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居家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疏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8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840名大学生中出现焦虑情绪79人(9.4%),出现抑郁情绪233人(27.7%),同时出现焦虑、抑郁情绪61人(7.3%).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是否锻炼(t=2.750,3.875;P<0.01)、有无亲朋感染(t=-2.448,-3.240;P<0.05)、毕业生(t=-2
【机 构】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居家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疏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8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840名大学生中出现焦虑情绪79人(9.4%),出现抑郁情绪233人(27.7%),同时出现焦虑、抑郁情绪61人(7.3%).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是否锻炼(t=2.750,3.875;P<0.01)、有无亲朋感染(t=-2.448,-3.240;P<0.05)、毕业生(t=-2.344,P<0.05)、沉迷网络游戏(t=2.998,P<0.01)是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且焦虑抑郁情绪存在共病.结论:疫情期间,居家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其中抑郁较为严重.是否锻炼、有无亲朋感染、毕业生、沉迷网络游戏是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且焦虑抑郁情绪存在共病.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心理弹性与 自尊在工作压力对心理生活质量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心理生活质量问卷”以及“教师心理弹性问卷”“自尊量表”对广东省663名中小学教师实施调查.结果:①中小学教师心理生活质量总体水平较高(x(-)=3.79);②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弹性、自尊和心理生活质量两两相关显著(P<0.05);③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弹性(t=-2.53,P<0.05)、心理生活质量(t=-3.44,P<0.001);
目的:分析新护士转型冲击与人格解体的关系,并考察心理弹性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原则,使用新护士转型冲击评价量表、人格解体量表和中文版CD—RISC弹性量表对299名新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转型冲击对新护士的人格解体有显著的预测作用(B=0.478,P<0.001);心理弹性在新护士转型冲击与人格解体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3%;心理弹性在新护士转型冲击与人格解体之间具有调节作用(B=-0.264,AR2=0.034,PP<0.001).结论:转型冲击能够正向预测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模式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诊情况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模式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15例,其中复诊规律组88例,停药组(症状消除)5例,复诊不规律组22例,运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PSP)、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SQLS)评估3组患者远期预后并比较.结果:复诊规律组患者占76.52%,复诊不规律组患者占19.13%,停药组(症状消除)占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