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法院采取了特殊措施,推行在线诉讼,以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保障法院工作顺利进行,最高人民法院也及时发出了通知,指导在线诉讼工作。
最近,企业、学校等单位都在适应在线工作新方式,法院也不例外。各地法院在线庭审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为当事人创造了便利。
跨省官司临时启用在线方式
2月6日下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下文简称“上海杨浦法院”)采用网络在线方式审理了两起商品房委托代理销售合同纠纷,这也是上海杨浦法院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首次启用在线庭审方式审理案件。
该两起商品房委托代理销售合同纠纷中,被告均為上海某房地产经纪公司,原告分别为江苏省盐城市的两家不动产经纪公司,两案原告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平台信息服务费及违约金、利息等共计10余万元。
原定的开庭时间恰逢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而原、被告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分别身在江苏省盐城市和无锡市,主审法官通过事前沟通,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决定启用网络在线方式开庭。
在这场特殊的庭审中,主审法官及书记员在法庭内佩戴口罩面对大屏幕,原、被告诉讼代理人的实时影像及相关证据材料清晰地呈现在主审法官面前。在确认双方当事人身份无误及网络传输信号稳定后,主审法官詹志庆敲响了法槌,在线庭审正式开始。
经过2个多小时的庭审,2件案件成功达成调解协议。庭审结束后,原、被告的诉讼代理人通过系统生成的二维码下载、阅看庭审及调解笔录,确认无误后通过电子签名予以确认。
前线护士便捷维权
2月12日上午,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嘉定法院”)采取在线视频方式审理了一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并成功调解,化解了矛盾。
本案原告朱女士是一名被抽调到武汉的上海护士,被告是一家商品房开发商公司。由于开发商未能按期办理房地产权证,朱女士向上海嘉定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逾期办证违约金。
春节前夕,法院已经和双方当事人取得联系。按照原定计划,双方本应在春节以后来法院参加诉讼。但由于疫情的发生,被告方代理人回了老家,其中一人还是湖北籍不能按期返沪,原告朱女士作为医护人员到达武汉抗疫一线,无法按期开庭。遇到如此特殊的情况,上海嘉定法院决定采取在线视频方式开庭审理,并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紧急汇报相关情况,加急申请网上庭审专用会议号。在上海高院的支持下,该案顺利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
本案的被告代理人在了解到原告支援一线的情况后,也积极配合法院,分别于湖北和江苏老家完成了线上开庭的初次测试。
审理此案的民事审判庭庭长徐芬表示:“疫情突发,打乱了原先的审判工作、审判节奏。线上庭审系统的开通,使得我们有条件按原定计划进行庭审。朱女士一案中,被告虽然前期有违约行为,但在特殊时期,没有借此拖延诉讼,而是积极配合原告的时间参加在线调解;原告在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为了国家,不忘牺牲小我奔赴前线;法院为免去当事人后顾之忧,借助科学技术开通便捷通道,将一场小纠纷化作一份助力疫情救灾的大爱,在此种意义上,线上开庭是现代开庭的新方式,更是当下联手抗疫的特殊形式,其背后折射出的价值导向和中国温度,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宣扬、去引导。”
理财金手指
最高法明确在线诉讼有关规则
目前,中国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平台都为在线诉讼提供了支持,立案、调解、证据交换、庭审、宣判、送达等诉讼活动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接触。
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对全国法院推进在线诉讼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则。
在线诉讼的有关规则共涉及8个方面:一是规范在线身份认证,确保各方诉讼参与人身份真实性,实现“人、案、账号”匹配一致;二是规范网上立案,要求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在线立案申请后七日内进行审核,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及时登记立案;三是大力促进在线调解,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依托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平台,加大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四是规范诉讼材料提交。当事人通过电子化方式提交诉讼材料的,经人民法院审核通过后,可以不再提交纸质原件;人民法院应当为当事人提交电子化材料提供平台支撑和技术便利;五是规范在线庭审,要求各级人民法院综合考虑技术条件、案件情况和当事人意愿等因素,确定是否采取在线庭审方式,并明确不适用在线庭审的具体情形。民商事、行政案件一般都可以采取在线方式开庭,但案件存在双方当事人不同意在线庭审、不具备在线庭审技术条件、需现场查明身份、核对原件、查验实物等情形的,不适用在线庭审;六是规范在线裁判,允许具备相应条件的法官远程查阅电子卷宗、合议案件、撰写提交裁判文书等;七是加大电子送达适用力度,明确电子送达的适用条件、送达方式和生效标准;八是加强在线诉讼服务,要求人民法院全面升级在线诉讼服务平台,拓展在线诉讼服务功能,保障当事人足不出户享受全方位诉讼服务。
以上海法院为例,用户使用带摄像头的电脑或手机都可以参加在线庭审。PC 用户从 http://www.hshfy.sh.cn/shwfy/download/client_0下载并安装上海移动微法院客户端,电脑需配置2核以上CPU,8G以上内存,Windows7、8、10操作系统。手机用户在微信上查询“上海法院12368微开庭”小程序,按指引操作即可。法官安排好在线开庭信息后,用户会收到通知短信,获取开庭时间、会议号和操作方法。请记好约定时间,准备好材料,凭会议号登录进入会议。在线庭审同样要遵守法庭纪律,如果不按时参加或者庭审中擅自退出,除非出于网络故障、设备损坏、电力中断或者不可抗力等原因,可以认定为“拒不到庭”和“中途退庭”并按规定处理。
最近,企业、学校等单位都在适应在线工作新方式,法院也不例外。各地法院在线庭审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为当事人创造了便利。
跨省官司临时启用在线方式
2月6日下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下文简称“上海杨浦法院”)采用网络在线方式审理了两起商品房委托代理销售合同纠纷,这也是上海杨浦法院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首次启用在线庭审方式审理案件。
该两起商品房委托代理销售合同纠纷中,被告均為上海某房地产经纪公司,原告分别为江苏省盐城市的两家不动产经纪公司,两案原告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平台信息服务费及违约金、利息等共计10余万元。
原定的开庭时间恰逢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而原、被告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分别身在江苏省盐城市和无锡市,主审法官通过事前沟通,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决定启用网络在线方式开庭。
在这场特殊的庭审中,主审法官及书记员在法庭内佩戴口罩面对大屏幕,原、被告诉讼代理人的实时影像及相关证据材料清晰地呈现在主审法官面前。在确认双方当事人身份无误及网络传输信号稳定后,主审法官詹志庆敲响了法槌,在线庭审正式开始。
经过2个多小时的庭审,2件案件成功达成调解协议。庭审结束后,原、被告的诉讼代理人通过系统生成的二维码下载、阅看庭审及调解笔录,确认无误后通过电子签名予以确认。
前线护士便捷维权
2月12日上午,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嘉定法院”)采取在线视频方式审理了一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并成功调解,化解了矛盾。
本案原告朱女士是一名被抽调到武汉的上海护士,被告是一家商品房开发商公司。由于开发商未能按期办理房地产权证,朱女士向上海嘉定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支付逾期办证违约金。
春节前夕,法院已经和双方当事人取得联系。按照原定计划,双方本应在春节以后来法院参加诉讼。但由于疫情的发生,被告方代理人回了老家,其中一人还是湖北籍不能按期返沪,原告朱女士作为医护人员到达武汉抗疫一线,无法按期开庭。遇到如此特殊的情况,上海嘉定法院决定采取在线视频方式开庭审理,并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紧急汇报相关情况,加急申请网上庭审专用会议号。在上海高院的支持下,该案顺利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
本案的被告代理人在了解到原告支援一线的情况后,也积极配合法院,分别于湖北和江苏老家完成了线上开庭的初次测试。
审理此案的民事审判庭庭长徐芬表示:“疫情突发,打乱了原先的审判工作、审判节奏。线上庭审系统的开通,使得我们有条件按原定计划进行庭审。朱女士一案中,被告虽然前期有违约行为,但在特殊时期,没有借此拖延诉讼,而是积极配合原告的时间参加在线调解;原告在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为了国家,不忘牺牲小我奔赴前线;法院为免去当事人后顾之忧,借助科学技术开通便捷通道,将一场小纠纷化作一份助力疫情救灾的大爱,在此种意义上,线上开庭是现代开庭的新方式,更是当下联手抗疫的特殊形式,其背后折射出的价值导向和中国温度,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宣扬、去引导。”
理财金手指
最高法明确在线诉讼有关规则
目前,中国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平台都为在线诉讼提供了支持,立案、调解、证据交换、庭审、宣判、送达等诉讼活动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接触。
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对全国法院推进在线诉讼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则。
在线诉讼的有关规则共涉及8个方面:一是规范在线身份认证,确保各方诉讼参与人身份真实性,实现“人、案、账号”匹配一致;二是规范网上立案,要求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在线立案申请后七日内进行审核,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及时登记立案;三是大力促进在线调解,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依托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平台,加大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四是规范诉讼材料提交。当事人通过电子化方式提交诉讼材料的,经人民法院审核通过后,可以不再提交纸质原件;人民法院应当为当事人提交电子化材料提供平台支撑和技术便利;五是规范在线庭审,要求各级人民法院综合考虑技术条件、案件情况和当事人意愿等因素,确定是否采取在线庭审方式,并明确不适用在线庭审的具体情形。民商事、行政案件一般都可以采取在线方式开庭,但案件存在双方当事人不同意在线庭审、不具备在线庭审技术条件、需现场查明身份、核对原件、查验实物等情形的,不适用在线庭审;六是规范在线裁判,允许具备相应条件的法官远程查阅电子卷宗、合议案件、撰写提交裁判文书等;七是加大电子送达适用力度,明确电子送达的适用条件、送达方式和生效标准;八是加强在线诉讼服务,要求人民法院全面升级在线诉讼服务平台,拓展在线诉讼服务功能,保障当事人足不出户享受全方位诉讼服务。
以上海法院为例,用户使用带摄像头的电脑或手机都可以参加在线庭审。PC 用户从 http://www.hshfy.sh.cn/shwfy/download/client_0下载并安装上海移动微法院客户端,电脑需配置2核以上CPU,8G以上内存,Windows7、8、10操作系统。手机用户在微信上查询“上海法院12368微开庭”小程序,按指引操作即可。法官安排好在线开庭信息后,用户会收到通知短信,获取开庭时间、会议号和操作方法。请记好约定时间,准备好材料,凭会议号登录进入会议。在线庭审同样要遵守法庭纪律,如果不按时参加或者庭审中擅自退出,除非出于网络故障、设备损坏、电力中断或者不可抗力等原因,可以认定为“拒不到庭”和“中途退庭”并按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