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无心之过”吗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1986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师,我习惯打着教书育人的旗子对学生进行不厌其烦的说教,并且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总是对的那方。
  今年我教二年级语文,一次指导生字教学,其中有一生字“娘”,我要求学生用这个字组词并造句。晓磊(代名)组词“新娘”并造句:“一天,爸爸娶了一个新娘。”看着作业本上的这句话,我十分诧异,便把他叫到了教室走廊,问:“你爸爸真的娶了一个新娘?”他胆怯地看着我,不说话,不点头也不摇头。我再问:“这个新娘是你妈妈吗?”他又看了我一眼,还是不作任何表示。在我印象中,这孩子有礼貌,爱干净,唯一比较伤脑筋的是,他不善于运用知识,经常词不达意,学习成绩属于中等水平。这一次,会造出这样不着边际的句子,也不算稀奇。于是我故作生气状,冲着他说:“你怎么乱造句呢?你爸爸又娶了一个新娘,那不就是不要你妈妈了?回去,重新再造一句!”只见他悻悻地回到自己的座位,拿起橡皮擦掉原来的句子埋头写着,然后把重新写好的句子拿来给我批改。这回他写了句:“这个新娘很漂亮。”我好笑地说:“晓磊,你是不是很喜欢新娘?老爱用‘新娘’造句!”教室里一阵哄笑,只见他低着头走回自己的位子,我也不以为然地走出了教室。这以后,他看到我时目光总躲躲闪闪的,而我则以为他是因上回的造句不好意思呢。
  之后一次家长会上,在与家长们聊部分孩子对待作业不够认真,存在应付现象时,我举了“新娘”这个例子。在家长们的哄堂大笑中,我自认为此举纯为缓和家长会过于严肃的气氛,权当笑谈而已。谁知家长会结束后,晓磊的妈妈打电话给我,她在电话里欲言又止,我听出了她的犹豫,于是对她说:“晓磊妈妈,你有话就直说吧!相信我,我是孩子的老师,我愿意更进一步了解孩子!”她这才道出自己的难言之隐。原来,晓磊的父母已离异,孩子归妈妈抚养。晓磊的爸爸最近刚结婚,孩子参加了爸爸的婚礼,回来告诉她新娘很漂亮。她希望我不要在全班孩子面前再提起这件事,她不想让其他孩子与家长知道她的孩子有个不完整的家。电话另一头的我顿时愣住了:原来晓磊并没有瞎编乱造,他写了一句大实话,而我却责怪了他,而后又在家长会上调侃,真真切切地伤害了他的母亲。我除了在电话里一再向她表示歉意外,其他的话竟一句也说不出来。
  放下电话,我陷入了自责。一个孩子,在他对老师充满崇敬的年纪,也许只是真实地写下自己的所见,也许只想把心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老师,而他一直信任的老师竟粗鲁地怀疑、否决了他,从而令他对老师望而生畏。虽然我无意对他们母子造成伤害,但这仅仅是我的“无心之过”吗?如果我在孩子写下这句话之后能耐心地和孩子聊聊,如果我能找个机会与家长谈谈,如果我能做个有心的老师,我就不会犯下这样的错了。
  然而错就是错了,没有任何借口,也不能当成什么都没有发生,唯有更清醒地认识到身为教师,在对孩子说每一句话之前,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漠视孩子的感受,不要让偏见关闭了孩子向你打开的那扇窗。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诊红区患者滞留时间超过6 h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急诊红区患者滞留时间超过6 h的原因包括专科病房无床、等待进一步检查、多系统疾病危重症、病情危重、药物中毒且
【正】一、"可能性"知识的教学现状1.教师知识:缺乏系统的概率知识。笔者曾对35位一线数学教师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概率方面知识小测。测试的结果显示,一是对古典概型的基础知识
目的:探讨专职护理干预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
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是阅读教学重要任务之一。课标在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呢?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的策略。  一、把自主提出问题作为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看待  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常常比该问题获得完美解决的结果更重要。问题的发现、问题的界定、问题的提出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探究,区别于一般的浅尝辄止的学习方
对话的意义何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丁东先生曾说过:“思想的闸门打开之后,彼此相互启发,相互碰撞,许多新的观点就会跳跃出来。”文本阅读中的对话,也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也会跳跃出一个个新的观点,同时在各种形式的对话中,精彩的语言、真切的情感也得到了有效的生成。对话,需要对象,需要情境,需要语言,更需要情感。阅读文本,既有文章角色的对话,有读者与角色的对话,也有读者与自己心灵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就是这些对话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并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主张把语言修养的问题跟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一起,作为全体教师特别关心的对象。可见,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实数学教师也一样。数学课上,教师也是通过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是通过语言理解教师的意图进行学习的。因此,数学课
《品德与社会(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学会做人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出发,让学生对生活积极体验,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所以,《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课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儿童自主实践,自主学习,体验社会生活,面对社会生活,从而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