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育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价值体现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已实施了近十年,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的探索,新课程理念给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改变,但在课堂教学有效性上还缺少“质”的转变。有效教育的引入与研究将这种无形的理念转化成有形的操作体系,让我们在实践中有法可依,有法可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从“形”似到“神”似的转变。
  一、追求“扎实”的语文课堂
  1提高备课质量,由以往简单的走环节转变为对文本的细致研究。
  每一篇课文,我们要求老师要做到三读。一读文章,教师要读熟、读透,结合教参标注文本的知识点、积累点、训练点、能力拓展点;二读要求,结合教参要求划分课时,确定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制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三读内容,根据课时划分的教学内容再次读书、读教参,结合本班学生情况确定解决重难点的策略方法。
  2细化操作指导,由以往整体的课堂点评转变为环节的具体设计。
  操作中,我们要求针对要素组合的合理性;平台问题的解决方式;合作思维的向度;教师的精讲补讲;积累的内容和训练形式等问题在课堂上要进行有效的解决。
  老师们在经历了更加细致的备课上课之后,从教学设计上更加关注学生能学到什么了,课堂的积累训练增大了,学生的知识增多了,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扎实了。
  二、追求“方法”的语文课堂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开始变得厚重的时候,怎样让书读得“厚”而不重呢。在第二阶段的校本教研中学校又提出“方法比努力更重要”的观点。既学生学的要有法教师教的也要得法。
  提倡教研活动中采取一看、二讲、三行、四评的方法。即:通过单元组学科教研活动组织语文教师学习要素组合、平台互动课型的操作要领;教学校长结合课例讲解重点要素的组合;关键要素的提炼;重点环节平台问题的搭设。
  在学校相继开展的要素组合和平台互动课型和经典性评价的培训之后,老师们开始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动起来,静下去。于是各年组在教学领导深入指导下, 围绕校级教研主题,针对学科特点确立有具解决共性问题的年组教研小课题,学校形成了树状的主题研究模式,老师们不但在自己的课堂开始实践,还积极主动的把别人的课堂加以借鉴。从“哪个环节用上了哪些要素”到 “哪些要素组合起来更合理”;从“看”什么到“做”什么;如何“动”到怎样“静”。在这种细化研究之下,我们的语文课堂开始“动”得更有价值,“静”得更具内涵了。
  在平台互动课型的深入学习之后,老师们开始关注关键要素怎样筛选;平台问题是否有价值;解决关键要素的过程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参与度和效果如何。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经历了为搭设平台而搭设——小平台到大平台——假合作到真交流的艰辛历程,而孩子们也在这种转变中经历了方法的验证与运用。
  三、追求“实效”的语文课堂
  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标准。语文教学是要使学生形成一种运用语文的能力,必要的积累和训练能使阅读教学走向朴实。所以我们在关注学生学的内容和方法的同时还强调了每节课都要有内容的积累训练与应用,因为训练是教师“教学”价值的一种体现。
  在学校开展的学习方式系列教研活动中老师们看到了训练对环节的过渡、课堂的组织、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教师们在充分认可的同时开始了积极的尝试训练。学校进行跟踪检查,从训练的方式、途径和强化的方法等各方面予以指导。老师们的训练更是具体,不但提出具体的方法,还明确了训练的标准,而且不但从最基本学习方式的着手训练,还不断的思考和践行着学校提倡的把学习方式转化成学习方法,关注实用性更强、操作更便捷,更有助于学习能力提高的学习方式。
  其实在实践有效教育的进程中,老师们的转变也是由具象到抽象的。经历了从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不断深入的认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更新观念,总结方法,提升认识。在教师的不断转变下,收益最大的便是学生了,学生知识、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真正发展才是有效教育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最本质的价值。
其他文献
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相比之下,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孩子而言,写字基本还是一片空白。那么,如何以最肯定、最优美的线条,在这片空白之上勾勒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于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思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究,想就切身体会谈自己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科学指导
期刊
小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也是一个老问题。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我以为,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教师身上,教师要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小学生作文,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学生也不会心灰意冷。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考虑问题,作文并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它是自然融入语文教学之中的,教师不能就事论事,仅为提高作文水平而挖空心思教学生各种技巧,而且写作文也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不可
期刊
在幼儿园怎样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一定要在轻松快乐的语境中进行,让幼儿心情轻松,无论幼儿说话的水平如何,教师都要给他帮助和鼓励。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又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
期刊
目前,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成为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当然在区域活动中也存在许多因素影响幼儿,教师必须注重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有效的指导。  1根据幼儿的兴趣,教师提供学习材料。  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引发幼儿探究,还要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此,多为幼儿多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让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多出现一些问题,迫使幼儿为
期刊
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的今天,我们谈到了自主学习,并且充分利用这种学习方式,充实我们的课堂。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创新个性也得以充分张扬。自主学习就是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有助于弘扬人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呢?那就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会学习。  一、学会主动,我要学习  学生获
期刊
园长在开会时曾经给我们个建议,建议老师们把课堂改造成像一场综艺节目那样生动活泼,有吸引力,有很高的参与率那就妙不可言了。  一、认真策划每一节课  任何一个节目主持人在准备任何一档节目时,台前幕后的准备工作无疑时大量的,但是因为有了找线索——采访——剪辑——录播等等的过程,才能将生活中的人和事在艺术化后搬上屏幕,最终节目主持人才仅仅抓住观众的心,那么我们的教学活动也应该是教师们敏锐地观察后抓住了幼
期刊
幼儿期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能并具有很强可塑性的生命阶段,他们乐于探知、敢于尝试、富于想象、思维活跃,能够对外部刺激做出分辨与取舍,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积极个体,是一个对环境主动的探索者。只要能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儿童的探索和创造活动,主体性品质就可以保持并稳定下来,成为个体的人格特征。  幼儿社会性教育是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教育契机,时时处处实施,其社会性教育的目标也
期刊
保育员工作也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育员是幼儿园重要工种之一,是保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作为幼儿教师的助手,她辅助教师负责幼儿的保健、养育、并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其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以下是我在担任保育员工作以来的点滴体会:  一、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  配班工作是保育员老师协助主班教师、配合引导幼儿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在组织活动前主动问主班教师是否需要帮助制作玩教具、布置环境、特
期刊
赏识是指给人表扬或赞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我班有个叫俊隽的孩子,每天来幼儿园都快到中午了。可是今天俊隽和他的妈妈早早的就等在教室门口了,她的妈妈高兴的对我说:史老师,俊隽昨天可高兴了,就像遇到了什么天大的事情,原来是你夸奖了她,今天,一睁眼就要来幼儿园。俊隽的家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俊隽的家长大部分时间都是忙于做生意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关“教育评价”的内容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得专业进步,就应学会有效运用自我评价。其核心策略是自我反思,并落实到教育行为与教育观念的强化或调整上。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认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作为一种富含创造性因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