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复合型翻译人才缺席,引发人们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质疑。缺乏互动创新机制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成为制约培养高质量翻译人才的瓶颈。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和
【机 构】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玉林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型翻译人才缺席,引发人们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质疑。缺乏互动创新机制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成为制约培养高质量翻译人才的瓶颈。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和交际能力模式为理论依据,借鉴现代翻译学研究和翻译专业建设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以任务课型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实际操作对模式的假设进行检验。希望这一探索性的翻译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将会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有所借鉴,并通过与同仁分享经验、合作探究共同提高课程理论和实践能力,实现翻译教学培养复合型翻译人才的目标。
其他文献
在教育强调科学发展的今天,努力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要从根本上减负增效提质,就必须“打造有效教学”。在教学中,应该改变重教师讲解、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现象,让学生创新学习,让体育课更有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改变观念,确立主体 让学生成为课堂管理者 体育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愿意
自新课标施行以来,自主化教学已成为素质教育时代的最强音,并逐步形成一种流行性时尚和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霸教弱学、以教定学”的传统模式尚未完全退出教育舞台,这已然成为开展自主化教学活动的最大障碍。就初中体育而言,要想彻底消除“高消耗、低收益、低层次化发展”的不良现象,必须开展更为深入持久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构建自主化教学策略,并不断增强其活动效应。 培养学生的学习情