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打造“活学活用”的小学英语“慧心课堂”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_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作为语言性学科,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深受重视。但尽管英语教学的内容、方法一直在改进和发展,仍然存在现实性的问题,即教学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和理解,而缺乏实践应用,学生在英语中存在“学而不练,练而不熟”的情况,因此整体上很多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打造“活学活用”的英语“慧心课堂”有着现实意义,其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基于此,本文对 “慧心课堂”的构造方法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打造;“活学活用”;小学英语;慧心课堂
  【作者简介】董雪,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山学校。
  【基金项目】此文系淄川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规划课题《小学英语“慧心课堂”教学研究》(编号:2019ZCJG021)研究成果之一。
  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系统化地学习英语的开始,为确保学生能够打好基础,形成良好的英语素养,课堂教学模式尤为关键。而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离不开有效的学习和应用,所以,“活学活用”小学英语“慧心课堂”的创造具有现实意义,教师要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从各个方面进行落实。
  一、探析“慧心课堂”的内涵和实践
  1.“慧心课堂”的内涵。“慧心”在现代社会被认为是聪慧的心,其中有好奇心、创造心、逻辑心等,意味着个人具有灵活的感悟能力和觉悟水平。而“慧心课堂”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师生共同协作,以激发学生的智慧之心,唤醒其好奇心,同时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最终促使学生在思维、心智、精神以及情感等方面得以发展的优质教学课堂。可以说,“慧心课堂”是一种高质量的教学表现。除了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会对实现教学效果的过程进行优化,使学生能够在思维上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不仅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更好地实践了现代课堂强调创新的发展目标。
  2.打造“慧心课堂”的着手点。作为一个发展性的教学概念,要打造“活学活用”的“慧心课堂”,需要围绕新课程改革环境着手。首先,以结果为重要的方向。学科教学中最终要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东西灵活运用,这是能力的结果体现。同样“慧心课堂”的核心目标是学生能够实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培养目标。因此从结果出发,在经历一定的学习周期后,学生要在学习效果和行为上能够达到基本性的设定目标,同时使自身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次,则是课堂教学过程。“慧心课堂”的构造要注重过程的优化,在过程中使师生能够获得良好的体验,在情感层面激发学生的参与信心,使他们乐学、好学,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那么要关注三个方面的优化,即课堂关系的连接、课堂的管理和组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独立的发展能力。最后,则是文化价值方向。每一种课堂模式都有特色化的文化氛围,它是集体所共同积累、并认可的价值观念。“慧心课堂”是培养学生聪慧之心的课堂模式,在课堂教学文化上则要充分营造智慧、开放以及和谐的氛围,教师要具备聪慧笃行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育出外聪内慧的学生。
  二、打造“活学活用”的小学英语“慧心课堂”策略
  1.以日常语言交际为基础设定英语教学目标。对于英语学科,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两个基础性的特质,即人文性和工具性。其中,工具性体现了英语在交际中的功能。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首先,教师要对打造活学活用的“慧心课堂”这一目标进行准确的认知,进而结合英语学科的特征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性格表现等要素选择恰当的方法。“慧心课堂”强调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保证学生能够高效率地掌握英语知识,那么需要学生懂得灵活的学习方法,并建立有效的内在兴趣动力。所以在教学中,要设置丰富且形象的语言交际场景,拉近学生和知识的距离,使他们联系生活经验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将现实和所学知识融合,从中增加英语知识量,构建更完善的语言交际体系。以“What colour is it?”教学内容为例,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以及生活实际的应用来设定课堂教学目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中进行简单的交流,用准确的语言询问并且回答颜色相关的句子。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红绿灯绕口令,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加强其对知识的理解,并借助实际生活经验来实现知识的内化。
  2.以探究活动为平台引导学生习得英语知识。有着丰富的词汇量,却无法完整地组织句子进行表达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可见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掌握灵活的学习思维和方法,仅是死板地跟随教师的思维向导,单一化地进行学习,以至于对语言的掌握仅停留在词汇和简单的短语上。所以打造“活学活用”的“慧心课堂”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和独立完善英语思维体系的机会。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首先,英语是语言学科,要求学生在练习中获取知识,增强语言能力;其次小学生尚不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且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综合这两点,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发展潜力,教师要为学生组织探究活动,使学生借助同伴的力量,相互协助,相互作用,以此通过合理的主题探究过程进行语言交际和练习,丰富语言素材的同时,掌握相应的语言表达要领,最后实现有效输出,完成习得性目标。以“This is my father”这一內容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来介绍家庭成员。而这一内容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扩展,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优势组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小组交流活动,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创造力来迁移知识,通过“This is……”这一句型相互之间介绍家庭成员,同时也要确保自己能够完全听懂家庭成员的称呼。此外,“慧心课堂”的打造要确保学生具有创造心,实现学习过程中的习得目标,那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能够运用多种句型展开交流,完整地构建出本节课的语言交流框架。
  3.以实践为核心推动学生有效应用所学内容。打造“活学活用”的“慧心课堂”,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构建智慧化的学科思维体系,并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高效地应用,这同样是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重要目标。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则需要将实践放在关键性的部分,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并及时进行巩固练习。首先,最常应用的实践教学手段是模拟情景。以教材内容为方向,结合实践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场景,引导学生在参与中进行语言表达,将课文中的句子在场景中体现。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其次,“慧心课堂”注重开放、智慧、轻松的文化学习氛围,那么在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经常性地展开语言对话,进行英语思维的碰撞。同时,在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后,教师要给予正确、科学的评价反馈,鼓励并认可学生的表现,使学生形成英语实践自信心,在课后自发地展开知识的应用,从而真正实现“活学活用”的教学目标。但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并不是在短时间内提升的,可能学生当堂可以进行完整的对话,但在一段时间之后,面对具体的场景很可能无法再准确应用。所以教师要经常性地展开巩固实践活动,创新情景,使学生从根本上提升个人的应用水平。以“How’s the weather today?”教学内容为例,其中主要阐述了天气相关的内容,学生除了要掌握描述天气状况的形容词,还需要学会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询问天气情况的句式。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中模拟具体的天气情景,引导学生使用本节课学习的句型来询问并且谈论天气。除此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先前学习过程中的天气有关词汇进行回顾,并融合新知进行巩固操练,以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完整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学会有效应用。
  三、结语
  “慧心课堂”是现代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一种优质课堂模式,强调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有效开发思维和创造力。而要开发出“活学活用”的“智慧课堂”则要求教学能够基于学科特征和学生主体特征,围绕实际应用来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吸取有效资源;另外学生还要通过探究活动来习得语言知识,不断参与实践过程来提升个人的应用水平,灵活掌握知识,从而在不同的场景中具体应用,增强自身的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正英.做个“爱”的搬运工——小学英语德育教育新主张[J].好家长,2018,000(050):87-87.
  [2]白龙飞.打造生态课堂,打造生态课堂[J].语文课内外,2019,000 (005):114.
  [3]洪美玲.活学活用即时巩固——以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为例[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7,000(031):58.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阶段,是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巧妙地应用网络资源、联系实际生活、善用思维导图、注重实践活动四个策略的落实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能够为学生获得更好的英语学习效果奠定更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联系文献资料、经验总结、案例探究等研究方法对此问题展开了分析,旨在能够对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一线教师英语教学实践工作的高质量展开有所帮助。  【关键词】
【摘要】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目标,这对传统的大学应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指导,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学生需求等因素,融合“通用英语 专门用途英语 跨文化交际”的课程设置理念,将大学英语、专业英语、语言文化等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具有民办应用型本
【摘要】在信息技术时代,混合式学习结合了线上线下学习的优势,符合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促进英语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本研究在对微信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了基于微信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该学习模式能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以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微信;大学英语;学习模式  【作者简介】王蓓(
【摘要】在英语中考改革背景下,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而听力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说的输出。合理的听后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有利于其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有助于其文化品格的养成。本文基于对初中听力教学中听后活动的重要性和目前听后活动中存在问题的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探索研究听后活动设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
【摘要】TPR教学法的中文全称为全身反应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动作与语言的联系,使学生以多渠道来接收信息、以多感官来感知信息、以多形式来记忆信息,从而将抽象而枯燥的语言教学变得更加形象与生动。显然,TPR这种动静结合、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恰恰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因此,在本文中,笔者针对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展开论述,力求发挥TPR教学法的优势,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
【Abstract】Nathaniel Hawthorne, an outstanding novelist in the 19th century,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Puritanism. His works are often touched with complex and deep Puritan color. By The Scarlet Letter,H
【摘要】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初中英语作为初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也在逐渐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手法,积极响应国家的新课改教学号召,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并以此达到提升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推动初中英语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将阐述,初中英语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结构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摘要】作文教学是针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进行辅导指正的教学活动,在英语课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面整合语言材料,在学生针对某个主题产生了写作欲望之后去组织学生进行书面创作,让学生及时表达个人观点,抒发个人情感。为了切实优化初中生的写作思维与表达能力,英语教师可尝试借助思维导图去组织作文教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本文将综合分析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作文教学活动中的意义与价值,再以“心中的英雄”这
【摘要】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增长语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而且可以全面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高效的阅读教学应关注学习者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建构科学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深度阅读教学,从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阶段进行探索与建构,旨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从而实现英语教学从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的转变。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阅读;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静钰,郭鸿雁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完形填空已经成为高考的必考题型。完形填空注重对于高中生英语综合素质的考核,更加具有复杂性。其综合性与断续性的特点为学生的考试增加了难度, 成为高中英语学习过程当中学生需要不断强化练习的重点题型。本文对完形填空的特点与解题重点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阐述学生在面对完形填空时应当怎样思考、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完形填空的训练与教学。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