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埃博拉最近的中国人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3亿中国人中,距离埃博拉最近的是这19人;在19人中,距离埃博拉最近的是这个人;曹广,本文作者,一位普外科专家。
  对所有的人来说,非洲,充满着神秘色彩,让人向往。而在神秘的背后,非洲却又隐藏着让人难以预料的危险,时时刻刻威胁生命安全,比如,埃博拉病毒。
  当我看到这些天以来国内众多媒体对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的报道,思绪翻滚,时时回想几个月前,同埃博拉病毒遭遇、被隔离的那段日子。
  3月24日,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我照例穿着白大衣走进已经工作一年多的中几友好医院。先在门诊接待了一名预约好的华人患者,紧接着就急忙赶到手术室,和早已等在那里的黑人搭档一起手术……这一切如往常一样紧张而有序。但在手术结束后,一条政府发来的短信却将这一切都改变了。
  “Ebola”、爆发、出血热,几个单词像利剑一样刺进了我的眼睛,瞬间头皮发麻。
  我想起10天前因腹痛、呕血、发热、乏力收入普外科病房的一名35岁男性患者。经过治疗,他的胃肠道出血及腹痛症状虽有所缓解,但体温一直在37.5℃到39℃之间波动,而且左眼球结膜的出血范围逐渐扩大。我清楚地记得,患者在死亡的当天,左眼白眼球已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颗红得让人害怕的兔子一样的眼珠。入院后第四天,患者在我们例行查房前突然出现抽搐躁动,我立即对他进行了紧急体检,判断患者为脑出血。随之指示给患者做头部CT。护士为其翻身后的场景更是令人胆寒,因为患者左臀部肌肉注射点渗出的鲜血,已经浸透了周围厚厚的衣裤,就连身下的床单,也都留下了一大片血污。最终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
  现在我有理由问自己,这个病人就是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吧?与此同时,我突然想到今天手术,和我搭档的两名黑人医生都说自己很累,很不舒服,也不想吃东西,还有一个跟我说他可能有点发烧。想到这里,一个不祥的念头闪现在我的头脑里。他们两个接触那个病人很多,不会被病人感染了吧?从那个患者住院的第一天开始,我和病人还有搭档们每天都有接触,自己不会也已经被这病毒感染,正等着出现类似的症状呢吧?
  我流出一身冷汗。坏消息接踵而来。我们科那三名同事无一人幸免,全部为埃博拉病毒阳性—扎伊尔型,病毒感染死亡率—90%。之外,胃镜室、放射科各一名医生还有一名门诊护士,也全部感染了这种病毒。
  我,被隔离了。一个平时性情粗放且见惯了生死的外科医生,不自觉地开始仔细体会身体上所有细微的变化。早上起来洗脸,要在镜子前看看自己是不是出现了那种跟患者相仿的眼结膜出血;白天出现一点点头晕就会开始紧张,想这是不是发病的先兆;试表即便体温刚到36.9,也会不自主地心跳加速;就连身上起了一个小疹子,都要联想是不是那个病毒感染造成的。
其他文献
要想使大剂量化疗药物安全、准确、及时地输入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体内,使干细胞血在短时间内输入患者体内,就需要对此类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而在此过程中,固定好造血干细
期刊
期刊
风驰电掣,景色翻飞,  多远的路与我形影相随,  追星逐日,朝去夕歸,  真诚久伴让我倍感安慰,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雨雪风霜纵使百折不悔,  天南地北,千山万水,  崎岖坎坷都能疾驰如飞,  川流不息,光影交替,  天涯咫尺犹如白驹过隙,  东方巨龙,万里奔腾,  亚欧大陆任你纵横驰骋,  穿梭如箭,气势如虹,  海外西东都有你的身影,  钢筋铁骨,矫健轻盈,  和谐复兴撑起大国殊荣,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