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负压引流和可吸收缝线在预防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rmls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皮下负压引流和可吸收缝线在预防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颅骨缺损患者175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术中用丝线缝合帽状腱膜同时行普通引流组(普通引流组)97例和可吸收缝线缝合帽状腱膜同时行负压引流组(负压引流组)78例,丝线和可吸收缝线缝合帽状腱膜均为间断缝合,引流管放在皮下金属钛板外面,术后48~72 h拔除。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负压引流组皮下积液积血、线结反应、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3%(1/78)、0.0%(0/78)、0.0%(0/78),均显著低于普通引流组的11.3%(11/97)、20.6%(20/97)、7.2%(7/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5、18.16、4.13,均P<0.05)。

结论

颅骨修补术中应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帽状腱膜同时皮下负压引流可以明显减少和预防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应用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15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行为护理和营养支持方法。对比两种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总蛋白、白蛋白分别为(63.88±5.01)g/L、(36.97±3.93)g/L,均高于对照组的(55.02±
期刊
@@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Ⅳ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Ⅳ期DTC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用手术联合碘131(131I)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手术联合促甲状腺素(TSH)抑制治疗,C组患者采用手术方案联合131I+TSH抑制方
目的通过分析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各期出现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疾病临床各期的特点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住院满意度为84.0%,
期刊
@@
随着交通意外、突发灾难及安全性事故发生的逐年增多,伤者往往会发生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如何最大限度地救治伤者以提高生存率,这是现如今骨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技术已逐渐发展,DCO的目的是控制患者的原发损伤,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相较传统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二次打击和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的恢复。本文从DCO理念的
目的探讨应用控制性减压术治疗中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采取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控制性减压术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5.68%(28/37)(χ2=5.068,P<0.05);观察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