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法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造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就是情境教学法。英语是一门语言,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语言环境的构建对教学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开展情境教学。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几种不同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情境教学方式。
  一、融生活于情境之中,情境中学,情境中用
  生活是语言学习的沃土,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将课堂内容与生活相融合,学生会对所学内容产生自然的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英语是一门实践运用性很强的语言,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如饮食、宠物、交通、电话、节日、交友等等。教师可利用身边现有的环境,让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同时,师生在课内外实际的交往中,也应当尽量使用英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写周记,并用英语给学生写批阅语。学生在现实的自然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会产生更真切的心理体验,身心更放松,获得的感性认识会更深刻持久。
  中外文化对比的方式也可以运用到情境教学中来。比如在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7B unit 1中,课文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来自美国、泰国、英国等不同国家的孩子的生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也用这样的形式给课文中的外国同学写一封邮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和生活,或者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某一个国家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然后用表演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快地将所学到的语言点运用起来。同时,不同文化间的对比与碰撞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多媒体教学方式创造多元化情境
  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近年来逐渐进入中小学课堂,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让课堂情境的设置更为多元,从感官的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图画、音乐、短片都可以成为素材的一种,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出课文中的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插图、剪贴画,可以巧妙地再现课文情境。有条件的教师甚至可以运用自己的简笔画,这样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很快跟上教师的节奏。比如在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6 Pets一课,我向学生展示了许多动物的图片,播放了不同动物的叫声,并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动物的简笔画,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主要内容的教学完成后,我又让几个学生到讲台前来,每个人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简笔画,并用英语描述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几幅简笔画让整个课堂教学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
  除了图画之外,音乐也是渲染情境的一个很好的手段。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歌曲,教师也可以自己轻唱或者让学生表演。关键是选取的歌曲与教材的基调以及情境的发展要对应和协调。当仅仅运用音乐不能够立体地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选取与教材相关的小短片,或者是经典英语影片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课堂情境。比如牛津英语7A Unit 3Let’s celebrate一课,主要内容是西方的万圣节。在课堂开始之初,我给学生播放了《老友记》中几个朋友开万圣节化装舞会的一个片段。学生看到剧中人物化装、派发糖果给孩子等情境,仿佛身临其境地参加了一次万圣节派对,这样的情境形成之后,教学就变得简单了许多,学生在学习某些生词和固定搭配的时候,非常高兴地反映:这个句子刚才我们听到过!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了亲切感,学习的兴趣倍增。
  三、合作表演体会情境
  教育家福泽渝子指出: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学问便等于无学。情境教学中,表演是让学生活用所学内容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也是局限性最小的一种方式。表演不受硬件条件的制约,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常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初中学生大多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利用这一点,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也可以借此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的课堂表演可分为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学生可以自主地按照自身情况进行创新表演。扮演角色,则是扮演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表演,课文中的角色对学生来说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身边的同学们,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比如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6 Fashion Show一课,课堂主要向学生介绍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时装的表达。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开展一场班级时装秀,让全班的学生都参与到这个表演中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模仿模特在教室里走一圈,就自己的衣着、配饰向其他同学介绍其颜色、质地、特点,这就让原本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时装秀成为全班同学身边的事,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英语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交际活动过程,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使外语教学过程成为语言交际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Playgames"、“Read and act"、“Ask and answer"等表演环节,再现教材中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表演,诱发学生的表演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的实际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创设课堂情境。教师既可以单独运用其中的一种途径,也可以将几种途径结合起来。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因内容、因时、因地制宜,否则容易流于形式,场面虽热热闹闹,学生却无所获益。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和轻松、和谐的情感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其他文献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单核巨噬细胞源性的泡沫细胞是粥样斑块早期形成阶段的典型病变,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上的清道夫受体CD36能识别、内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又通过诱导CD36的高表达来刺激其对本身的摄取,形成正反馈,造成胆固醇在细胞内不断积累,最终导致泡沫细胞的形成。泡沫细胞形成后,CD36高表达能诱导单核巨噬细
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目标,例中数学因其具有内容的抽象性、文化的深刻性、内涵的辩证性和严谨的逻辑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加上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而显得尤为重要。探究型数学教学强调要求学生从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让中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出现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并在实现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能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必经途径之一,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科学知识、经历科学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初中生的年龄、学习和认知特点,谈谈课堂教学中达到目的的方法。   一、让学生有兴趣——重视实验的基础性作用  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还起作用。在物理教学中,经常以实验来引入、实验来探究、实验来验证,务必使学生在课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深度广度不断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课改实验的大潮中,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听评课等教研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学实践这片沃土,进行课改试验,尝试各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对过去的一些教学模式进行反思。   过去的一些课堂教学,尤其是复习课,往往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