,心病、心肌炎等心脏疾患。临床表现以胸闷、心慌、气短为主,严重者可诱发各种心动过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临床上治疗以Ⅰ-Ⅳ类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的为主,尤以普罗帕酮为多,但由于其适应症窄和副作用多,限制了在临床上长期使用,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我院于2012.1 -2013.6间对在我院治疗的心脏期前收缩患者35例,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方法,并与普罗帕酮相比较,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作如下报道: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1.-2013.6间我院门诊患有心脏期前收缩的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2-75岁,病程0-22年,心律失常分类:房性期前收缩13例、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7例、室性期前收缩15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1-73岁,病程0-21年,心律失常分类:房性期前收缩12例、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6例、室性期前收缩17例。所有病例排除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综合征和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两组经统计学检查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心律失常的分类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步长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9g/9袋/盒)9g tid;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公司、150mg/100片/瓶)150 mg tid,2周后改为150 mg bid维持治疗。疗程为4周。两组在治疗前1周均停止使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并在治疗前后检查24 动态心电图,以判断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2】:①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24动态心电图检查期前收缩消失或<10次/h或减少90%以上;②有效:症状减轻,24动态心电图检查期前收缩搏减少50-9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水平。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总例数。
2 结果
不良反应:观察组无严重不良反应,仅有2例发生上腹部不适,1例发生轻度头晕症状,经处理均能完成疗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对照组中有4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1例出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1例心力衰竭加重、2例出现Ⅱ房室传导阻滞,均停止用药,未完成疗程,另外有2例出现消化道症状,经处理能完成疗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
3 讨论
心脏的期前收缩是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心肌细胞自律性的增高,触发激动和折返,引起动作电位和传导的异常,产生的异位心律,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受到患者自主神经的兴奋性、心肌的供血等因素的影响【1】。因此,在治疗心脏期前收缩的方案的选择上,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其电生理状况,还要兼顾心脏神经兴奋性、供血,实施标本兼治。普罗帕酮属于抗心律失常ⅠC类药物,能够减慢心房、心室及浦肯氏纤维的传导,延长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从而达到治疗期前收缩的目的【3】。但是,其副作用亦明显。一是抑制心脏的传导功能,引发其他的心律失常。对照组出现1例严重窦性心动过缓,2例出现Ⅱ房室传导阻滞;二是对心脏的负性肌力作用,减弱心肌的收缩力。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加重。两者都使患者不能够完成疗程,导致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
步长稳心颗粒是我国首次应用中医药理论研究并研制成功,运用于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方药用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党参、黄精益气养阴;三七、甘松理气化瘀;琥珀宁心护脉;具有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4】。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方中甘松含有缬草酮及甘松酮,具有膜稳定作用,能抑制钠钾通道,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并能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及传导系统动作电位,是其治疗期前收缩的主要药理机制。三七活血化瘀,具有扩张心脏血管作用,增加冠状动脉的供血;党参、黄精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改善心肌微循环;琥珀镇静安神,调节自主神经的兴奋性。其不仅能够阻止心脏异位兴奋点,同时还能够调节患者调节自主神经的兴奋性,增加患者心肌细胞的供血,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6%,明显优于对照组。由于稳心颗粒是中成药制剂,同时有调节患者调节自主神经的兴奋性,增加患者心肌细胞的供血的功效,故其副作用发生率和复发率以明显优于对照组。
由此我们认为,通过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具有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82-218。
[2]梁涛,王贤明。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90例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2,34(6):795。
[3]杨宝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5。
[4]史华,彭辉。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学导报,2012,9(5):103。
[5]洪静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学,2012,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