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造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就是情境教学法。英语是一门语言,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语言环境的构建对教学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开展情境教学。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几种不同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情境教学方式。
一、融生活于情境之中,情境中学,情境中用
生活是语言学习的沃土,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将课堂内容与生活相融合,学生会对所学内容产生自然的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英语是一门实践运用性很强的语言,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如饮食、宠物、交通、电话、节日、交友等等。教师可利用身边现有的环境,让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同时,师生在课内外实际的交往中,也应当尽量使用英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写周记,并用英语给学生写批阅语。学生在现实的自然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会产生更真切的心理体验,身心更放松,获得的感性认识会更深刻持久。
中外文化对比的方式也可以运用到情境教学中来。比如在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7B unit 1中,课文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来自美国、泰国、英国等不同国家的孩子的生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也用这样的形式给课文中的外国同学写一封邮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和生活,或者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某一个国家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然后用表演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快地将所学到的语言点运用起来。同时,不同文化间的对比与碰撞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多媒体教学方式创造多元化情境
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近年来逐渐进入中小学课堂,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让课堂情境的设置更为多元,从感官的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图画、音乐、短片都可以成为素材的一种,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出课文中的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插图、剪贴画,可以巧妙地再现课文情境。有条件的教师甚至可以运用自己的简笔画,这样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很快跟上教师的节奏。比如在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6 Pets一课,我向学生展示了许多动物的图片,播放了不同动物的叫声,并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动物的简笔画,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主要内容的教学完成后,我又让几个学生到讲台前来,每个人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简笔画,并用英语描述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几幅简笔画让整个课堂教学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
除了图画之外,音乐也是渲染情境的一个很好的手段。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歌曲,教师也可以自己轻唱或者让学生表演。关键是选取的歌曲与教材的基调以及情境的发展要对应和协调。当仅仅运用音乐不能够立体地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选取与教材相关的小短片,或者是经典英语影片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课堂情境。比如牛津英语7A Unit 3Let’s celebrate一课,主要内容是西方的万圣节。在课堂开始之初,我给学生播放了《老友记》中几个朋友开万圣节化装舞会的一个片段。学生看到剧中人物化装、派发糖果给孩子等情境,仿佛身临其境地参加了一次万圣节派对,这样的情境形成之后,教学就变得简单了许多,学生在学习某些生词和固定搭配的时候,非常高兴地反映:这个句子刚才我们听到过!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了亲切感,学习的兴趣倍增。
三、合作表演体会情境
教育家福泽渝子指出: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学问便等于无学。情境教学中,表演是让学生活用所学内容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也是局限性最小的一种方式。表演不受硬件条件的制约,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常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初中学生大多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利用这一点,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也可以借此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的课堂表演可分为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学生可以自主地按照自身情况进行创新表演。扮演角色,则是扮演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表演,课文中的角色对学生来说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身边的同学们,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比如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6 Fashion Show一课,课堂主要向学生介绍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时装的表达。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开展一场班级时装秀,让全班的学生都参与到这个表演中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模仿模特在教室里走一圈,就自己的衣着、配饰向其他同学介绍其颜色、质地、特点,这就让原本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时装秀成为全班同学身边的事,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英语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交际活动过程,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使外语教学过程成为语言交际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Playgames"、“Read and act"、“Ask and answer"等表演环节,再现教材中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表演,诱发学生的表演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的实际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创设课堂情境。教师既可以单独运用其中的一种途径,也可以将几种途径结合起来。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因内容、因时、因地制宜,否则容易流于形式,场面虽热热闹闹,学生却无所获益。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和轻松、和谐的情感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几种不同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情境教学方式。
一、融生活于情境之中,情境中学,情境中用
生活是语言学习的沃土,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将课堂内容与生活相融合,学生会对所学内容产生自然的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英语是一门实践运用性很强的语言,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如饮食、宠物、交通、电话、节日、交友等等。教师可利用身边现有的环境,让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同时,师生在课内外实际的交往中,也应当尽量使用英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写周记,并用英语给学生写批阅语。学生在现实的自然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会产生更真切的心理体验,身心更放松,获得的感性认识会更深刻持久。
中外文化对比的方式也可以运用到情境教学中来。比如在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7B unit 1中,课文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来自美国、泰国、英国等不同国家的孩子的生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也用这样的形式给课文中的外国同学写一封邮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和生活,或者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某一个国家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然后用表演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快地将所学到的语言点运用起来。同时,不同文化间的对比与碰撞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多媒体教学方式创造多元化情境
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近年来逐渐进入中小学课堂,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让课堂情境的设置更为多元,从感官的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图画、音乐、短片都可以成为素材的一种,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出课文中的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插图、剪贴画,可以巧妙地再现课文情境。有条件的教师甚至可以运用自己的简笔画,这样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很快跟上教师的节奏。比如在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6 Pets一课,我向学生展示了许多动物的图片,播放了不同动物的叫声,并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动物的简笔画,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主要内容的教学完成后,我又让几个学生到讲台前来,每个人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简笔画,并用英语描述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几幅简笔画让整个课堂教学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
除了图画之外,音乐也是渲染情境的一个很好的手段。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歌曲,教师也可以自己轻唱或者让学生表演。关键是选取的歌曲与教材的基调以及情境的发展要对应和协调。当仅仅运用音乐不能够立体地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选取与教材相关的小短片,或者是经典英语影片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课堂情境。比如牛津英语7A Unit 3Let’s celebrate一课,主要内容是西方的万圣节。在课堂开始之初,我给学生播放了《老友记》中几个朋友开万圣节化装舞会的一个片段。学生看到剧中人物化装、派发糖果给孩子等情境,仿佛身临其境地参加了一次万圣节派对,这样的情境形成之后,教学就变得简单了许多,学生在学习某些生词和固定搭配的时候,非常高兴地反映:这个句子刚才我们听到过!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了亲切感,学习的兴趣倍增。
三、合作表演体会情境
教育家福泽渝子指出: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学问便等于无学。情境教学中,表演是让学生活用所学内容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也是局限性最小的一种方式。表演不受硬件条件的制约,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常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初中学生大多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利用这一点,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也可以借此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的课堂表演可分为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学生可以自主地按照自身情况进行创新表演。扮演角色,则是扮演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表演,课文中的角色对学生来说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身边的同学们,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比如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6 Fashion Show一课,课堂主要向学生介绍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时装的表达。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开展一场班级时装秀,让全班的学生都参与到这个表演中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模仿模特在教室里走一圈,就自己的衣着、配饰向其他同学介绍其颜色、质地、特点,这就让原本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时装秀成为全班同学身边的事,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英语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交际活动过程,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使外语教学过程成为语言交际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Playgames"、“Read and act"、“Ask and answer"等表演环节,再现教材中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表演,诱发学生的表演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的实际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创设课堂情境。教师既可以单独运用其中的一种途径,也可以将几种途径结合起来。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因内容、因时、因地制宜,否则容易流于形式,场面虽热热闹闹,学生却无所获益。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和轻松、和谐的情感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