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契合论下李文俊的翻译观及其对译者研究的启示

来源 :外语与外语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rius1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福克纳作为西方现代文学的意识流大师,自1958年译介进中国已近六十年。中国当代杰出学者和翻译家李文俊,虽以其所译福克纳作品而享誉甚高,但学界有关其翻译思想的专门研究还相当匮乏。本文基于对李译福克纳及相关副文本的多维考察,尝试解读李文俊的翻译观。分析认为李文俊作为新时期民族文学建构的重要参与者,其翻译观本质上表现为在翻译使命、译介合法性和读者意识的冲突中寻求契合。本研究也为译者操控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
其他文献
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洛克,继承并且发展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他的绅士教育理论奠定了英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基础。而其中的道德教育的主张则是其绅士教育思想中
文章评论弗洛伊德的重要著作——《梦的解释》,认为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工作,与前人相比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存在若不少缺陷和问题,如泛性论、分析方法中的主姚性、制裂了意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