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过程,增强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因此本文旨在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二、探索提高有效性的方法
1.训练听力——磨耳朵。针对学生听力的现状,我们每周都开出一节课进行听力练习,精听和泛听。其中精听又分为三个步骤:
①听+模仿朗读。这是听力的入门阶段,这部分从简单的信息陈述,情景对话开始,选择与她们的英语认知水平相当的听力材料,凭记忆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特别注意此时从现象中介绍语音知识。②听+口头复述。这是初级阶段。在具备一定听力水平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材料难度,这时要求学生们听后要联想,记忆,摄取具体信息。③听+听写。这是听力训练里难度较高的训练。可以收集常用的词汇,比如遇上生词时,可以用读音规则记下,听后用词典证实,也可以练习由上下文猜词的能力。
泛听就比较简单,也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抓大意。要想得到大意,首先需要抓主题句(key sentences),这个需要反复练习。第二,抓关键词(key word)。关键词也常常出现在关键句中,有时抓住一个关键词反而更容易理解文章大意。泛听的材料可以选择题材比较广泛的短文。
2.提高口语——练嘴巴。口语好不仅意味着发音清晰、标准、流利,更意味着言之有物、有条理、有层次。前者的锻炼比较简单,只要持之以恒地进行模仿练习,练习语音、语调和节奏。而后者,则需要从口语的分类说起。口语一般分为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情况。英语口语差,就在于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要说什么(有意识),还要考虑怎么说(无意识)。无意识口语锻炼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背诵句型、短对话、课文、段落,培养良好的语感。这部分不仅在课堂上,更重要的功夫应该下在平时,多听多说,随时随地说英语。
而有意识口语的训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积累常用句型和表达方式,背诵名篇名作。同时培养表达、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方法:①问答,锻炼学生快速反应能力。②对话,锻炼交际语言能力。③谈图画,围绕一个话题叙述能力。④复述,培养学生把一定话变成自己的语言输出。⑤演戏。⑥讨论。⑦辩论练习一定情景下的语言运用能力。
3.阅读训练——重理解。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主张把英语的大量阅读当作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英语课程大纲要求“侧重培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在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把训练的过程分为两部分,精读和技能阅读(泛读、速读、略读、寻读)。其中精读主要在课堂进行。我们用课文来做练习。
①要掌握每一课的单词的发音、拼写、词义、词性、搭配和用法,反复诵读,到烂熟于心。前两步很关键,我们采用游戏、模仿等各种方法,而后的词性搭配和用法,则用上老师们课下准备的鲜活生动的例子,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争取让学生们在课堂时间就基本掌握,课下再凭记忆自己做复习笔记。②课文的学习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们:第一遍快速默读全文,抓大意,遇上难点,做旁批,打问号;第二遍,研读,即逐句读,借助上下文等来揣测词义,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一些细节;和学生一起分析文章段落的模式和整体结构,从语言和意义两个角度对课文理解、分析和记忆,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遍,要大声朗读课文,直至流畅。整个课堂在轻松中度过,学生们又觉得能学到知识。
技能阅读,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广泛阅读的能力。技能阅读的材料选择与学生的水平相当或略高的,生词率在1%到3%之间。
4.提高写作——重积累。学生们在写作时会有一个通病,就是俗称的“chinglish”。例如有个学生把周日的活动记叙下来,看了几遍才发现该生就是按照汉语的语序“写”了下来。这说明,母语在学生的写作思维里仍旧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克服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保证学生有足够量的输入。
按照英文题材不同,我们每一个月训练一种题材的写作。从语句的锤炼到段落的扩充,再到篇章的设计。对于记叙文,我们每课布置一个题目。介绍一些记叙文常用的表达句型和时态选择,让学生们用英语来记叙生活中的故事,一件事情可以训练用一个或两到三个句子。而对于说明文,则可以从景物描写开始,抽半节课,让学生到校园里,仔细观察周围,选择一个视角,将看到的景和人写下来,只要保证对,再用新句型改写,用复杂的句型糅合,再转移一个视角,重复练习,课下布置一些题目:My Family,My Friend,My Travel to Qingdao等。
当然,单靠以上做法是不够的,大量的练习要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始终,因为英语的四个技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因此,平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熟能生巧,以至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而其他的技能也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正如英语教学专家J. Hammer所说:“最好的老师应该是那些总是精心设计和考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做些什么活动,并且如何适当地组织教和学的老师。”对于幼师的老师来说尤其需要如此,面对的学生青春活泼朝气逼人,她们还是大孩子,要想得到她们的喜爱,课前的精心准备必不可少。当然更重要是如何在快乐地教与学中,更有效的完成教学过程,而且在此中共享成功的喜悦!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二、探索提高有效性的方法
1.训练听力——磨耳朵。针对学生听力的现状,我们每周都开出一节课进行听力练习,精听和泛听。其中精听又分为三个步骤:
①听+模仿朗读。这是听力的入门阶段,这部分从简单的信息陈述,情景对话开始,选择与她们的英语认知水平相当的听力材料,凭记忆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特别注意此时从现象中介绍语音知识。②听+口头复述。这是初级阶段。在具备一定听力水平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材料难度,这时要求学生们听后要联想,记忆,摄取具体信息。③听+听写。这是听力训练里难度较高的训练。可以收集常用的词汇,比如遇上生词时,可以用读音规则记下,听后用词典证实,也可以练习由上下文猜词的能力。
泛听就比较简单,也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抓大意。要想得到大意,首先需要抓主题句(key sentences),这个需要反复练习。第二,抓关键词(key word)。关键词也常常出现在关键句中,有时抓住一个关键词反而更容易理解文章大意。泛听的材料可以选择题材比较广泛的短文。
2.提高口语——练嘴巴。口语好不仅意味着发音清晰、标准、流利,更意味着言之有物、有条理、有层次。前者的锻炼比较简单,只要持之以恒地进行模仿练习,练习语音、语调和节奏。而后者,则需要从口语的分类说起。口语一般分为无意识和有意识两种情况。英语口语差,就在于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要说什么(有意识),还要考虑怎么说(无意识)。无意识口语锻炼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背诵句型、短对话、课文、段落,培养良好的语感。这部分不仅在课堂上,更重要的功夫应该下在平时,多听多说,随时随地说英语。
而有意识口语的训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积累常用句型和表达方式,背诵名篇名作。同时培养表达、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方法:①问答,锻炼学生快速反应能力。②对话,锻炼交际语言能力。③谈图画,围绕一个话题叙述能力。④复述,培养学生把一定话变成自己的语言输出。⑤演戏。⑥讨论。⑦辩论练习一定情景下的语言运用能力。
3.阅读训练——重理解。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主张把英语的大量阅读当作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英语课程大纲要求“侧重培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在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把训练的过程分为两部分,精读和技能阅读(泛读、速读、略读、寻读)。其中精读主要在课堂进行。我们用课文来做练习。
①要掌握每一课的单词的发音、拼写、词义、词性、搭配和用法,反复诵读,到烂熟于心。前两步很关键,我们采用游戏、模仿等各种方法,而后的词性搭配和用法,则用上老师们课下准备的鲜活生动的例子,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争取让学生们在课堂时间就基本掌握,课下再凭记忆自己做复习笔记。②课文的学习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们:第一遍快速默读全文,抓大意,遇上难点,做旁批,打问号;第二遍,研读,即逐句读,借助上下文等来揣测词义,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一些细节;和学生一起分析文章段落的模式和整体结构,从语言和意义两个角度对课文理解、分析和记忆,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遍,要大声朗读课文,直至流畅。整个课堂在轻松中度过,学生们又觉得能学到知识。
技能阅读,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广泛阅读的能力。技能阅读的材料选择与学生的水平相当或略高的,生词率在1%到3%之间。
4.提高写作——重积累。学生们在写作时会有一个通病,就是俗称的“chinglish”。例如有个学生把周日的活动记叙下来,看了几遍才发现该生就是按照汉语的语序“写”了下来。这说明,母语在学生的写作思维里仍旧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克服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保证学生有足够量的输入。
按照英文题材不同,我们每一个月训练一种题材的写作。从语句的锤炼到段落的扩充,再到篇章的设计。对于记叙文,我们每课布置一个题目。介绍一些记叙文常用的表达句型和时态选择,让学生们用英语来记叙生活中的故事,一件事情可以训练用一个或两到三个句子。而对于说明文,则可以从景物描写开始,抽半节课,让学生到校园里,仔细观察周围,选择一个视角,将看到的景和人写下来,只要保证对,再用新句型改写,用复杂的句型糅合,再转移一个视角,重复练习,课下布置一些题目:My Family,My Friend,My Travel to Qingdao等。
当然,单靠以上做法是不够的,大量的练习要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始终,因为英语的四个技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因此,平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熟能生巧,以至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而其他的技能也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正如英语教学专家J. Hammer所说:“最好的老师应该是那些总是精心设计和考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做些什么活动,并且如何适当地组织教和学的老师。”对于幼师的老师来说尤其需要如此,面对的学生青春活泼朝气逼人,她们还是大孩子,要想得到她们的喜爱,课前的精心准备必不可少。当然更重要是如何在快乐地教与学中,更有效的完成教学过程,而且在此中共享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