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积极推进有效教学

来源 :清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生的增多,初中体育课“场地小、器材少”的问题越发普遍,在学校安排的总课表上,有时一节课能有5~6个班级在操场上一起上体育课,场地的限制导致部分体育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既要考虑到安全因素,又要在狭小的体育场地上进行教学,种种问题让体育教师比较“头疼”。体育教师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好学校的各种资源与条件?笔者针对这一现状,与大家分享一些想法。
  体育教师应合理运用身边“不起眼”的资源
  体育教师应注重场地的设计与运用。一些体育项目在狭小的场地上开展起来是有一些困难,但是如果体育教师针对某种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去设计场地,既可以节省场地,又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岂不是两全其美?例如体育教师在进行中长跑教学时,可以把中长跑改成趣味跑,让学生在学校里面进行自然地形跑,既增加了单圈的长度,又给其他班级上体育课提供了帮助。在长跑练习中,个别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这时体育教师可以在地面上摆放一些障碍物,例如校园里的小樹枝、小石头、小垫子等,让学生在跑步练习中避开障碍物,增加练习乐趣,真正体现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的宗旨。
  体育教师应注重绿色能源的开发与运用。在夏天,天气炎热,学生可能因为热而不想上体育课。因此,在进行障碍跑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绕着学校的树木进行穿插跑,树荫相对来说能让学生感觉凉爽,让一些因为热不想上体育课的学生没有了厌恶感,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当然,安全因素不可忽视,体育教师在课前应观察具体场地情况,确保学生练习时安全。
  体育教师应注重废旧物品的开发与运用。体育教师不能小看塑料饮料瓶、报纸、帆布等废旧物品,它们往往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体育教师应精心策划、设计,充分挖掘废旧物品的多种功能,例如,在废弃的塑料瓶里装上一点泥土,以代替投掷物,学生捡起来很方便,解决了因为用垒球上投掷课,而垒球滚动距离长、占用场地大的问题。
  体育教师应注重新兴项目与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运用。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参与健美操、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在小场地上进行武术、踢花式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在一片小小的场地上进行,学生参与热情高,又能节约场地。
  体育教师应让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相互穿插
  教学内容应相互穿插。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在一节课中穿插两项教学内容,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场地的交换与互补,需要交换的教学内容与其他班级进行等时轮换。
  体育教师制订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与爱好,选择深受学生喜爱并且能够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有价值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项目的内容,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体育教师就不要用教材中的实践或者是自身经验来代替。
  体育教师应合理选择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要大力开发现有体育课程内容的资源,以适应和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传统体育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在广大体育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下,我们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对旧教材进行深入总结,发现教材本身并不具有陈旧性,关键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组织、更新。为此,体育教师应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无兴趣的陈旧内容剔除,不过分强调运动项目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淡化“达标”式的终结性评价方式,降低练习难度和技术动作难度,不苛求动作的细节,改变器械的功能等;在内容上进一步改进,将新运动项目导入体育教学。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应善于观察与发现,合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让每位学生都享受体育所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综观2020年短视频平台上林林总总的视听内容,一个特点越来越突出—“极新”爱上“极旧”。明明是“新新人类”聚集的视频平台,火爆的作品却是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综艺节目、影视剧,吸收了一些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的原创动画作品如《雾山五行》,掀起了观看热潮。B站跨年晚会上,舞蹈《惊·鸿》对6种优秀传统戏曲片段进行创意混搭和融合,在青年群体中收获了极佳反响。  年轻人之所以成为传统文化的粉丝,是因为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阶段,学习型家庭已经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这种家庭形态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以及相对全面的发展。  构建学习型家庭需要多方面共同协调,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容易缺乏完整性。要开展小学家校共育,创建学习型家庭,应将家庭教育放到教育体系中来,促进学生接受全面教育。  
期刊
美国耶鲁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说过“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所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确立正确的理念,提高环境创设能力,践行行知思想,以“喜”“全”“活”“理”为原则,让幼儿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班级环境需精“喜”化  “喜”指“所创设的环境要是幼儿所喜欢的”。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
期刊
体育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发展团队精神。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重视体育,为其日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教授体育理论知识,树立学生良好心理意识  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够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过分偏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中,其在体育教学中只是直接让学生进行各种运动,如跳绳、跑步、打篮球等。学生因为理论知识学习不足,很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应高度重视个体健康成长,知名学者陶行知也曾经指出“健康首位”的思想。因此,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阶段中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情景式教学借助构建轻松愉悦、积极健康的氛围,使儿童充分融入,形成乐于学习、热爱学习的良好风气,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进入21世纪后,此类教学方式逐渐应用到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不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广泛使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该教学模
期刊
美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認识美、爱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学活动,是丰富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活动,而音乐则是实现美育目标不可或缺的路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充分把握音乐的独特价值,挖掘美育元素,创设丰富多彩的美育情景,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使其深刻体会音乐的魅力,懂得鉴赏音乐背后传递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思想,获得崇高境界,使其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幼儿教育工作是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幼儿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个别幼儿家长没有对幼儿进行正确规范的教育,影响到了幼儿的能力培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改变幼儿问题行为应该重视对不良家风进行改变,从而使幼儿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个别家长过于溺爱。在幼儿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部分幼儿家长没有意识到自身教育对
期刊
“幸福”是我成为老师以来最大的收获!  和孩子们一起,我很幸福!29个孩子,29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每天都给我感动,每每吃完饭准备倒残渣时,孩子们总会走过来对我说:“徐老师,您再坐会儿,您那么辛苦,我帮您倒吧!”偶尔孩子的一张纸条,“徐老师,我会继续保持的”,让我的内心感到十分温暖。  可是天使般的孩子也会有令你烦心的时候。从接手到现在已经过去大半学期了,我已经有好几次差点要被孩子们气哭,但我依旧坚
期刊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更为广泛的重视。就体育课程来说,它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强健体魄、愉悦身心,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提供良好的契机。对此,作为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有必要找出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契合点,并且加以有效实践,以期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应调整教学难度,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成长环境、认知水平等
期刊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大量不朽作品,谱写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文化,到两汉经学、魏晋南北朝玄学,再到隋唐儒释道、宋明理学;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传统音乐、绘画、瓷器,都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在世界上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辉煌、影响深远,铸就了我们今天开创社会主义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